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卟啉化学是化学、医学、材料学和信息学等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和主客体化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卟啉化学在分子识别研究方面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当前卟啉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就卟啉及金属卟啉分子识别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首次合成了三种新的手性奎宁-卟啉配体。它们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金属卟啉的合成方法作一个系统归纳.  相似文献   

4.
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光谱与色谱方法用于有机合成分析,本文依据光谱与色谱方法发现传统合成过程中金属卟啉相互转化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改进了合成方法,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5.
归纳了中位取代四苯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的几种基本合成方法,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在生物、医学、化学、及材料等学科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金属卟啉对phIO温和氧化环己醇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卟啉种类对反应产率有显著影响.不同金属卟啉催化下,反应产率次序为:TPPMnCI>[TPPMn]2O>[TPPFe]2O>TPPFeCI>TPPC0.phIO的量及其投料方式对反应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PPC0与配体吡啶用量比例对反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手性,手性药物及手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是自然界的属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化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从而联系到药物的手性,由于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的药效也有差别,导致在药物合成过程中不对称合成成为重中之重.以乌苯美司为例,介绍了原料手性诱导合成和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提出了不对称多组分反应在乌苯美司合成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用金属卟啉模拟单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金属卟啉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催化剂,在氧化、不对称合成、烯烃化、C-H键插入等反应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金属卟啉配合物在三组分反应中的催化应用,重点归纳评述了它们在合成吡咯烷、吡咯啉、三氮唑、异噁唑、氮杂环丙烷等重要有机分子方面的催化活性,分析了目前金属卟啉配合物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手性有机化合物与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手性有机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等领域的重要性,综述了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综合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荧光探针对氨基酸手性识别及光学组成测定的综合性实验。阐述了荧光探针的手性识别原理、实验流程、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分析。该实验属于手性化学、光物理、光化学、分析化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该实验还具有可拓展性,能弥补传统综合实验的重复性和单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能选择性地与某些分子、阳离子、阴离子发生分子识别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开拓的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性能,预期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评述了用金属卟啉模拟单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mleso-四(4-吡啶基)卟啉1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的nl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2,目标化合物均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并确证.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1,1'-联二萘酚(BINOL)是1926年合成出来的[1],其分子中的两个萘环不共面,是一种具有C2对称轴的典型手性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手性诱导作用,用其单一对映异构体能制备各种手性催化剂、手性诱导剂和拆分剂.自从1979年,Noyori[3]首次将其作为配体合成配合物催化醛,酮的还原反应以来,由其制备成的一系列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分子识别材料的合成中[4].而且,由于联二萘酚中存在着萘环,在紫外灯下能发生很强的荧光,使产物易于观察,这一特点使联二萘酚倍受配位化学工作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手性分子研究与手性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了目前对手性分子的认识与手性技术的发展,并剖析了手性技术在药物合成、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有机立体化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手性及手性物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性异构物质是其中的一种。文中解释了手性及对映体的基本概念与命名方法;综述了手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手性物质在农药、医药、香料及电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手性化合物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医药、农药和生物功能材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对称催化作为合成手性化合物最有效、最有应用价值的手段,从而应类型和工业化应用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金属卟啉具有高的共轭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良好的ORR电催化活性。以周边不含有易聚合官能团的四苯基钴卟啉(Co TPP)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四苯基钴卟啉聚合物(p Co TPP)薄膜。由于生成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共轭结构,p Co TPP薄膜的紫外光谱图中Soret带和Q带均发生红移,且吸收峰变宽。结果表明,p Co TPP在碱性介质中对氧分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为金属卟啉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有望成为燃料电池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