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通常把采、写新闻形象比作"抓活鱼"."多抓鱼,抓活鱼,抓大鱼",多上稿,是广大通讯员尤其是初学新闻写作者的迫切愿望.怎样把愿望变成美好现实?作为一名由部队基层通讯员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我把20多年来一直在想,并在军队和地方包括高校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讲课的重点部分:<通讯员应先学抓小"鱼">单独整理成文,粗浅地谈一下"鱼"、"渔"经.  相似文献   

2.
“自我培养”是指通讯员根据工作需要,在实残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讯员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呢?我认为.关键就是“勤学、苦练、多思、敬业”。 勤学。新闻工作无论写作或采访都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古人云:“学问勤中得”。在学业上,古人都把“勤”字放在首位。作为通讯员则更要勤于“学”。新闻工作要求通讯员必须是个杂家。这就要求通讯员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钻研新闻业务,学习中关键在“看”、“听、“书”三方面下功夫。 苦练。文字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通讯员业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最重…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工人日报社主办的<新闻三昧>(2009-3)那篇<"三多"炼就通讯员的基本功>,挺受启发,获益非浅.作者拟制了三个小题,说明通讯员必须炼就三项"基本功":一是多留心,处处留心有文章;二是多动手,争分夺秒写好稿;三是多看报,报纸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提高稿件在报刊上的命中率,是广大通讯员的心愿。结合自己做了30多年通讯员的经历,我体会到当好一名通讯员应该做到“五勤”。首先是要坚持做到腿勤。其实腿懒是通讯员的最大一忌,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没有事实根据地拼凑文章,往往站不住脚,有时写出的东西也是老生常谈,缺乏新内容、缺乏感染力、缺乏生命力。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班组、面向职工。我们看到很多战场上的报道,就是一些记者冒着枪林弹雨,在战斗的最前沿采访的。还有在新闻界有影响的大庆“三老  相似文献   

5.
熊杰 《新闻三昧》2007,(11):50-51
通讯员曾经是新闻媒体的生力军,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且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一些曾为各大媒体提供稿件的通讯员,如今无不发出感叹:通讯员很难  相似文献   

6.
首都一家报纸的总编辑同笔者聊天时说,在记者的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快手、高手,写出的报道、文章,内容饱满,材料非常充实;不论什么题目,他们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肚子里确实有“货”,人们称他们是“富”记者。笔者联想到我们通讯员队伍中,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吗?有的通讯员善于发现题目,善于掌握素材,每个月、每周,甚至隔三岔五地在报刊上发表稿件,称他们是“富”通讯员也是不夸张的。当然,现实中还有不少通讯员是写作上的“贫穷户”,写一篇数百字、千把字的稿子,往往手里“货”不多,显得材料单薄,只好靠说教的言语来支撑,寄到编辑部,编辑改起来捉…  相似文献   

7.
岳万梁 《新闻三昧》2006,(12):48-48
前不久,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争抢《新闻三昧》杂志产生了“争吵”。原来,那是新一期《新闻三昧》到了后,宣传干事为骨干通讯员分发,因书少人多而发生了“争抢”。今年初,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为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三昧》,作为礼物送给骨干通讯员,他们通过学用《新闻三昧》,新闻写作技巧大大提升,有15人在对内宣传的《松藻煤电》、《松藻管理》、《松藻政工》、《松藻信息》、松藻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实现了上稿,有6人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上实现了外发上稿,通讯员们…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 韩 阳 通讯员 姚慧)2007年3月15日下午,上海市第四中学菁华堂里热闹非凡,笑声、掌声、歌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9.
要学会"压"     
新闻讲究时效性.记者、通讯员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抢"回来的新闻,编辑当然应该及时地编发.否则,那"抢"的努力岂不打了水漂儿?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新闻报道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各部门、各单位的重视,大多设立了相应的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新闻报道,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为新闻干事,报社则称之为通讯员.笔者就职于杭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文琳 《新闻界》2002,(1):62
企业通讯员与专业记者相比,确实存在着一些劣势。然而,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有个相对性。笔者认为,只要掌握好“三多”———多一点全局意识,多一点“上挖”的技巧和“下跑”的勤功夫,多一点平时积累,土生土长的基层通讯员完全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基层“地利”、与广大一线职工贴得较近的“人和”等条件,抓到更多更好的新闻。要多一点全局意识。在基层的通讯员,要想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研究与把握上级部门对整个经济工作的大局要求,要跳出自己小厂的小圈圈,学会从整个企业、全国的大…  相似文献   

12.
如今,每天数以万计的新闻通过各种媒体诉诸大众。就是这样,新闻记以及广大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仍有大部分得不到采用。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中有一个李鬼,为了剪径劫财,竟冒充梁山英雄李逵之名,干些害人的勾当。时至今日,李鬼之幽灵不散,借繁荣市场之名,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搞得人人自危,不敢吃,不敢喝,不敢消费,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即使在新闻报道队伍中,像李鬼那样冒名害人者固然罕见,但为了上稿,一些通讯员却玩起了“借名上稿”的花样,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借记者之名。有的通讯员发稿时,特意将  相似文献   

14.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0):47-47
通讯员应该掌握多种写作文体,但是,笔者认为首要的需要下大力气主攻“消息写作关”。理由如下:通讯员生活在基层,每天接触到单位、社会以及身边发生的种种新闻事实,特别是那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消息的体裁,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炼的文字,向受众报导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正如陆定一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写身边的新闻做起,对通讯员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事。消息写作,一定要抓住一个“新”字。内容必须注意“新”,“新”就不是历史,而是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抓新”,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追求千奇…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报通讯员网络在单位体制下面临重构与完善.基于国家治理的结构性需求,在党报通联机制的积极运行下,各单位投入到对媒介资源的竞争中,党报通讯员在多方行动者的互动实践中逐步完成了身份嵌入,这一媒介实践也为不同群体提供了生活机遇,创造出向上流动的社会空间.党报的通联实践充分折射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党报"组织者"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通讯员 贾立刚) 继<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后,东方出版社近日再推CCTV"百家讲坛"力作--<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来的写作实践和宣传思想工作中,我感到不论是记还是通讯员,在采写新闻稿件时,都应当把握好“十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8日,检察日报第七版登载了该报通讯员彭宏发、伍庆松二人合写的通讯《“聪明”出纳“妙笔”生钱》。这篇1800字的稿子分为3个小标题:53万去向不明、这样“发财”上了瘾、模仿70余人笔迹。通讯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0.
我是《新闻与写作》杂志的老读者和订户。我在阅读《新闻与写作》中深切感到“来稿评析”专栏办得好。这个专栏主题鲜明,既有评析作者的精辟评析,又附有被评析的稿件作者原稿和编辑后见报稿样,读者看了原稿后看编辑见报稿,再细读评析,尤如上了一堂生动实际新闻刊授课。评析作者入情入理、恰如其分的评析就像一个大夫给病人把脉一样,号到了原稿的“病源”,开方恰当,切中要害,使人折服,读者看了的确受益匪浅。“来稿评析”不仅对广大通讯员起到了最好的业务指导作用,给通讯员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帮助极大,对专业新闻记者、编辑也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