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琵琶记》在明清时期是经典,支撑它成为经典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同,社会精英对它的艺术性的赞赏和社会大众对它的广泛接受。然而在当代,尽管社会精英仍然对它的艺术性推崇备至,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有了保留而放弃了对它的积极支持,大众也因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于是《琵琶记》这部经典名作便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2.
“悖论”是思维当中有趣的现象,对悖论话语,肯定它又会得出否定它的结论,否定它又会得出肯定它的结论,让人无法回答,近百年以来,很多逻辑学致力于对悖论的分析、研究,“说谎悖论”,是诸多悖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可以五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一悖论进行分析和破解。  相似文献   

3.
政治与经济     
《中文自修》2007,(7):99-99
政治与经济历来是个敏感话题,有人向它俯首称臣,有人对它嗤之以鼻;有人用它伸张正义,有人借它平步青云。但爱也罢,恨也罢,谁都无法将它抹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遍使用,有部分人对需不需要练写方块字产生疑问,其实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有着悠久的文字文化,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现在和将来的社会也离不开它,所以我们不但要好好的写它、练它,还要对那些书写方法、字型不正确的现象及时纠正,以达到发扬光大方块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世间一切东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没人愿意与它争辩,突然有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答不上来,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们每日每时都与它打交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无一不与它有关,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它的影子,但却可能对它熟视无睹,不认识它的真面目。它魅力无穷,魔力无限,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变“瓦釜”为“黄钟”——它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个传奇,它让一切皆有可能,它缩短了我们追求梦想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也对我们产生了多种诱惑,它的到来,以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提醒着我们,它不仅仅是个娱乐工具,而是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人性,认识我们的内心,因为它同时具备人性最基本的两点——真实和虚假。  相似文献   

8.
野菜·毅力     
当我的目光定格在一块块将要脱落的树皮上时,我惊愕了。干瘪的树皮上静静地立着一棵很平常的寄生植物。 它被孩子们踩折了腰,又加上太阳长时间炙灼,水分大失,已奄奄一息了。我赶紧接了一杯水,浇到树木上——我仅能为它做这些,能否战胜死神,就只能看它自己的毅力了。或许是它心中仍有一个未实现的愿望,或许是它知道了我对它的期望——它竟挺直了腰板,重新站了起来!那略黄而枯瘦的叶子随着风向我频频致意。这一刻,百鸟为它欢呼,树林对它微笑,远山向它颔首!我也为它感到激动:好坚强的毅力!炎炎烈日下,忍着干渴顶了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9.
    
猫,一只流浪的猫。当我开门时,它躲在门后,“喵”地叫了一声,那声音很可怜,很害羞,让我不得不看了一眼。看到我,它却退后了两步,非常胆小。我原以为它会走向我,会对我可怜地叫着,希望我收下它。对,它是这么想的,可它为什么那么胆小?那猫又蹲在草堆里,用舌头使劲地舔小爪子,又擦在脸上,双眼不时地盯着我看。这时,这目光又是锋利的,好像在防备别人伤害它。它又使劲地舔爪子,对了,它是想在饭前有双干净的爪子,也许它太饿了。这时,猫又朝深夜奔去。为什么它那么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回到家里,我的思绪却向猫奔去…  相似文献   

10.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11.
探索篮球运动对人类个性发展的影响,是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挖掘它对社会、对人的化价值,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示和熏陶。  相似文献   

12.
李岚冰 《求学》2001,(4):10-10
大海,其实是一种理想。对人类而言,它是如此深沉,如此奇妙,如此引人退思,它时而温和,时而狂暴,人们时刻都会在心中涌起一种探索它、亲近它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从前,一只圆圈缺了一块楔子。它想变得完整,便四处寻找那块楔子。由于不完整,它只能慢慢地滚动。一路上,它对花儿露出羡慕之色。它与蠕虫谈天侃地。它还欣赏到了阳光之美。圆圈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楔子,但没有一件与它相配。所以,它将它们统统弃置路旁,继续寻觅。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一个很合适的楔子。圆圈是那样地高兴,现在它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语言禁忌在荆楚地区无处不在,它与每个人的身体、言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都有联系。它是一种生活习俗的反映,也是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观念、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在这一文化区域内的综合反映。它是荆楚地域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体系自身的需求所致,同时也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它源于民众对美的追求,源于人们的各种心理欲望。它在俗信文化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为:对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汉语的语汇与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它是对语言环境的美化,它使人们不自觉地使用文明用语,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而言,它带来一种新的文化意义,是对相异地区与民族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相似文献   

15.
    
火是光明的象征,它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幸福,它能为人们服务。火有时也会带来灾难,如果你对它丧失警惕,它就会像一个凶恶的魔鬼突然降临在我们身边,疯狂咆哮。  相似文献   

16.
两面的纽约     
时代广场、自由女神、世贸中心(遗址)、华尔街、洋基队、犯罪和金钱……关于纽约的传闻一定听过不少,你会对它的繁华充满憧憬,也会对它的复杂感到不安。不过,只是传闻,总会带有片面和偏见,你会更希望置身其中,得到对它的更多理解。  相似文献   

17.
7月27日晴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每个人都会对月亮有一份别样的情怀。然而我对月夜却情有独钟,因为我喜欢月夜,喜欢它的调皮可爱,喜欢它的静谧甜美,更喜欢它的活泼动感。  相似文献   

18.
8与“发”谐音,人们喜爱它、青睐它。而“缺8数”——12345679,人们对它也很感兴趣,其原因是它奇妙的性质令人着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初步总结,即回顾它的过去,把握它的现在,展望它的未来,以便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眼睛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常把它称为“心灵的窗户”,它可以流露出入的喜怒哀乐,观察它,往往可以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一篇文章也常有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它虽短小,但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是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文章的内容、情感和中心。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抓住它切入课文教学,就能有效地牵动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它为切入口,就能窥见全文的主旨,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这样的句子或词,我们称之为“文眼”。“文眼”对理解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它与重点、难点并不完全相同,有时它并不在显眼之处,但抓住它则全文豁然而解;抓不住,可能会感到茫然无绪。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意“文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