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读罢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杂文《孩子,你慢慢来》,我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这灵动的文字,仿佛使我看到了一个孩童的笑容——那是因为安静中的等待而邂逅的灿烂笑容。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罗里斯·马拉  相似文献   

2.
<正>记得卢梭曾说过的一段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是啊,作为孩子心灵雕塑者的教师,我们就更需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在教学中呵护孩子纯洁的童心,聆听童言,共享童趣,和童心一起飞翔。一、拥有童心,收获教学的精彩童心像小鸟,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童心能给你带来许多美丽的故事,让你  相似文献   

3.
王振华  王鹏 《宁夏教育》2013,(7):135-135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刻也不能忘记:只有当孩子热爱你时,他才愿意成为你的学生,而只有当他信任你时,他才会热爱你。”这是一代教育家经过长期教育实践诉诸笔端,警示后来教育者的箴言。这句话很深刻,越端详就越觉得鞭辟入里、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4.
蔷薇 《中学生百科》2015,(12):24-26
透过浓密树叶洒落的阳光伸向天空的五根手指大声哭用力跳那也不过是我们的——热血青春会发光的笑容有人喊"弹簧打人了"时,我站在空旷的阳光地里晃了一晃。没有谁知道我这样的优等生为什么会跟弹簧那样的男生做朋友。就像没有人知道弹簧为什么是弹簧一样。我问过他,他说:"其实我想叫小强来着,就是打不死的。弹簧也不错,你打它一下,它就跳得老高。绝不老老实实呆着!"我不明白他的世界里为什么总要出现"打"这个词,其实,也并非电影《古惑仔》里那样打打杀杀,  相似文献   

5.
正苏霍姆林斯基(1918一1970)是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认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他主张,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孩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摒弃传统的教育偏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是我们班主任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给孩子点儿“阳光”,他就会灿烂。  相似文献   

7.
生亦如师     
我们班的小成长得又高又壮,可他在我眼中绝对是个运动中枢不发达的孩子。你看他跳起绳来,简直就是一个"拙":绳子好不容易摇过头顶,脚却不跟着跳;脚费劲跳了一下,可绳子却还没摇过去……看着他滑稽的样子,我是哭笑不得,学生们也跟着我笑。我曾试着想教会他,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我够呛,而他却怎么也跳不过去一个,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只好说:"我服了你了,小成,我是教不了你了!"沮丧之际,我又想起学校要举行的跳绳比赛,班里有小成这样一个孩子,还不拖了班级的后腿?唉,可真让人犯愁啊!  相似文献   

8.
张立 《学前教育》2004,(3):28-29
班上来了位新朋友,是被别的幼儿园劝退的孩子。我们园接收了,并安排在我们大一班。园长说"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儿童",我同意园长的话。 上午,他像其他顽皮的孩子一样好动好说,也看不出什么特别。可中午睡觉时,他竟站在床上唱起了歌。我告诉他中午唱歌会影响别人休息,如果你喜欢唱,可以去活动室。他没离开床,只是嘴里说:"我要上床,我要上床。"我说:"当然可以,但不可以影响别人。"他  相似文献   

9.
谢桂华 《江西教育》2003,(10):30-30
有家报纸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某家长带孩子上街配眼镜。当医生说她的孩子眼球已变形时,这孩子却脱口而出:“妈妈,把你的眼球移植给我吧!”这也许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却透露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不少学生已经缺乏健康的人格,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了。我认为,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从小就是你爱她、护他,为他做好了一切,可你从来没有要求他给你爱,没有教给他该为你做什么。正是由于平时家长的百般呵护,才有了诸如此类令人心寒的“给我吧”。要变“给我”为“我给”,就必须反弹琵琶,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地帮…  相似文献   

10.
张中平 《教育》2012,(34):62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对孩子总是很包容,就是做错了,也认为他还是个孩子。其实,这个观念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的思维思想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总是以"他还是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进而会觉得你瞧不起他,矛盾容易出现,沟通会越来越艰难。而如果你积极地选择与孩子同步成长,那么你对问题的处理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修正,与孩子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  相似文献   

11.
<正>提及教育家的时间观,我们也许会想到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到朱熹说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古代教育家的这些名言曾经激励过他们自己,也激励过世世代代勤奋的学子。不过细加推敲可以发现,这些乃是所有人都应具备的时间观,并非教育家所特有的时间观。教育家心系儿童,其时间观应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当代以倡导"合作的教育学"著名的教育革新家阿莫纳什维利,极力让孩子学得主动、学得愉快,他不给孩子  相似文献   

12.
leyuntian@126.com问:我的孩子4岁2个月大,很机灵也很调皮。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和我们唱反调。比如,刚看了电影,明明他看得很开心,但是当我们问他"电影好看吗"时,他会说"不好看";给他吃好吃的东西,如果我们问"这个好吃吗",他就会马上说"不好吃"。我们观察了许多与他同龄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请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性格问题呢?如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也曾为给不给孩子吃“洋快餐”为难,如果你也在孩子吃糖的问题上反复纠结,来看看我们的建议,会让你解压很多。安安4岁了,这个春节,爸爸妈妈带他回奶奶家过年,一大家子亲戚热热闹闹的,很有过年气氛。一天中午,几个妈妈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玩饿了,有个孩子提出要吃麦当劳,于是妈妈们决定一起去,可安安妈妈却说:“安安就不去了,我们回家吃。”安安不干了,又哭又闹:“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吃过麦当劳,就我没吃过!我就要跟他们去吃麦当劳!”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赏,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赏识的魅力所在.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时,看到一位男生正在打一位小同学,便上前制止,并责令其到办公室.他简单了解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了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递给了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许你和别人打架,你做到了,说明很尊重我."这个男孩疑惑地望着他,接过了糖.这时,陶行知由塞给他一块糖:"你是看不惯他欺负女生才打他,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男孩红着脸低下了头:"校长,我错了,我不该动手打人,我再也不这样了."陶行知见机又递给他一块糖,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再奖给你一块,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那个男孩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5.
爱是春风,爱是细雨,爱是阳光,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有道是: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初识小奇是班中一个壮壮的小男孩,初见他时留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他那憨厚的笑容。没想到开学仅仅过了几天,好印象就被打破了。因为屡次作业不做,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第一次,我摸着他圆圆的脑袋,眼里满是慈爱,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孩子。下不为例,好吗?"听着我温柔的言语,小奇一脸懂事,  相似文献   

16.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会增添多少个医生、考古学家、律师、慈善家……我想起了西塔,我在纽约任教时教过的一个学生。他当时骨瘦如柴。我问他,他的目标是什么。他对我说,他想通过获得篮球奖学金进入大学。这个孩子看上去提不起一袋5斤重的土豆,他的腿上似乎只有骨头和膝盖,压根儿就看不到肌肉。我说道:"孩子,我很高兴你有目标,我相信你。如果这是你真  相似文献   

17.
师爱如雨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日本一家报刊曾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问你喜欢怎样的老师,结果发现有69%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由此,我认识到了.爱是学生都需要的精神雨露。十五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岗位,从那天起.我就挑起了班主任工作的重担,一干就是12年,这期间,我的爱就如同春雨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8.
刘超 《山东教育》2020,(12):44-44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珍视这个"纯真无邪的世界",我努力看懂孩子的这个世界。班上的宋昊阳要转园了,送别会上,到互赠礼物环节时,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是昊阳小朋友在大一班的最后一天。老师有个提议:咱们每人画一幅画表达对昊阳的祝福,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他,好不好?"  相似文献   

19.
照片里的他,一双小手高高地举起,笑容灿烂。每当看到他,我不由地想起自己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请放下你的拳头,好吗?"也常常想起与他有关的点点滴滴。开学了,新生们都来学校注册,其中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该生一进教室就拿起扫帚打扫教室,满脸稚气。我对他说:"这位同学,谢谢你!以后还请你多多支持我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哟!""会的,会的,不客气!"他满面笑容地对我说。在班干部选举大会上,我发现该生什么职位都想  相似文献   

20.
李宪峰 《师道》2006,(9):29-29
李老师:您好!张松(化名)的情况,你已有所了解。真的,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尽管有不少缺点,有时也会犯点小错误……我曾因张松的问题去原来的学校和他的班主任谈过,他是这样开始谈话的:“我一接过这个班,一看这孩子就不咋样,你看他穿的衣服,以后我就开始注意他了……”当时我的心一沉,赶紧解释……后来班主任又说了孩子许多的坏话,甚至还说了一句:“我觉得他跟街上的那些小痞子一样。”回到家我对张松说:“你不是说,你们班主任不好吗?我看不错嘛,他没说你一句坏话,只是让我告诉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从头开始。”我希望这善意的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