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课堂上老师讲述了导数的知识:导数思想最早由法国数学家Fermat在研究极值问题中提出,随后英国数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创造了微积分,导数求解法则的大门被正式打开。这堂课我听得如痴如醉,让我体验到近代数学的美妙。放学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思考老师  相似文献   

2.
从咿呀学语起,数学伴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它是我的好伙伴,我非常喜欢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我想和同龄的学友一起探讨.一、浓厚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我从小读了许多中外数学家的故事,知道许多著名数学家的成就都是和他们对数学的酷爱分不开的,有的甚至如醉如痴,终生不辍.我被他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所感动,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是我的理想.兴趣是指导我学好数学的最好老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其实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  相似文献   

3.
欧拉于1707年出生于瑞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  相似文献   

4.
爱心方程式     
有人说:“上帝是数学家,唯一能够描述宇宙的语言是数学!” 对于这句话,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可能都不大相信.怎么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宇宙?恐怕很难回答.在很多人看来,数学和自然的联系实在是不多. 著名数学家、分形几何的创始人芒德勃罗说:“为什么几何学常常被说成是‘冷酷无情’和‘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无力描写云彩、山岭、海岸线或树木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方均斌 《数学教学》2009,(3):F0002-F0002
李秉彝教授是新加坡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2008年岁尾来宁波、温州、上海访问.本刊名誉主编张奠宙教授与李先生是多年的朋友,温州大学方均斌老师恰好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访问.于是三人围绕着数学教育进行了多次谈话.方老师作为主持人,负责向两位教授提问,并将谈话记录整理成文.谈话内容颇多,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  相似文献   

6.
沈慧 《内蒙古教育》2009,(22):56-57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精彩论述。在数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都能注意到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好地联系在一起,把数学学习很好地从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过渡,  相似文献   

7.
幽默丛林     
【如此推理】老师:什么是数学?学生:数学=文学 音乐。老师:何以见得?学生:因为歌德巴赫是数学家,歌德是文学家,巴赫是音乐家,而歌德巴赫=歌德 巴赫,所以数学=文学 音乐。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认识:学生像数学家一样研究数学问题;数学家是从问题开始研究数学;实验和证明是数学家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数学家在合作中研究数学;数学家也会犯错误,也会失败;数学家在对话交流中研究数学.数学家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对数学学习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陈赛 《青年教师》2005,(5):35-37
去年秋天我有幸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演绎的一课——《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氛围之中。不由使我想起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的话:“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张老师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享受数学。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话题     
走进美妙的数学4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于8月20~28日在北京召开,这既是本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100多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数学盛会。成功地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既反映了我国数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也归因于我国几代数学家的艰辛努力,尤其是美籍华人数学大师陈省身、丘成桐两位教授,不仅直接推动了此次大会在中国的召开,而且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数学人才。作为人类精神、智慧与理性的最高代表,数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世界进步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对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不论他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算术宝塔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陈省身教授为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题词:数学好玩.数学真的很好玩.下面就让单老师带我们一起走进好玩、有趣的数学世界吧!  相似文献   

12.
<正>荷兰数学家惠更斯(C.Huygens,16291695)在28岁时为老师斯霍腾的著作《数学练习》编写附录,幸运的是老师在此附录《论赌博中的计算》(含有期望算式)中公正地为惠更斯署名,使得惠更斯成为概率论第一本著作的作者.在瑞士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J.Bemoulli,16541695)在28岁时为老师斯霍腾的著作《数学练习》编写附录,幸运的是老师在此附录《论赌博中的计算》(含有期望算式)中公正地为惠更斯署名,使得惠更斯成为概率论第一本著作的作者.在瑞士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J.Bemoulli,16541705)去世8年后,他的著作《猜想的艺术》公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家哈尔莫斯语 ) ,一些难题解决了 ,新的难题又提出来了 ,正是由于数学发展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才使得数学充满着生命力 ,推动了数学的迅速发展。当然 ,现在数学中未解决的难题中小学生是不能解决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给学生介绍一些妙趣横生的数学难题。事实上 ,有的难题虽然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没有被数学家解决 ,可小学生都能弄懂其含义。如哥德巴赫猜想 ,小学生学过偶数、奇数、质数 (素数 )之后 ,就能明白它的内容。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听了老师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介绍而受到激励 ,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  相似文献   

14.
走出应用问题教学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岷老师是本刊热心读者和特约通讯员,他和王云亭老师致函本刊,提出:“根据第一线教学需要,建议咱们杂志开设《应用问题大家谈》或《应用问题攻关》专栏。”我们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决定充实加强原有的《数学应用》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赐稿.我们将扩大此栏目的篇幅,择优刊用。本期先刊出仇、王两位老师随函寄来的《走出应用问题教学的误区》及范端喜的《应用题中的优化理论问题》。王勤的《零存整取和按揭贷款问题》.叶迎春的《需求弹性的数学意义和应用》等文。盛立人、马琼的《数学家看选举》也属数学应用文稿,他俩还撰写了《数学家看权力》、《数学家看公平分配》系列稿,拟在以后各期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15.
人们认识数字是从整数开始的。早在古希腊时代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便开始了整数性质的研究,提出了亲和数、完全数、形数等,人们从认识数的美妙特性进而去判定数的结构,发展了数论这一有生命力的学科。十八世纪欧洲数学发展神速,欧拉作为最多产的数学家在数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同时代的另一些数学家在数学研究中也提出了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它们成了后世数学家不断进取的目标,引人注目的有费尔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等等。哥德巴赫1690年生于德国。他小时候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进英国牛津大学学的是法学。后来他游…  相似文献   

16.
邱红朝 《湖南教育》2009,(11):62-62
在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某些自己左思右想却总也找不到解法的题目,而老师也想提供给学生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读一读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183;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或许会对你大有帮助。数学家瓦尔登在一次会议致词中说:“每个大学生,每个学者,特别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读读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欧美数学家呼吁,学数学的人,  相似文献   

17.
有六位江西籍数学家是浙江籍数学家的得意门生,他们受到了浙江籍数学家的教育培养,成为了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们学成以后,都在浙江工作过,为浙江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们班的肖平同学,被同学们称为小小数学家。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题:右图是同一个正方体模型的三个不同方位,它的每个面上分别写上了“数学让我聪明”六个汉字,想一想,和汉字“聪”所对的字是__。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会标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画的“弦图”,体现了数学研究中的继承和发展.那么赵爽在数学上有那些成就和贡献呢?  相似文献   

20.
吕峰波 《中学教研》2009,(12):23-26
1“数学好玩”与做数学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工程技术的先导、国民经济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许多好玩的特性.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举行,92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大会活动之一的“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开幕式上题词:数学好玩.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也送给青少年数学爱好者4个字:玩好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