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的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下面介绍一些基本方法,以供广大考生参考。一、利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1)径造庐访成。  相似文献   

2.
一、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9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这里的文意不符。  相似文献   

3.
一、字形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9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这里的文意不符。  相似文献   

4.
李文静 《快乐阅读》2011,(9):124-124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颠倒、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学生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能力。可从以下几点突破:(一)从"形音"突破。汉字形声字居多,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因此,依靠字形可断定词义。例:(杨)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君其勉之。"  相似文献   

5.
一、依据形旁辨析词义有这样一题:我公安人员从罪犯的床下搜出了(zāng)物。选用“脏”还是“赃”呢?学生难以分辨,答题正确率较低。启发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1.关于字形教学根据形旁的表意特点教字形,形声字的形旁一般能表示事物的类别,掌握了形旁的意义,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而通过分析字义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字形,纠正错别字,区分形近字,掌握字的正确写法。1.1利用形旁的含义掌握字形。形声字的形旁是表义的,因此,根据形旁的含义,就可以确定字形,推知字的写法。例如想写"寒暄"一词,而忘了"喧"字的写法,是写成"暄"还是  相似文献   

7.
汉字的历史表明汉字的发展趋势始终是沿着形声化、抽象化、记号化的方向前进的,伴随着形声字数量的不断增加,形旁的表义率却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示意功能也由小篆形声系统的类聚标志,变成现代的只能作为人们辨识字义的一个粗疏笼统的信号。形旁失“义”的原因主要是由形声字的形旁记号化以及词义的不断引申假借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杨国胜 《教书育人》2012,(17):64-65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文字,她具有具象性、人文性、审美性、意合性等六大优点,如果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并恰当点拨,学生一定会喜欢上汉字,并从中领略到汉字迷人的魅力。一、分析形旁,推敲字意,判别错字1.发挥形旁在文言文阅读中疏通词义的作用文言文阅读中,常会遇到生僻的字词,如何在学习和考试中啃掉这些不期  相似文献   

9.
付祥东 《高中生》2010,(7):14-14
1,形音推断法 汉字是象形文字,大多以形表义,字形词义关系甚密。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同义字以及有相同部首的字来推断所要理解的实词。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事连吾侪”中的“侪”,形旁为“亻”,联系上下文,不难推断出“吾侪”应是“我辈”的意思。再如一些通假字,很多是因同音而通假,  相似文献   

10.
词义确定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一词多义、一词多性、词的连用搭配、词义的褒贬、词义的引申及习语这六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示]一个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相关联的意义,甚至词性也不同,这就是多义词,又叫一词多义。一般说,词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汉字中以形声字为最多,因此通过区分字的形旁来认识本义,不失为好方法,如“探”从“手”,“穼”声,意思是把手深深地伸进去摸东西。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朝”的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朝见君王都在早晨,因此引申为“朝见”,从“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等义。尽管一词多义,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单义的,所以要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词义。例如“扶”可释作“搀扶”、“扶持”、“拄着”、“带着”、“沿着”等,但它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中只能作“沿着”讲。  相似文献   

12.
词汇作为一种体系,属于历史范畴。每个词所具有的属性,都隶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一些词的词义扩大或缩小了,一些词的词义转移了,一些词的色彩意义发生了变动,还有一些死去的词又复苏了,这就是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演变就象晴雨表,总是记录着变革时代脉膊的跳动,反映出社会情貌、风尚的变异。本文试图从一些原有的词在新时期所派生出的新的引申义、新的褒贬义、新的比喻义以及词义的复苏四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试析词义变异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词义变异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词义,也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词典里的词义,即词的语言义;一是言语中的词义,即词的言语义。如果说词典里的词义是标准义的话,那么言语中的词义就是标准义的变异了。对于这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里,并存着一词异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词音和词义关系的假定性,使词的多义现象有了可能性。受人类发音器官限制,词音异化的条件是有限的;作为人们思维活动成果的词义,随着人们思维认识的发展变化,具有无限性。以有限的词音表达无限纷繁多变的词义,自然有困难。于是,一词多义,势在必然。此外,词的新义的形成总是以既有词义为基础,且往往是既有的词义的派生物。把词的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统一在同一语音形式里,不仅表达上经济,也便于人们了解这一派生的新义。有了这种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词在长期流  相似文献   

15.
曾柱 《培训与研究》2006,23(9):12-14
语言学上对“鬼”、“神”、“妖魔”、“上帝”这一类非现实词的词义谈得比较少。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语言学上关于非现实词词义研究作综述后,认为语言学学者在研究非现实词词义这一问题上分为两大派别:一方认为非现实词词义有所谓而无所指;另一方认为非现实词词义有所谓也有所指。  相似文献   

16.
准确理解词义是正确运用词语的前提,因此,讲清词义是词语教学的重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又是进行词义教学的关键。 一、词义教学应首先分清词的本义,转义和比喻义 (一)词的本义或基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卵是词的最初义。词的基本义即是常用的派生义。如“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形旁析义、声旁猜义、结构分析、成分分析、温故知新、语境推断、排除检验等七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在备考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对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试题。  相似文献   

18.
一、词义的性质是什么?词义是怎样变迁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词的形式,意义是词的内容。词的意义就是词义。词义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社会性。词义是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共同理解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这就是词义的社会性。2.概括性。词义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词源字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词义的变化 ,以及此种变化所产生的一词多义和一词两反义现象 ,通过对汉英词义差异的分析 ,提出了对词义进行玩味的忠告。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小姐”一词的词义曾贬议交替,不少媒休对此进行过激烈争辩。维文中“■”一词也经历了类似的词义演变.本文,从社会语言角度对两词的词义始变进行了理性分析.文章认为,两词的词义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反映了言语社区的地域分布特征;语言和经济的互动关系和称呼言讲行为之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