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流的校园,二流的师资."7年前,整体搬迁后的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枝江一中)因扩大规模,优质师资被稀释,为此曾一度遭到担心教育质量下滑的家长的批评.学校面临如何发展的重大选择,校长董云捕捉这一发展战略时机,引导全校师生形成共识:让师生在课改中成长,让学校在课改中发展.2006年,枝江一中启动课改,探索前进.2009年,湖北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枝江一中借势扬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从2010年起,学校高考质量继2009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后,逐年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吴超 《教育现代化》2006,(8):101-101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毫无疑问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在新的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学政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政治教学目标应是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为落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课前导读——重点精讲——随堂小结——复习巩固——练习反馈”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学的启发性,通过精讲精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增玉 《中学文科》2009,(15):58-59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学科一样,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认为是重点的知识,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强调,然而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理解,以至于即使能勉强记住也会很快遗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彻底摒弃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是知识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课堂改革的现状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以课程为依托,力图打破课堂中过多的标准化、工具性的制度和规范的限制,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命和智慧的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走出冷冰冰的知识传授的境地。因此,课堂改革要求突破学科中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感到无法适从,存在着一系列困惑,  相似文献   

7.
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足,生源比一类普通高中逊色许多。然而,正如校长向华所说,"办学条件不足,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却要领先,对学生负责的精神不能打半点折扣"。学校一班人直面现实,抢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找准学校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确立并坚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大和、大气、大爱"为内核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刍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适应知识更新和职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历史新课程提出要克服传统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确定新课程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呢?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并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角色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师的学生观必须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必须改变。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主要的实施者是教师,课程改革能否不断深入。取决于我们广大教师的努力。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学更注重的是英语的适用性、交际性。尤其是go for it这套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运用,强化训练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每个单位都有一个主题,那么如何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省时而有效地开展口语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几点体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学方法的影响,对新课程思想一时还难以完全适应.虽然理念上都知道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又陷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泥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年。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者倍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的体会肯定就更加真切深邃。首先,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经过十年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整体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譬如,大大推进了素质教育,从难、繁、偏、旧的书本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兴趣和能力培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接受学习为主转向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开放性的创新课堂模式。传统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忽视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产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工作岗位技术含量增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注重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思想;走产学结合道路;让教师走进企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更多的是注鼋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忽视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忽视了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形成。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纠正这种有失偏颇的做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素质的人才.而不是把全民都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能够贯穿这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刁:断深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显现出来,一些注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建构基于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的整合型课程新形态,以便在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另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20.
吴美玉 《青海教育》2006,(12):31-32
一、引言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之本,它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学习、教学模式,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