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经过历时近两年的拍摄制作,于2006年7月16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20点47分、21点22分播出,每天播出两集,时长30分钟。此外,《再说长江》开播特别节目《以长江的名义》,于7月15日晚20点整播出,时长90分钟。7月9日,中央电视台召开了由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它是对20多年前《话说长江》创造40%收视奇迹的呼应和延续,似乎注定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笔认为,《再说长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运用了高端的电视技术和新鲜的电视素材,或展示了壮阔的时代背景和巨变的现实面貌,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故事化”。它以人物为故事载体,通过画面语言与声音的表现,对纪录片的视听信息进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6日,33集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2007年、2008年又两次在中央电视台重播。我作为参与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的主创人员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4.
许一婷 《东南传播》2011,(12):156-158
电视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电视散文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也是被电视化的文学散文。它的出现是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绝妙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在文学散文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成功的关键,电视散文也不例外。追求美的意境是电视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和衡量电视散文成功与否的重...  相似文献   

5.
这部反映当代老年群体为晚辈奉献与牺牲的人文纪录片,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其成功很大程度是影片中意境的创造与表达,这种意境主要体现在诗境、苦境和思境。  相似文献   

6.
江夏 《新闻前哨》2008,(10):80-82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面。这就是我们说的“拍画面”、“配声音”。  相似文献   

7.
《小鸭子的故事》是日本电视同行制作的一部记录片,它从问世以来便好评如潮。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它备受电视界的瞩目,从它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都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小鸭子的形象甚至被日本的家电视台作为形象广告而推出,可见此片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8.
冷凇 《声屏世界》2006,(12):29-31
(胡智锋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冷凇: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33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再说长江》在观众中,特别是中高教育层次的观众中反响强烈。许多人认为,再看长江、再说长江、再想长江,可以透视出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前进。不少学者甚至提出了“长江中国”,“长江文明”的一些新概念和新认识。您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作为《再说长江》的主创人员之一,如何从电视艺术和电视创作的角度去看待《再说长江》的问世呢?胡智锋:从立项背景上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变,长江便是…  相似文献   

9.
长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20年前,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话说长江》,以影像揭秘的方式,让广大观众通过这条大江的历史渊源与当时的现实变化,看到了改革开放将会给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能够带来的变化前景。20年后,中央电视台摄制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与观众见面了。这是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继20年前《话说长江》播出后.又一次系统的.全面地在荧屏上展示中国母亲河长江的最新影像.  相似文献   

11.
播音作品中的意境似乎是个一下子很难说得清楚的东西,它相对抽象,而且它一般只能去感受、感悟才能知晓,但是播音作品中的意境确确实实又是存在的。本文试图对播音的意境进行简单的理性分析,进而对播音名家作品中的“意境”进行解析,结合自己对播音意境的一点粗陋想法,从而探讨一下播音意境营造的一些方法和播音意境营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蔚为大观,优秀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从湖南卫视以“纪录片+真人秀”模式推出的号称是“新生态纪录片”的《变形记》到中央电视台气势宏伟的《再说长江》、《大国崛起》等,无不让观众耳目一新。而今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纪录片《河之南》更为这片绚丽增添了几分夺目的光彩。这部人文历史纪录片共分10集,分别以大河之源、大河之民、大河之都、大河之魂、大河之光、大河之歌、大河之艺、大河之学、大河之风、大河之南等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花宝英 《大观周刊》2012,(18):154-154
本人针对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营造手法体现的园林景观意境,并对营造现代园林意境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看了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不禁思潮起伏,深受震撼。  相似文献   

15.
庞博 《新闻传播》2012,(6):13-14
本文主要从表现主题、拍摄手法、拍摄结构、受众心理等方面,对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进行了比较。通过这两部大型纪录片的异同说明了纪录片拍摄在思想上、技术上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在进步的过程中有很多借鉴的方面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霍利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16-217
在摄影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手段可以用来造像,后期技术也越来越丰富,意境是源于生活的,手中的相机是意境创造的工具,怎样更好的实现"脑"与"手"的结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馈赠创造电视纪录片的意境,可以从选题出发,以题材为基础,从天然的环境和景物得到生活的启示。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说过:“艺术不在于重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最可塑造和最有表现力的东西。”一名成功的编导,往往擅长于寻找特殊的环境,选择与众不同的题材来创造电视纪录片的意境。《沙与海》选择了沙漠之中与海岛之上的两个人家。《最后的山神》选择了森  相似文献   

18.
1983年,《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取得了40%的收视率。专家评论其为“电视史上的里程碑”,一首昂扬的《长江之歌》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合唱曲目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就像拍摄纪录片《再说长江》无法逾越20年前《话说长江》的那个坐标一样,评析这部新作,也难以脱离对于《话说长江》那部曾经创下40%收视率、在一代人心中留下深深印记的“电视连续节目”的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