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不会正确握笔,手的动作很不稳定。因此培养幼儿手动作的稳定性,使幼儿有意识地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是教幼儿学习画画的前提。游戏能激发幼儿巨大的热情,同时,幼儿有爱模仿的特点,因此可用游戏去吸引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使幼儿手的动作逐步得到发展。如教幼儿画圆,可先让幼儿玩串珠,在游戏中感知圆形物体的形象,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用右手食指在空中画圆圈,老师边画边讲,我们画一颗红的串珠,再画一颗绿的……然后让幼儿握笔在纸上画。这样,建立了手的动作和线条之  相似文献   

2.
唐燕 《幼儿教育》2012,(13):26-27
离园时间,活动室里只剩下小雨、小豪、小丽和小威。我拿出画纸和笔让他们自由创作,我自己也坐在他们中间照着图画书临摹海底世界,练练笔。小威看见我画画,就来到我身边,一会儿说:"老师,你画什么呀?"一会儿说:"老师,你画的这个我也会画呢!"小威是个有名的"小淘气",平时总是坐不住,做什么事都不认真,常游离于集体之外。正当我想让他回座位认真画画时,他又发话了:"嘿!老师,这条鱼不是月亮形的尾巴吗?你怎么画成三角形了,你也会画错呀?"我循着他手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感恩节前,一位女老师让家境贫寒的孩子画出他们想感谢的东西。老师本以为孩子们画的是餐桌上的冰激凌、火腿等美食,可当一个男孩交上自己的画时,老师却大吃一惊,原来,这个男孩画的是一只手。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有一双手,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双手,并让他们的一双小手变成勤劳的手,灵巧的手,能干的手,我们开展了“我的一双小手”主题活动: 一、我有一双小小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自己的一双小手,知道手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手心、手掌、手指、手背),接着让幼儿自由发言,夸夸自己的一双小手。最后让幼儿把自己的双手印画在纸上,手的左边画上自己已经会做的事,右边画上将来想做的事。二、大人的双手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与全班孩子学习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老师的手》,作者是美国作家。文章主要写了在感恩节那天,老师要学生们画一幅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子道格拉斯画了一只手。大家议论纷纷,猜测着是谁的手。这个男孩子悄悄地告诉老师:“老师,这是您的手。”因为老师经常牵同学们的手,也经常牵他的手。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微小。”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用这幅画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感谢,确实让人心动。在一种很美好的氛围中,我和65个孩子一起读着这个故事。“我很想对你们说一句话,可以吗?”我很郑重地问孩子们。“好啊,当然可以。”65个孩子静静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6.
画鼻子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画鼻子. 只见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胖乎乎的娃娃脸,再在它的头上画了三根毛,脸上画了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和一张咧开着的大嘴巴.咦,怎么少了一个鼻子?老师指着娃娃说:"多可爱的一个小娃娃啊!可惜少了鼻子,谁帮他画上去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杨杨你来试试看."老师笑眯眯地指着他说.  相似文献   

7.
平时我们发现幼儿画出来的人大多显得呆板、缺乏生气。究其原因,是教师往往用自己观察概括成的图形来代替幼儿的观察和表现的结果。如果教师不顾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划一的方法示范讲解,并让幼儿临摹,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观察、想象、表现能力的发展。如画妈妈的上半身时,老师先在每张纸上画一个大圆,再让幼儿在圆内画上五官,这样画出来的妈妈势必千篇一律。又如老师示范画正面直立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画饼干的活动中,一位男孩只在画纸上画了许多方形,一块饼也没画.当老师走过来时,他连忙把画捂住,很明显知道自己"画得不好".而坐在旁边的女孩立刻告诉老师:"他不会画饼干,他什么都不会."如果此时老师只一味地鼓励"你画得很好嘛……"作用并不大,说不定会让他更难堪.所幸老师是位懂心理的老师,她随意地说:"不会画饼干可以画别的东西,饼干罐子、包装袋……都能画呀!"听老师这么一说,男孩捂着的手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有所发现地说:"这是罐子,用来装饼干."老师及时夸奖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引来其他孩子一阵赞叹.待活动结束时,教师  相似文献   

9.
积尘生花     
《初中生》2011,(12):26-26
她是一名老师,大学毕业不久便被分配到这个镇上的小学。 一天,她突发奇想,让每个孩子都画一画自己母亲的手。 第二天,作业交了上来。她望着一双双铅笔涂抹的手的轮廓,不由得鼻中泛酸。这是一双双多么伟大的手呀,有些粗壮且沧桑,有些纤细而修长……突然,作业中突兀地出现这样一幅画:整张纸上竟然只画了两朵花!她异常生气,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让幼儿想画、敢画,支持幼儿的创作行为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总是觉得孩子画的不好,让孩子重画。因此幼儿每画一笔就会担心"我这样画行吗?老师会不会说我?"顾虑重重,无法将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因此,幼儿在创作时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充满激情地去创作,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应克服以成人标准评价幼儿艺术活动的倾向,欣赏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和水平进行的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1.
画画     
正今天,老师教我们画小猫:先画一个大圆圈(quān)代表小猫的头,然后画一个梯(tī)形的身子,再画一双灵活的"手"和脚,接着画两个三角形的耳朵、一双圆眼睛和一张小嘴(zuǐ)巴,最后加上一条像绳(shénɡ)子一样的尾巴,小猫就画好了。老师让我们加上自己喜欢的背景。我画上了蓝蓝的天空、碧(bì)绿的小  相似文献   

12.
会变de帽子     
·在帽子上添画几笔,变成新的形象。·让幼儿说出形象,老师来画。·给幼儿印有帽子的纸,让人民来添画。最后,可以让幼儿相互讲解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做呢。第一。以编敌事为媒介,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对幼儿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在绘画中将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给孩子们听,然后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绘画,孩子们一般都能按要求想象出一个美妙生动有趣的画面。在画《雨中》时,我是这样描述的:"天灰蒙蒙的,不停地下着毛毛细雨。大地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树木都显得格外的葱绿。大路上的行人打着伞,像许多抖动着的彩色的大蘑菇。我喜欢这一片蘑菇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近期,观摩了一次美术活动,课题是"设计动物海报".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欣赏老师收集的动物海报,再让幼儿说说,这些海报上的小动物都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海报的色彩怎样?老师小结后,又让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海报?然后,幼儿开始用水彩笔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并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肯定个别幼儿作品后结束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上美术课,教幼儿画自己熟悉的人头像。画完后,我破例没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高兴了,这个说:“我画的我奶奶,她头发白白的。”那个说:“我画的是老师,脸圆圆的,像苹果一样。”幼儿在介绍时不知不觉地用上了已学过的词语,对有些不正确的用词,我及时进行了纠正。从这以后,  相似文献   

16.
殷艳玲 《宁夏教育》2007,(11):60-60
我在上《我真希望》一课时,让学生自由读诗,学生读了一会儿,我看到学生对儿童诗格外感兴趣,读得很认真。乘机引导学生:"你认为读懂了诗,读出了感情,就请在课题处给自己画两张笑脸。"检查朗读后,我抽查学生给自己的奖励情况。同学们有的给自己两张笑脸,有的给自己一张笑脸。一个怯生生的小手举起来说:"老师,我给自己画了  相似文献   

17.
四人戴帽     
老师拿出红、黄、绿、蓝四顶帽子给幼儿看,然后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让四名幼儿分四个方向背对背站在圆圈上,老师给他们戴上帽子。一声令下,四个人同时转身,看谁先说出自己头上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相似文献   

18.
每个幼儿创作的手指印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每个人的手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手指印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创作愿望,运用APP营造动态情境让教学游戏化,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表象提高幼儿创造力,利用多媒体手段保持幼儿的创作热情;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活动评价,不仅促进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以往我园上美术课,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只要孩子画出来的画符合老师要求,就算成功。幼儿学画以临摹老师的范例为主,老师怎么画,小朋友就怎么画。有些小朋友临摹水平很高,但让他们画意愿画,就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不能只重视美术教学的效果,还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和色彩的感受能力,以及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一、游戏导入,让幼儿找到"家"的归属感,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1.晨间接待,转移幼儿注意力,让家长快速放心离园。幼儿刚刚从妈妈的怀里接下来时,仍然在哭闹不已,便出现了家长哭、孩子也在哭的悲伤场面。这时我常常用游戏《猫追小老鼠》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快速止住哭声,让家长快速离开幼儿园,让幼儿主动把老师当成最亲近的人,形成新的依赖关系。我用正方形的小手绢、手纸或者打印纸等做成小老鼠,用一只手盖住老鼠的上半身,另外一只手在下边悄悄移动小老鼠,好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