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群 《特区教育》2010,(6):43-43
2009年的时候,我常常出去玩,看着好朋友们都拿着自己的轮板在我面前扬扬自得地滑着,口中还不断炫耀着自己的绝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轮板,暗暗地练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人生历程中有一些艰苦的时光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回味的.对我来说,考研就是最值得记忆的一部分.我常常用那段时光来对比自己现在的生活,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也常常用来"指导"那些正走在考研道路上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一个个民生新闻诞生了,就是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我在实习过程中,曾经负责接听群众热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事情.有些群众打来热线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反应问题.而他们所反应的问题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断的诉说自己是如何被侵犯利益的,常常在采访中争执不断.但不管他们讲的是不是真的,都还要找其他的采访对象核实,不能片面、武断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去判断.我通过我自己的一段实习经验,结合我的毕业作品,做出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4.
金银句     
《音乐世界》2012,(11):152-152
以前的我常常羡慕别人,也常常嫉妒别人。但当我放弃羡慕跟嫉妒的心态时,为自己做好一切的努力跟准备之后,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那个小本子     
我当老师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中,我常常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因为他的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的艺术魅力时时在影响着我,启发着我,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促使着我进步。  相似文献   

6.
在我专业化成长的路上,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参照物",常常以此激励自己,催促自己以"参照物"为榜样,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7.
倪小娟 《教师》2014,(9):124-124
我和教育过程中常常为很多事而发火,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常常生气。  相似文献   

8.
记不清什么时候,《山东教育》成了我的精神乐园,我特别清楚地记得乐园中的“雕塑心灵”栏目。那一篇篇充满真情的文章,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世界,教我如何为人之师,教我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教我如何塑造自己的心灵。曾几何时,我常常抱怨自己付出的多,收获的少,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无聊,常常抱怨家长怎么一点不领教师的好心,抱怨孩子们怎么那么烦人,那么不听话。后来,我读了“雕塑心灵”中《一个班主任的日记》,作者的做法、想法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不禁扪心自问:“同是班主任,我怎么不会这么做?”别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的天空,用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赵娟 《中小学电教》2010,(5):115-116
<正>做教师工作,已经六年了。我常常想:之所以能走上讲坛,首先要感谢我的老师,尤其是小学时的语文老师,是他那带有夸张性的鼓励,使我不断地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只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就完成教学任务了的心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课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徐彩萍 《班主任》2005,(12):33-33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班主任的成长亦如此.班主任工作也需要我们常常去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再积累经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问学生六个"是"与"否"的问题,使我能够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使自己为学生们服务的心态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很快,说这句话的时候时间还是过得很快。很多事情发生了,却又跟没发生似的。其实很多时候烦恼自己找上门,是我们自己去不断地翻来覆去,扩大、咀嚼,于是变成了折磨。没心没肺的人就不会去自寻烦恼,而且烦恼上门了他也不开门。我常常觉得难受,当我无法把一件  相似文献   

13.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犹豫着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去做那个。结果时间就在艰难的选择中过去了,当然,那个最好的时机也就失去了。其实,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我看到了一个叫猫猫的同学写给我的邮件,她很苦恼自己没主见,人云亦云,常常很难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4.
对科学的孜孜以求,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究,常常会使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多么希望得到名师的指点。最好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名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学生们跃跃欲试、灵性飞扬的示范课。我知道,名师就像明灯,能把我们教师的心照亮。  相似文献   

15.
常常为自己拙劣的引导满脸通红,常常为自己启而不发大汗淋漓……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我思索着、彷徨着、苦闷着。一次次的学习、思考,一次次的摸索、尝试,给我带来了的一次次的成功、快乐。蓦然回首——教师可以在娓娓而谈的评价中,教会学生朗读;在润物无声的交谈中,启迪学生感悟,语文原来可以这样美。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儿子,为了让儿子记住并且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在批评他时常常把他以前的"老底"翻出来,可是儿子仍然不见改变,还是"小错不断".我又气又恨,一直以为那是出于孩子的劣根性,却没有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刚开始的一年级全科课堂里,我常常给孩子们讲绘本、创诗歌、编舞蹈、教他们玩游戏……作为一名全科包班教师,我在教室里可以施展各种才能,是课堂所有的关注点,在孩子们崇拜的目光里,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全能王"。可是随着对全课程的理解不断加深,我也开始不断反思我的课堂,老师成为课堂的"全能王",到底  相似文献   

18.
寻找自己     
<正>我常常问自己:我在哪里?春的芬芳、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冬的暖阳让自己在不断地行走中领略人生道路上的风情万种,却常常因此忘却了自己身在何方、去往哪里?经常让自己懊悔的是:昂首挺胸阔步向前肆无忌惮地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站在远处眺望往往会发现,当时兴匆匆走过的一段段行程,其实是让自己落后的长长的弯路。走过很多路,走了很长的路,走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有些路根本就不应该去走,走来走去走得慌、走得累、走得不值,真正走向自己、找到自己、应该脚踏实地去走的路刚刚走了一点点。然而,不走,又如何知道不值?知道了不值,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省思     
我常常把自己称作为一个读书人,把读书看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读书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举步的勇气。书籍成为陪伴我生活的温馨伙伴,在这些不朽的珍品和精美的宝藏中,我吮吸着人类的思想精华,常常用读书的方式来消遣休闲的时光,自觉追求个性修养  相似文献   

20.
"一把手"     
爸爸下岗后,常常躲在屋子里抽闷烟。月工资只有600元的妈妈也常常愁眉不展。奶奶说自己不中用了,不如阎王早点把自己收了去。经济困境使我家愁云密布。我是大孩子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该我为爸爸妈妈分忧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