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荣生先生在关注阅读教学时提出了"两个转向"的观点,即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更为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更为关注学的活动.在他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点其实无非两个:一是合宜的教学内容,二是有效的教学组织或者有效的教学设计"[1].确实,语文教学有效与否,关键看这两者做的如何.因此,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角度,我们应当审视从文本中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又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之中试图解决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教”的问题,因此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课堂也变得热闹起来。但“繁荣”与“热闹”的背后却忽视了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即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的散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选择与确定,笔者将通过两个“注重”和四个“关注”进一步寻找散文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类解说 我们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 商周时代就有了文字记载的诗歌,诗歌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文体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流变中.中国古诗逐渐形成了多种形式或内容的诗歌: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长短句……,乐府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隐逸诗、怀古诗、酬唱诗……,绮丽繁华的诗、古拙平淡的诗、奇思妙想的诗、浑然天成的诗、壮怀激烈的诗、温柔缠绵的诗……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背景下,古典诗词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占据了大量篇幅,这对语文教师的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词教学应当得到充分重视,但就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堂而言,诗歌教学变成了教师的一块心病,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忘了"诗无达诂"之训,而自作聪明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在新课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向来都被认为是最有风景的课堂。足不出户,能欣赏悦目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黄果树瀑布》等;聆听最经典的风华雅乐及音乐背后的故事,如《二泉映月》、《音乐之都维也纳》等;游历奇妙瑰丽的神话传说,如《九色鹿》、《牛郎织女》之类;与令人敬仰的大师对话,接受心灵的洗礼,如《钱学森》、《海伦·凯勒》等……当这些生活与生命中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深思的对象以语文教材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的课堂上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教的究竟  相似文献   

6.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平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都是最精炼的语言作品,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相比中国古典诗歌及现代诗而言,外国诗歌更难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蒹葭》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以此来烘托诗人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只有通过情境还原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创设的朦胧凄清的情境中,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美感。本诗教学中使用的情境还原法和我们通常所用的诵读品味法非但不矛盾、不冲突,而且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它诞生较早,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都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歌在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每每捧读,感人至深。丰富的诗歌资源本为语文教学搭建了绝好的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始终是一个瓶颈,很难突破。如何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呢?我想可以回到诗歌本身,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是说明文教学。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说明文文本科学性和知识性极强,学生理解起来会感到比较抽象深奥;二是说明文语言没有文学作品那样可读性强,学生不太喜欢阅读;三是说明文阅读缺少趣味性,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此外,好多一线教师对说明文教学内容选择只停留在知识性上,而忽视了说明文教学的文学性和情趣性。选择合宜的  相似文献   

11.
高雪玉 《学语文》2013,(4):11-12
语文课程内容依托教材("课程内容教材化"),再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内容。它是具体而动态的,并不是语文课程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并不是语文教材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如何避免这种"教内容"、"教教材"现象,我们必须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对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做出合适的选择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
王荣生提出“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之一”“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虽然这只是“之一”,但这一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教材肢解、教学内容混乱和教学价值减弱的状况而确立的标准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追求语文教学内容更趋科学合理,笔者就侧重在教学内容集中化方面,以课例《善良》为起点开始了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图式理论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作用,认为应通过寻找诗歌的"范式",来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在文章后半部,将图式理论引用到教学中,从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作品的审美特征三方面阐述了对几首"悲秋"词的教法。  相似文献   

14.
邢昱 《政治课教学》2014,(12):42-45
当今的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史学作品的教学跟非文学作品的教学没什么区别,教学文学作品没了文学味儿;二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是教一篇篇独立的课文,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内涵与精神力量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广泛阅读古典诗歌文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学习鉴赏,重点关照诗歌的画面美、情思美和语言美。通过这三方面的观照,便可使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追求有所心得。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经典文本的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要考虑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丰富、把握课堂教学的主线、为“对话“创设空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以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拓展与提高"为宗旨,探索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选修教学的有效策略,思考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孔令建 《文教资料》2011,(28):64-65
每一首经典古诗都是一片变幻的五彩云,单纯依靠诵读感悟的传统鉴赏方法已渐显苍白,电化教学所依赖的声像媒介的确给古典诗歌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然而,随着这种技巧的普及,在电化教学中预设肤浅、简单的弊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古典诗歌多维度美感的体验和享受。作者在多层不确定性预设和模糊抽象情境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以期学生走进真实的诗歌,走近真实的诗人,走近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中对于阅读教学的阐述是"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如何提高这些能力是阅读教学课堂中的重点。而一堂好的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所以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打造好的课堂很重要。那么传记类文本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传记类文本是通过叙述人物的生平经历,突显其个性形象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一  相似文献   

20.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正是文学作者驰骋想象的产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他们的思绪不受时空的限制而驰骋无边。这就使文学作品具有多层次、未定性的特征,其思想内蕴往往隐蔽在艺术形象给我们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蕴含在生动逼真的艺术意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