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数应用题     
例1 (2000年江苏省泰州市)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时间,再付话费0.4元;“快捷通”: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  相似文献   

2.
问号(?)与句号(。)、叹号(!)都是表示句末停顿的标点符号。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喜欢滥用问号,只要一看见句中有疑问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上问号,其实,问号与疑问词并不总是连在一起的。下面这些句子都用了问号,请判断一下,哪些用得对,哪些用得不对。1.我与小聪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2.是你来找我?还是我去找你?3.难道你连这样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吗?4.老师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这杯水有多重?”5.老师又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你会用“?”吗?  相似文献   

3.
一回忆旧知,引发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你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直观图)师: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特征?关于这些图形有哪些计算公式?你能结合它们的特征或公式,给这些立体图形分类吗?  相似文献   

4.
反比例函数     
《数学教学通讯》2005,(2):32-38
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形如y=k/x(k志是常数,k≠0)的函数,既不同于一次函数也不同上于二次函数,它表示怎样的变量关系?它的图象是什么形状?此函数具有哪些特性?本课就是通过实际例子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认识反比例函数,达到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问哪些句子是命题,哪些句子不是命题?答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如(1)4是偶数;(2)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如果两个角都是同~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这3个句子都是命题.人们说话不一定都是判断.如(互)作AB的垂线;(2)快跟我走;(3)ZA是锐角吗?(1)是描述句,(2)是折使句,(3)是疑问句.这些句子没有判断的意思,因而都不是命题.二问命题具有哪些特征?答命题的第一特征是判断.一问中(1)句是判断4是什么数,(2)是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3)是判断两角相等.命题的第二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1,(12):52-52
快来看,这些都是神马?是糖果还是药片?如果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你能分得清哪些是糖果哪些是药片吗?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信资费去年 3月调整 ,而此次电信资费的调整对于市话用户而言 ,根据每次打电话时间长短 ,较之以前初看让人觉得电话费好像降了 ,但老百姓尤其是城镇地区的百姓却感到资费有增无减 .下面和大家探讨一下 ,此次电信资费调整中 ,根据通话时间的长短 ,资费升、降幅度各为多少 ?电信资费调整数据 :原市话费为每 3分钟 0 .18元 ,现调整为前 3分钟 0 .18元 ,以后通话时间每增加1分钟 ,话费 0 .0 9元 ,而 6分钟后上升到每分钟 0 .11元 .当市话用户一次打电话的时间在区间 (0 ,3]或(4,5 ]内时 ,与以前的市话费一样 ,在区间 (3,4 ]内时 ,较之以前…  相似文献   

8.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1.提供信息。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能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小数的例子吗?生1:一包小浣熊方便面的价钱是0.5元。(教师板书方便面0.5元)生2:一支自动笔也是0.5元。(教师板书笔0.5元)生3:我们数学课本的价钱是5.68元。(教师板书书5.68元)师: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都是与价钱有关的,哪位同学能举出其他内容的小数?生4:我的身高是1.5米。师: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生4:我叫卫健。师:老师简单地写“卫1.5米”可以吗?生4:可以。(教师板书卫1.5米…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时.例题呈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样商品:橡皮、练习本、胶带、钢笔,问学生:“你知道这些物品的价格吗?”(橡皮0.5元、练习本2.5元、胶带0.8元、钢笔3.5元)  相似文献   

10.
题(1)医生给患者输液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小雨发现医生为患者更换药瓶很辛苦,便设计了图2的方案,请分析哪个药瓶的药液先滴完? (3)根据病房的现有条件,要估测出一滴药液的质量,需收集哪些数据?写出表达式,简要说明实验中作了哪些近似.  相似文献   

11.
梁华 《四川教育》2001,(4):28-28
一、欣赏画画,激趣引入。 1.出示一幅银杏树的照片:小朋友,你看见了照片上有什么?(美丽的银杏树)这么美的银杏树,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出示银杏树的水彩画:小朋友能用一节课画完吗?半节课能画完的请举手。你还能更快吗?老师就能用一分钟把它画出来。 3.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画出一棵树的图:看得最认真的孩子告诉大家,老师是用什么图形在一分钟里画出了一棵树?(三角形)[师在黑板左侧贴上△] 4.你想不想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用三角形画出三座山的图。[在黑板上贴出“一棵树”、“三座山”的示范图] 二、启…  相似文献   

12.
一、电脑演示导迁激疑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大家看这幅图上有几个什么图形?(电脑显示下图,长方形)请同学观察以下几个长方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条纹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完全相等)4.你们知道这种实物叫什么吗?长方体和我们以前学的图形不同,它是一种立体图形。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长方体这种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你们想知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二、指导自学导读引思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41页-142页的内容。想一想,通…  相似文献   

13.
【第086题】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出示题目:“小明有5元钱,他可以买以下的哪些文具?”(图片显示学习用品的单价为笔记本4.2元、卷笔刀1元、铅笔0.8元、钢笔12元、笔盒4元、练习本1.5元。)结果,学生认为小明只可能买笔记本和铅笔,或买笔盒和卷笔刀。5元钱一定要刚好用完吗?为什么学生会追求“刚好”的结果?该如何引导?(湖北省红安县实验小学涂如豹老师供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不少国家除了有自己的国名外,还有另外的美称。下面这些国家的美称都是以植物命名的,你能准确无误地辨别出来吗?1.Whichisthecountryofmapleleaves,CanadaorTurkey?2.Whichisthecountryofcactuses(仙人掌),MexicoorColombia?3.Whichisthecountryofcherries,SwedenorJapan?4.Whichisthecountryofcocoa,NewZealandorGhana?5.Whichisthecountryofsugarcane,HungaryorCuba?6.Whichistherosecountry,BulgariaorBelgium(比利时)?7.Whichistherubbercountry,NorwayorMalaysia?8.Whichisthefr…  相似文献   

15.
一、故事设疑,提示课题1.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小偷潜入了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刀片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展览馆内顿时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小偷抓住了。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3.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新型玻璃都有哪些名称?(2)具有什么特点?(3)有哪些用途?……4.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可用什么办法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更能…  相似文献   

16.
《中学理科》2007,(3):20-21,40
1.第三届南宁国际龙舟赛于2006年6月3日至4日在南湖举行,甲、乙两队在比赛时,路程y(米)与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函数图象填空和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7.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1.到现在为止你都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 ,教师用投影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2.谁愿意说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3.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教师指投影中的图形) ,你会用公式求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新授(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那么其它图形面积的计算你想知道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二)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1.割补法的尝试(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求呢?我们先来了解一种方法。请每个同学拿出一个外形不规则的…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学生画,上投影展示) 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的?(观察、比较、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0.
常莉燕 《广西教育》2006,(7A):72-72,80
片断一 1.导入 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以旧知作为谈话导入,并适时展示圆柱形状的物体。) 师:你们认识这种形状吗? 生:认识,它是圆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