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就面对全体学生的班级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1.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把“活动课”纳入课程体系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程设置 ,使学校课程体系更趋于合理 ,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落实。数学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改变了以往的“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学习方式 ,转为“动手、动口又动脑”的三动学习方式 ,增强了实践的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2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原则2 .1 .自主性 :数学活动课坚持自主、自立的活动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提出…  相似文献   

3.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 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为此,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得“妙趣横生“?我们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4.
魏前峰 《考试周刊》2012,(78):88-88
数学活动课的中心是“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本文主要从明确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突出趣味性、突出自主性、突出实践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六个方面论述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活动课。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试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数学教学形式,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活动课日益获得重视,选择适当的课题,开展数学实验十分必要,不仅是对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落实,对于促进高效数学课堂也意义重大.数学实验引导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开设活动课的目的应在于弥补数学学科课程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一直在进行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探索,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上好数学活动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创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由于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欢,乐于参与,所以学生始终是在愉快中接受教育,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新的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型,不仅能发展学生智能,培养思维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修养.  相似文献   

9.
数学活动课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全体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数学知识视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一些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下面谈点认识。一、活动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合理选择活动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形式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性。数学的原型是具体的,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把数学内容与儿童生活实践。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例如,我在教对称图形时,就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学生不但发现了数…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活动可以开展多项活动,比如创建活动小组,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但是也要注意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并结合教材的开展.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思考、探索和交流.数学活动的开展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活动课就是把课文内容用活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课堂形式。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活动可以使他们快乐,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丰富精神生活。小学数学活动课,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数学这门基础工具学科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数学活动课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选材和形式邯郸市丛台区教研室数学活动课研究组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选材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应根据实际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选择活动内容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强调参与和应用,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活动课指的是由教师领导,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数学活动课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全方面提升学生素质。本文对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苏科版教科书中,在每一章的结尾都安排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教科书对实践活动领域没有独立设置的章节,而且大多内容与考试关系不大,对所有老师来说,合理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切实地领会和落实编写的意图,使得学生通过活动课的学习与实践,取得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思考的课题.如何优化设计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首先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与数学学科课程是有区别的.学科课程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活动课程则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拓宽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组分往往容易被师生所忽视,那就是“活动课”,缺失了活动课的初中数学学习犹如一潭死水,天天重复着刷题、做题的单调劳动.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数学学习的气氛,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态度,满足学生数学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们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就应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我们还应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因为数学活动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获得体验与直接经验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设置,能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提高自身解决数学实际能力。数学活动课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科课程知识为基础,从拓宽范围,充实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愉悦的情境,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更好地上好数学活动课,我们在开展游戏、实践、操作、故事、儿歌和猜谜等活动形式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为此,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得“妙趣横生”?我们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方案规定了小学的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个板块,数学活动课是活动课程板块之一。我校开设每周一节的数学活动课,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发展。广大学生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课,热情很高,积极投入,究其原因我认为数学活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数学活动课是以兴趣爱好为前提。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兴趣也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数学活动课寓学于乐,寓智于趣,活动时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教师可以激发情境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有利于开启心智、发展个性。二、数学活动课是以动手实践为基础。实践、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11版新课标的实施,实践活动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好的数学活动课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然而现行的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而数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倡导有效的教学势在必行.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