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教育话题,然而减了那么多年,学生的负担却似乎越减越重。以至于师生都害怕听到上级部门发布的减负命令.因为减负过后往往是增负的强力反弹。  相似文献   

2.
<正>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近60年来,我国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却越来越重,时间跨度长达50余年的"中国式减负"为何总是越减越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的减负政策实施长期面临困境?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其审视。一、简单化的做法遮蔽了减负问题的复杂性1.关于减负的基本问题。我们如何认定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事实?一方面,减负是针对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3.
正"减负增效"是时代性的教育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原动力。"减负",即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多以减少作业时间为主要标志。"增效",即提高学习效果,常以提高学业成绩为重要标准。对于减负,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采取了多样的措施,但在"作业时间越长,学业成绩越好"的朴素理念面前,却面临着"年年减负年年负,岁岁出招岁岁糟"的窘境~([1])。真的是作业时间越长,对提高学业成绩的效果越明显吗?"上海市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研"在实施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项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虽已不是新话题,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却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出台了不少有关"减负"的政策及整治举措。但时至今日,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却依然困难重重,依然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顽疾!这种状况不得不让  相似文献   

5.
孙波 《林区教学》2014,(7):118-119
现在"减负"工作是越"减"越"加",学生的"负担"不但未减,反而增加了新的负担,减了而又反复反弹。履行"减负"工作责任的主体包括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四个方面。政府应把"减负"作为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校应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家庭应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应积极理解支持"减负"。只有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都勇于担当责任,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标本兼治,实现切实的"减负"。  相似文献   

6.
丁鼎 《陕西教育》2009,(12):13-14
减负,减负,减负!喊了十几年。中小学生的负担却越喊越重!且不说备战高考、中考的莘莘学子昼夜辛劳的状况.单说上小学、中学的孩子们.哪一个还有玩耍的自由空间。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都是高考指挥棒挥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冯静  王建 《考试周刊》2013,(65):152-153
我国的"减负"行动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却陷入了"越减越重"的怪圈。这是因为存在对"减负"概念的误区、观念上的误区和方法上的误区。要做到科学减负就必须转变观念,变革现行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注     
《小学生》2013,(12):129-129
2013年全年,全社会对"减负"的关注始终热度不减。先是年初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接着,年中《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如何走出减负困局",避免"越减越重"之怪现象进行了连续关注;最后,年终教育部又"重拳出击"——《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将择期印发。将孩子从课业负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努力的,有学校、有家庭,更有政府。首先,应该从教育内部人手,向课堂要效率、让老师提水平、让学校强管理。从作业量、上课小时数、考试次数这些教育教学最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减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不能只靠政府,减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形成合力。长期以来,减负之所以收效不佳,是由于减负主体之间未形成合力:一方面,政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法规;另一方面,家庭联合社会,忙着给学生增负。结果是,减负政策越出越多,学生负担却未见减轻。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喊,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老师足以听得见)嘀咕:减负啊,老师!弄得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在喊: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喊,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老师足以听得见)嘀咕:减负啊,老师!弄得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在喊: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长期困扰中小学教育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望开始得到纠正。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呼吁“减负”,都在为“减负”支招,思考研究如何“减负”。例如,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所载《“减负”前提是教与学的高效》一文,阐述了中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负担观和减负观,做到科学减负,提出“‘减负’不能减质量,而应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类似这些思考对当前深入开展“减负”工作是有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的。但“减负”工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不少人已经提出了对“减负”的担忧,笔者认为这些担忧恰恰是“减负”工作在相当一部分地区长期只打雷不下雨,甚至越减越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减负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负不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为减负而减负。“越减越重”的减负怪圈如何突破?学界流行着“只要中考与高考以考分为本的人才选拔模式不变、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评价制度不改就很难取得减负实效”的舆论。因此,减负陷入了仅依靠改革学校与评价制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周毅黎 《考试周刊》2011,(78):76-77
“今天作业真多呀!”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声。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减负减负,越减越苦。  相似文献   

15.
面对各自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现状,各地各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几乎都有践行"减负"的承诺和方案。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新课改的践行者们已经不再关心"减负方案"提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代之的是对后"减负"时代衍生问题的反思与关注。问题一:取消评价,地区教育质量难有保障在以往,每逢重要考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向所辖范围内的各所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并通过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减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对于学生减负,大多数人都在密切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教师减负问题,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教师普遍感觉精神压力大,工作负担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减负”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涛声关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尽管各种媒体不断报道,“减负”呼声日高,但许多地方中小学生的书包却越减越“肥”,负担越减越重。要真正使“减负”收到实效,笔者以为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  相似文献   

18.
减负!减负!减负的呼唤再一次发出了。但减负之路是漫长的,坎坷的,曾经多少次减负的呼声都被淹没在了提质的幌子下,如山的作业中,到今天仍是"涛声依旧"。在这崎岖的减负之途中,如果"五心"不定,减负难行!  相似文献   

19.
曹丽萍 《辽宁教育》2012,(24):59-61
昨天的"减负",似乎口号太多,行动太少。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需要全体教育人对"减负"进行深度思考:"减负"到底减什么,怎么减?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坚信:"减负"一定减质量,所以种种做法只是纸上谈兵,明减实增。面对现状,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觉醒并深度思考:孩子的幸福真的在那个不可预知的中考之后、高考之后吗?  相似文献   

20.
凡事都有"度",减负并不是要把学生应知应会的学业负担中的某些部分减去,减负不等于不要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效",即少投入多产出。"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各方面不断学习充电,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要做到减负增效,需要我们关注以下问题。一、思想开放,平衡得失。教育工作者要以"减负"为中心,摒弃陈旧的、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