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是传统的档案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只要一提起档案,便以为那只是整理立卷、借阅文件而已,工作简单的很.从来没有管理过档案的人,是永远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繁杂和琐碎的,那真是“酸、甜、苦、辣“样样尝尽.回忆什么事情,总是喜欢先想想甜蜜的,就象吃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先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先吃了,这是我的习惯.所以我就先说说“甜“吧.……  相似文献   

2.
漫画·笑话     
《出版参考》2009,(11):28-29
大麻烦 丈夫:你为什么总是把我的照片放在手提包里啊? 妻子:我遇到麻烦的时候,一看见你的照片麻烦就消失了。 丈夫:太好了,我能给你无穷的力量。 妻子:是啊,我一看见你的照片就会对自已说:“还有什么麻烦比这个更大?”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3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其实那位档案朋友才40来岁,然我却还比他大几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常骗别人说自己是早慧儿童,小时即使未入神童编制,至少也被老师表扬“聪明得跟一休一样”。可是,每当我想起一年级的时候,被老师问起“理想是什么”,我童言无忌说要做个科学家,便总是觉得脸上烫烫的。  相似文献   

6.
经历·感悟     
在我还不知道档案是一门学问的时候,“分配”与“服从分配”的不可抗力让我与档案结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档案馆,从此档案成为我这一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经意间已在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熊向晖与作者交谈  相似文献   

7.
档案被称之为“历史记录”,所以,不论何种档案,便和历史天然结为一体。档案工作者强调档案的现实性和现实意义,这是不错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档案都归结为“历史价值”。有些人一听说档案归结为史,便视档案为昨日黄花,就不重要了,档案工作也就不重要,可有可无了。事实恰恰相反,不懂得不看重档案的“历史价值”,也就无所谓“档案意识”。研究档案史的档案学者,在研究中国古往今来的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机构的发展历史的时候,总要联系到中国古来特有的史官和史馆。老子是周朝的柱下史,档案学者考证认为老子是周朝的档案馆…  相似文献   

8.
这次川版书在北京参加全国书展,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各界读者的好评,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当我漫步在书籍的海洋中的时候,当我在天安门广场看见读者购买书展门票排着的“长龙”的时候,当我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看见人们抢购川版书的时候……我和许多同志一样,感到激动和振奋,内心深处漾洋着一种自豪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传统的档案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只要一提起档案,便以为那只是整理立卷、借阅文件而已,工作简单的很.从来没有管理过档案的人,是永远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繁杂和琐碎的,那真是"酸、甜、苦、辣"样样尝尽.回忆什么事情,总是喜欢先想想甜蜜的,就象吃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先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先吃了,这是我的习惯.所以我就先说说"甜"吧.……  相似文献   

10.
美食家     
首先得声明,我决不一般地反对吃喝;如果我自幼便反对吃喝的话,那末,我呱呱坠地之时,也就是一命呜呼之日了。可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是讲究勤劳朴实,生活节俭,好吃历来就遭到反对。母亲对孩子从小便进行“反好吃”的教育,虽然那教育总是以责骂的形式出现:“好吃鬼,没有出息!”孩子羞孩子的时候,总是用手指刮着自己的脸皮:“不要脸,馋痨坯;馋痨坯,不要脸!”  相似文献   

11.
老板子     
我很小的时候,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觉得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2.
在我写字台的抽屉里,悄悄地收着两本证书。许多年过去了,无论整理过多少遍抽屉,也无论从这抽屉里清理出多少过了时的证书,然这两本证书却总是被小心地珍藏着。它们静静地站在抽屉深处,犹如我朝夕相处的挚友,这两本被视作生命挚友的证书,一本是档案助理馆员的资格证书,一本就是《上海档案》颁发的“改革潮中话档案”的征文获奖证书。二十年光阴飞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当我第一天来到闸北区档案局报到,翻开同事递给我的《上海档案》的时候,心中便涌起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这份薄薄的《上海档案》瞬间拉近了我与档案的距离,使我体会到了一种令人感动的亲近。那字里行间辐射出的是一种行业的诱惑和魅力,是档案文化的博大和辽远……正是这本杂志引领我跨入了档案的门槛,使我在较短的时间里熟悉并理解了档案和档案工作,有机会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博览众生。档案竟是如此的奇妙!后来,当我与这本杂志的办刊人及众多作者一一结识的时候,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在内心升腾。可以说,《上海档案》给了我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头,…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四川档案》2023,(2):62-63
<正>日子,如春风徐来,如夏荷绽放,如秋叶渡金,如冬日斜照,来了又走,似水无痕。转瞬间,我心中的“她”——《四川档案》已创刊40年。分享故事是最好的生日礼物。然而,抒发对《四川档案》欲语还休的爱,总是忐忑的。相伴而行的日子,润物细无声。当下,且用一些粗浅的文字,记录我的兰台岁月,和“她”的故事罢。  相似文献   

15.
18岁这个多梦的季节里,我带着写作梦迈入祖国北疆小兴安岭南麓的一所被称作“庄稼兵”的军营。阳春三月,家乡处处是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而驻地却依然是冰覆雪裹,滴水成冰。这里交通闭塞,条件艰苦,方圆数十里无人烟,吃水都要到几里路以外的河里去拉。报纸和信件一个月才送一次,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台对讲机……看到眼前这一切,我的心凉了,所有梦想都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了,我觉着当兵的路虽然是走对了,但门却进错了。于是,我便开始了退伍“倒计时”,整天盼着三年后退伍的日子尽快到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新来的报刊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我很小的时候,呼玛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幼小的心灵里,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7.
经历与档案     
十几年前.我从部队转业来到了秦皇岛市档案局.成了一名“档案人”。回忆往事。感觉早在入伍之初,我就与档案有了不解之缘.并且在后来的好多时候档案都起了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年     
彭玉 《湖南档案》2013,(6):43-4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词是苏东坡的《江城子》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还记得当年背诵这首词的时候,对“十年”的感受是那么地漫长,“十年”似乎是个只能想象、无法逾越的时间概念。但是,当我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我与档案工作已经相依相伴走过了十年的青葱岁月。  相似文献   

19.
幼稚的时候,非常崇拜有“无冕王”之称的大记者们:虽无官衔,却有喉舌;代人民利益,为真理立言。后来发现,这并不是自己幼稚,而是那种时代幼稚———这是自己也做了段小记者之后的感悟。在我行记后,有一次,到一地采访。当地很穷也很小。我对陪同的宣传干部说:饭食越简单越好,就我  相似文献   

20.
刚毕业那段时间,抱着对新闻报道的满腔热情,三两天就写出一篇“大作”,总是希望能在报社哪个角落里能找到一块镶嵌着自己大名的章,可翻来翻去了很多天却始终没能找到那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就在我将笔纸入库的时候,偶然的一件事又把我拉回了原来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