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中学特级教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各地出版的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科学论坛》就是我心仪的刊物,每期杂志送来,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浏览目录,然后,抽出闲暇时间,仔细阅读。我们有  相似文献   

2.
《湖南教育》已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我们作为刊物的忠实读者,怀着一种新鲜感认真拜读了每期刊物。在仔细阅读中,我们竟然发现几处不该出现的错别字。现作善意的指出,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也是《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每当杂志送到手中的时候,我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犹如重逢久别的老朋友。每一期的《教育科学论坛》杂志,我都会认真阅读,细细品味。我觉得《教育科学论坛》杂志不但装帧精美、品质优良,而且雅俗共赏、品位至上,让我过目不忘,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4.
读者心声     
在一线教师的心目中,《教育科学论坛》是理论性刊物,感觉高不可攀。直到有一天,一位编辑打来电话说,我的拙作《意外的偏差,巧妙的回应》被《教育科学论坛》采用了。那时的我受宠若惊!被《教育科学论坛》用稿,可是一份特别的荣幸!  相似文献   

5.
读者心声     
《教育科学论坛》有以下特点:一是前瞻性。每期的《理论视野》栏目致力于探讨当前教育教学敌革的前沿问题,把握教育实践及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读者心声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师,《教育科学论坛》的忠实读者。《教育科学论坛》每一期到手后,我都急不可耐地翻看,逐篇阅读。  相似文献   

7.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8.
初识《教育科学论坛》,是因为网友单广红老师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赏析性文章——《干脆利落处,余音绕梁时》。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省教科所主办的刊物理论性都比较强,多以课题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9.
读者心声     
今年初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将稿子投到了《教育科学论坛》杂志。几天后接到编辑老师电话,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感到和杂志的距离一下近了不少。《教育科学论坛》是一本有教育追求的杂志,每篇文章言之有物,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又有深入细致的课堂实例,着实让人大饱眼福。通过认真阅读,发现这里面不仅有我省教育界对教育的构想和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6,(11B):F0002-F0002
《教育科学论坛》(高等教育版)是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份面向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部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有幸结识了《基础教育参考》下半月刊。它是一份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的教育刊物。对每期的内容我都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品读,从中感悟和吸取了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与《湖北教育》已有8年之缘,由于她的知识性、实用性、指导性、可读性强,所以每期刊物一到手时,我就如同饥饿的人躺在面包上一样。平时阅读,我总是把一些重点内容一一地抄写下来,我把家里一个小房间作为储藏室,里面没有什么古玩艺儿,全是教育书籍,并把《湖北教育》单独放在一个柜。  相似文献   

13.
在我经常阅读的几十种刊物中,《湖南教育》是最钟爱的刊物之一。每期刊物一到,我总要把玩几个小时,先是欣赏外观,继而从头至尾浏览,遇到精彩之篇,便细细品味,以至乐而忘食。 《湖南教育》,确实是一份精美而又有用的刊物。 催人奋进的“‘普九’鼓点” “普九”鼓点,是《湖南教育》每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也是《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每当杂志送到手中的时候,我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犹如重逢久别的老朋友。每一期的《教育科学论坛》杂志,我都会认真阅读,细细  相似文献   

15.
读者心声     
与《教育科学论坛》相识,源于一位同事的推荐;热爱它,缘于杂志全方位的高品质。一份刊物,特别是教育类刊物要得到读者的青睐,我想最重要的是靠它本身隐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读者心声     
与《教育科学论坛》相识,源于一位同事的推荐;热爱它,缘于杂志全方位的高品质。一份刊物,特别是教育类刊物要得到读者的青睐,我想最重要的是靠它本身隐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读者心声     
我是《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教育科学论坛》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既注重理论提升,又立足于教育实践,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有益工具。每次在期刊阅览室里浏览《教育科学论坛》时,我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相似文献   

18.
读者心声     
我是《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教育科学论坛》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既注重理论提升,又立足于教育实践,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有益工具。每次在期刊阅览室里浏览《教育科学论坛》时,我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湖南教育》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朋友。每期《湖南教育》一到,我马上认真阅读起来。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教育学生的方法及教学经验,许多都是从《湖南教育》中学来的。在当今众多的教育刊物中,《湖南教育》始终是我最爱读的杂志。当我翻开1988年第6期《湖南教育》时,更觉耳目一新,尤其是《面对“癌症”的思考——解决片面追  相似文献   

20.
读者心声     
初识《教育科学论坛》,我便被其所吸引。从理论指引到课改研究,从关注课堂到教育管理,从前沿问题到实践探究,《教育科学论坛》无一不给予读者深思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