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兰元 《新闻知识》2008,(4):48-49
标题所要写的事实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丑恶的;有的是令人喜悦的,有的是令人悲哀的;有的是令人气愤的,有的是令人感叹的。要表现这些事实,编者首先就要确定自己对这些事实所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的标题要求能概括、提示报道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编者对报道内容的立场、态度;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取得共识。因此,一则好的际题应力求做到三点:一是文字简练;二是表达准确;三是鲜明生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阅读报刊,深感这方面的不足。一些作者和编辑在精心制作标题上下功夫不够。有的标题不仅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令人有莫名其妙之感。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去年9月中央某大报一则社论标题  相似文献   

3.
尽管新闻是“易碎品”,对上好的“易碎品”,不仅让人爱不释手,即使已经“碎”了也会让人留恋和怀念。我在回顾和翻看那些获奖的新闻作品时发现,这些受读者和新闻行家好评的佳作,几乎全是标题起了重要的作用。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相比,变化多端,也最丰富多彩,因而也最有利于作者和编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严谨写作态度。作为编辑,我们在拟制一个好标题时,也需要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追求。这就需要在编稿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出发,寻找它…  相似文献   

4.
编辑在处理稿件时,有时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通常运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配发评论(包括按语),二是用标题进行评论.这两种表达观点的方式都是显性的,直接了当.但也可以运用一些较为隐蔽的方式来表达编辑的观点.一、标题中运用标点符号在标题制作的惯例上,一般不宜出现标点符号.但有时为了妥当贴切地表达编者的观点,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则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具有传播和评价新闻事实的双重功能.它是编辑部一种特殊的发言手段,是编辑部的"一句话评论".因而我们制作标题时,或肯定,或否定,或提倡,或反对,或表扬,或批评,或赞许,或斥责,既要做到态度鲜明,又要做到持之有度,努力做到评价适度,而不失度.  相似文献   

6.
报纸内容很广,稿件来自四面八方,由于作者的素质不同,写作水平的差异,不可能保证稿件没有疏漏或差错。这就要求报纸的编辑不仅要从大处着眼,严格按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审慎对待稿件的选择,而且对于编辑业务范围内的诸多方面,也必须一丝不苟,防止各种错误的出现。长期以来,报纸上出现的差错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有政治性的错误,有事实错误,还有知识性和各种技术性的错误。有的出现在稿件的内容之中,有的出现在标题之上,有的则出现在版面安排当中。防止和消灭这些可能出现的错误,编辑负有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编辑改稿,大体说来是做三件事:订正事实,政治把关,文字修饰。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编辑好比守门员》,着重讨论了订正事实、政治把关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做好文字修饰工作。总得添点光彩本文用“美容师”作标题,并非因为这是个时髦的行当和名词,而是因为这个比喻较为贴切。试想,如果把编辑比作理发师,那就又像又不像。  相似文献   

8.
就新闻实践而言,“暗示”是新闻标题赖以增容信息、充实内蕴或含蓄点评表明倾向的技巧。标题作为新闻的眉目,其暗示效应是通过逻辑力量即编辑部按照自已对新闻的纯粹事实独特观点、视角的认识去剪辑、凝炼而产生的。标题的暗示,目的在影响受众的先入印象、引发他们对于新闻事实的正向联想或求异思维,进而实现预期的编辑意图,这是标题的积极暗示;与积极暗示相对应的,则是编辑部不希望也未曾预期到的、不能实现编辑初衷,甚至与编辑意图背道而驰的消极暗示——新闻的传者和受者在  相似文献   

9.
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中,经济新闻标题的制作是一个令编辑感到头痛的问题。这类标题之所以不能吸引人,是因为它们要么在标题中列举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要么以一些大而无当的抽象字眼来概括活生生的经济事实。这样的标题对于读者来说,不仅不能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积极效果,反而会使读者产生“疲倦反应”,对读者进一步阅读新闻起着一种“挡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编辑用体论     
一编辑用体的概念与内涵编辑活动是由作者、编者、读者、编辑产品制作传播者和编辑产品等共同组成的统一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和不可否认的事实。编辑学研究不能不包括对作者和读者的研究,不能排除作者和读者,这已为编辑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认识。目前,虽然还有一些学者坚持在仅限于编者与稿件的狭义编辑学中不懈地奋斗,但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终于会从这条难以走通的胡同中转出,汇入广义编辑学的正  相似文献   

11.
作新闻标题不难,但作好却很不容易。怎样算好呢?不但在文字上要做到准确、生动、引人入胜。而且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这需要从标题的结构、命意和立言三方面狠下功夫。新闻标题是根据稿件内容提出的,但它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假若报纸上没有标题,或标题很简单,读者就分不清哪是重要新闻哪是次要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标题可以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同时,标题还可以表明编辑对某个新闻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报刊的标题有独特的政治风格:准确地反映事实,而不歪曲事实;鲜明地表明立场和观点,而不隐讳自己的态度和主张;力求用生动的话语动员群众,而不矫揉造作,聋人听闻.这种政治风格的特点,概括地说来是:准确、鲜明、生动.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标题,它的政治风格就特刖明显,给让者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动员的力量也就  相似文献   

13.
导语不是标题的唯一根据在我们报上刊登的新闻中,导语往往是标题的根据。久而久之,在一些编辑人员和我们学生的头脑里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标题就是导语的浓缩。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诚然,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为了吸引读者的视线,通常也要反映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就这一点来看,标题与导语有相似之处。因此,标  相似文献   

14.
听而后验     
“实事求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这是做学问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新闻采访来说,也是必须坚持的。不是有这样的现象吗?有的同志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采访,听汇报,看材料,走马观花之后,便据此写成新闻。这些同志以为,情况是单位负责人亲口说的,材料是经过单位领导认定的,还能有什么差错?他们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有的单位专门组织“秀才”编织令人眼花缭乱的“经验”,并且利用新闻为自己造舆论,因此,我们难免上当。  相似文献   

15.
刘阳 《军事记者》2006,(11):16-17
只要翻开报纸,我们就会发现多数通讯的标题比消息的标题灵活、丰富、形象、生动。有的是一句歌词,如:《该出手时就出手》、《叫我如何不想他》;有的是一句名言,如:《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十年磨一剑》:有的是一句大白话,如:《就是要有这样一股劲》、《有话好好说》;有的是一句引语,如《“人到难处,要拉一把”》、《“解放军好”》;有的是一个问句,如:《为什么会把“令箭”当“鸡毛”?》、《“走麦城”的教训在哪里?》等等。这些标题看起来五花八门甚至有点随心所欲,事实上却形象生动、哲理丰富、意味无穷。细细品味你还会发现,凡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题大都具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活”、二是“实”。相反,凡是引不起读者兴趣的标题,要么是漫无边际、不知所云,要么是直白得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一个好的通讯标题,是“活”与“实”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活是相对的,是新闻标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实是具体的,是新闻本质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标题要有内容,“活”而无物,标题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实”而不活,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制作通讯的标题时,在实的基础上应尽量把标题做活一点。有的同志说你又要“活”又要“实”,哪那么容易?正因为不易,这才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追求的境界。怎样才能把通讯的标题做得又“实”又“活”?认真研究分析一些优秀通讯的标题,我想大致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规律:一是抓住根本,贴近读者。这是把通讯的标题做活做实的基本要求。有关心理咨询的稿件很多,但让人看了眼睛一亮的是《给你一个好心情》这一标题。此稿刊出后,无论编辑记者还是广大读者无不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好。为什么?因为作者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本质。正如作者所说,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给人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好。而以往的报道往往把焦点放在工作上,而没有将立足点放在人即官兵身上,落脚点不同,收到的效果就不同。作者正是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根本,尽管炒的是别人吃过的剩饭,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贴近了读者自然也就打动了读者。“千斤难买好心情,谁都希望有个好心情。”《给你了一个好心情》看似轻松直白,却宛如平常一首歌,一下子唱到了官兵的心坎上,既鲜活又贴近实际,这难道不是活与实的最好体现吗?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近年来,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十分留意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用心体会编辑、记者在标题制作上的技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到精华的新闻标题我都随手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日积月累,现在我收集到一千多个标题,为了便于学习借鉴,我把收集的标题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等门类。这个专门用来收集标题的笔记本就是我的“标题库”。 有空时,翻开标题库,细心品味精美的标题,的确是一种享受。个别独特的标题,由于在脑海里印象深,一看到标题,就能马上联想到这篇稿件的主要新闻事实,有的甚至清晰地记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编辑思维多元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编者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即如何慧眼识珠辨识和发现论文的学术价值,这是编者应该发挥的最大功能。这一主题的确立和强化,必然要求编辑思维和编辑知识结构的变革:一是必须突破编辑思维的单一定势,向思维多元化发展,编辑思维也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二是必须跨出思维对思维的编辑模式,方能真正保持思维的正确性;三是调整编者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纵、横向相似信息的贮备。只有如此,编者方能由被动的“为人作嫁”,走向主动的再发现之路,真正体现编辑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0,(18):55-56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随着媒体越来越多、书籍出版量越增越大,这一俗话变得更加有道理了。 标题是作者、编者,甚至是报社、出版社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大都蕴藏着丰富的感情色彩。笔者以为,按感情色彩浓度可为强、中、弱三类。  相似文献   

19.
这是1982年元月25日《人民日报》为春节团拜会作的标题(副题省略)。编者从胡耀邦同志在团拜会上的讲话中选取两句话作主标,展现了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领导人作风俭朴、励精图治,祖国日益兴旺的景象,十二个红色大字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读来亲切感人。这个标题站得高,思想性强,使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标题不仅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而且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的一种手段,渗透着作者和编者的立场、观点、倾向、感情。标题作到虚实结合,对新闻进行巧妙的评点,能够充分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增强思想性。我们在拟定标题时,应力求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志写消息时常常不用心做标题,认为只要消息内容好标题好坏关系不大,反正编辑会给修改好,这种依赖思想要不得。 编辑也好,读者也好,读一篇稿子先是读标题,然后才读内容。好的新闻标题对于揭示新闻内容,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一看标题就不想接着再看下去,这篇新闻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