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高六册《荆轲刺秦王》) 其中“戮没”,课本注为:“杀戮和没收。重要的杀,较轻的没收入官为奴婢。”将“没”作如是解,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对于没收罪犯家属《或财产》入官义,先秦典籍一般用“入”。如《周礼·秋官·司历》:“其奴,男子入端隶,女子入于舂橐。”汉以后用“没入”、“没官”。如上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橐人之官也。……玄谓奴坐而没入县官者男女同名。”《史记·平准书》:“匿不自古,占不悉,戌边一岁。没入纸纸(纟昏)线。”《汉书·刑法志》:“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三国志·魏书·高柔传》:“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北史康传》:  相似文献   

2.
缇萦救父     
郭俊臣 《初中生》2007,(32):50-51
[原文]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①,以刑罪当传②西之长安.  相似文献   

3.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相似文献   

4.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人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 ?亦从众耳。既…  相似文献   

5.
郭俊臣 《初中生》2008,(7):96-99
良①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②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  相似文献   

6.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  相似文献   

7.
文言阅读训练一则周纯智,李玲玲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②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③,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  相似文献   

8.
卓厚宝 《新高考》2005,(4):10-10
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铺之。爰旌目三(食甫)之然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喜!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相似文献   

9.
一、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为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翻译:。二、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  相似文献   

10.
古文助读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栽祖归养。  相似文献   

11.
君不为诈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①,上问:“佞臣为谁?”②对曰:“臣居草泽③,不能的知其人④,愿陛下与群臣言⑤,或阳怒以试之⑥,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⑦;畏威顺旨者⑧,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⑨;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⑩,不可得矣。君自为诈⑾,何以责臣之直乎⑿,朕方以至诚治天下⒀,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⒁,常窃耻之⒂。卿策虽善⒃,朕不取也。”  相似文献   

12.
刑赏论     
曾巩 《中文自修》2011,(1):13-15
《书》记皋陶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付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鉴赏》2009,(5):33-34,55
楚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相似文献   

14.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相似文献   

15.
(齐)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病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鉴赏》2009,(12):27-27,54,55
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相似文献   

17.
鸽志     
余自幼喜鸽。初,父捕信鸽一对于孤岛大戢山。时吾方六岁尔。父造木屋一,高两尺许,上下两层,以木隔之,侧辟两牖,门以铁网为之。此鸽羽翼渐丰,略无飞翔之力。父畜之如鸡鸭。吾甚喜之,时蹲而熟视,其羽紫而黑,间以灰白,置之日下而见五彩,父曰:“此,人所谓‘雨点’也。”余方喜,将抚之,其惊而走,余欲奔而逐之,父笑曰:“释之。鸽之胆小类鼠也!汝毋害之!”吾从其言。后,予时而远视,久之,不以为怪矣。尝踱至去吾三步以内。余掷玉米食之,稍视片刻,则逐而啄之。盖缘其稍大乎玉米,须含而强咽,故时见其相与“口中夺物”,煞…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剌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劝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相似文献   

19.
题目中的两个判断见于太史公《报任安书》。“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两个判断,一引据《礼记》称“刑不上大夫”——《教参》的解释是。“对大夫不能用刑”;一针对事实.称“施刑于大夫”——《教参》的解释是。“对大夫施刑”。一曰“不能用刑”,一曰“施用刑罚”,两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罪刑关系一直以来便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罪与刑之间应当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面对一些复杂个案,当传统因罪生刑理论无法解决时,合理地引入以刑制罪的反向思维模式,不仅不会破坏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反而对于案件结果的公正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刑制罪的适用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既不能重量刑而轻定罪,也不能突破刑法条文的原有文义。只有坚守于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上的以刑制罪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