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近代报纸、期刊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传媒在我国清末民初的图书馆制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末新政"阶段,官方和民间分别借助近代传媒推行政令、输入异域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图书馆内部运行规律的探索;在民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中,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走出去,请进来",更注重体制和制度性建设,报刊传媒成为近代西方图书馆的体制、制度向国内传输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历时20年,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研究刊物,刊登了大量经过搜集、整理的各类民俗学作品,发表了大量歌谣及其他民俗学研究的文章,出版了专著。并进一步丰富了民俗学研究的内容,增加了研究对象,拓展了研究方法,使北京大学民俗学研究成为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的发源地,带动了整个中国民俗学研究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杜定友从大势判断,对中国从古到今的图书馆事业进行了分期,他的结论为当时图书馆界学人广泛认可。刘国钧通过书评形式,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的发展划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即“学习日本”阶段和“学习美国”阶段,开创了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史研究的先河。金敏甫则从当时取得的学术成果出发,深入地研究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研究状况,他的研究,成为该时期研究图书馆学术史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新闻史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了诸多的有益成果,但也暴露出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在认识论上缺乏本体意识、主体观念较为淡薄;在方法论上,研究方法孤立、单一,通常立足于史料,做逻辑上、理论上的综合分析,以至于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在构建新闻史研究范式上,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观点.本文通过总结新闻史研究的传统范式,创新性提出"人本主义范式""媒介生态范式""民族主义范式"三种研究范式,为新闻史研究的范式建构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代专科目录的兴盛与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科目录是我国古典目录中起源最早的目录形式,在近代特殊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数量大、质量高,甚至超过了藏书目录,成为主流目录类型,达到了高峰.数量宏富的近代专科目录,极具价值却大部分不为人知.本文旨在解剖专科目录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意义,试图揭开近代专科目录的一角,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当代专科目录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保存造成很大破坏,由此开启了文物保护的立法之路。一方面吸收西方文物保护经验,为我国文物保护立法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过分因袭西方制度使得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脱离时代和民族性。在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作为古物中最为特殊也十分珍贵的古籍图书,在近代相关立法中逐渐边缘化,其中的原因既包括国际公约中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缺失,又有国内相关法规和文物管理缺乏制度上的延续。当时,几乎每一个政权和有识之士,都为古籍保护进行制度完善和立法努力,这既是古籍本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和情怀,应该传承接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王均霞 《文化遗产》2010,(1):101-108
当中国民俗学研究从对事象的关注转向对民众生活整体的关照,当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再是中国民俗学的唯一追求时,"家乡民俗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理解深度与情感深度使其在关照生活整体这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因对家乡太过熟悉而不自觉地陷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采取熟视无睹、想当然的自然态度的危险,这反而又容易使其丧失关照生活整体的机会。常人方法论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可以在这方面给家乡民俗学研究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日本民俗学本来把自身规定为研究当下之学,但在今天却疏离了"近代"。其原因在于战后的"民俗学"把"民俗"当做客观材料来看待,视"民俗"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提高材料的精确性、客观性,尝试把民俗学科学化。这种取向与柳田国男追求的民俗学并不相同,柳田国男的民俗学不是研究"民俗",而是一门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今天的民俗学应该回到柳田国男倡导的民俗学,从"当下的日常"中确立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新闻史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了诸多有益成果,但也暴露出许多本质的问题,例如在认识论上,缺乏本体意识、主体观念较为淡薄;在方法论上,研究方法孤立、单一,通常立足于史料,做逻辑上、理论上的综合分析,以致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在构建新闻史研究范式上,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彬的“三范式”论和丁淦林的“两范式”论。本文通过总结新闻史研究的传统范式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人本主义范式”“媒介生态范式”“民族主义范式”三种研究范式,对新闻史研究的范式建构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引入语境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尝试建构图书馆认知语境,并在该理论框架指导下,把图书馆活动中的各种变量形式化为一种符号表达,分别对文本语境、境遇语境、认知语境三个子语境及由其构成的图书馆认知语境进行符号性建构。把认知过程形式化为一种可表征的推理,从而有助于图书馆根据具体的语境参数实施相应的调适,实现图书馆认知活动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12.
惠萍 《编辑之友》2010,(1):100-102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书局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出版理念和模式带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和刺激了中文报刊的产生。中国近代出版业由于报刊和书局的出现逐渐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事业。所谓事业,就  相似文献   

13.
林新 《新闻界》2007,(6):55-56
在分析人文思想对新闻学建构价值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观念的语境,新闻学必须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点上进行自身理论体系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22):46-50
本文以《申报》跨文化广告为研究样本,探析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采取的"西方文化为体,中国文化为用"的品牌文化建构之道,从而揭示近代西方品牌开拓海外市场时采取的文化传播策略与西方品牌具有强势生命力的文化本源,进而为今日中国本土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国际形象及跨文化传播品牌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超真实的、仿真的媒介现实。在现今的消费时代,消费内容丰富,并不断出新。而大量的消费信息是通过广告传递的。广告中根据广告主的主观意识要求,针对消费者的需要,通过设计多种广告语境,营造出不同的消费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虽然广告所建构拟态环境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方式,但它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会出现失衡问题,难以保证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档案界出现的“叙事转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发展的思想、技术、资源、价值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叙事学的基本理念,剖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内在逻辑。以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为依据,解读后现代档案叙事对于档案中立性、档案叙事的权威、档案唯线性叙事和技术万能论的理论批判。并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基础上,分析后现代档案叙事的现实建构,包括档案叙事的文化诠释、档案叙事的全知视角呈现、档案业务流程的整体叙事化建构和社群/家庭/个人建档。  相似文献   

18.
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军人物麦切斯尼是批判学派中少有的批判与建构并行的学者。他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路径揭示了美国商业化传播体制的种种真相,提出了传播拐点和传播研究革命的论断,并提出了各项媒介改革策略,对我们认识美国式商业化媒介体制多有裨益,对中国传播业和传播研究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礼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情感。从传播理论方面看,礼文化传播不仅是一套行为准则、一种文化模式、一套价值体系,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播思想和传播价值,是中国传播思想及理论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礼文化,对确立中国传播研究主体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克服目前传播学研究中出现的视野狭窄、方法单一、思维片面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蒙古族文化符号作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形式,对蒙古族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综合探究在新媒体语境下建构蒙古族文化符号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