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辽东某预备役师,每当人们谈起部队教育训练和通讯报道工作,总是对炮兵团竖起大拇指。当具体问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同志是什么原因取得如此成绩时,他们都会想到热情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的好团长孙华。对通讯报道工作有独特理解和认识是关心支持的基础。作为一团之长,工作方方面面,干头万绪,按说通讯报道工作,赋予政治机关去完成即可以了。但孙团长对此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讯报道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地位十分重要。对报道员来说它不仅能锻炼新闻报道人员的思维能力、写作水平,而且也能通过搞新闻报道,改变人的一生。有许多作…  相似文献   

2.
才颖 《记者摇篮》2012,(12):6-7
大学毕业做新闻报道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一线采访当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民生新闻,有时候为了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走街串巷,有时候为了倾听更真实的百姓声音要接听栏目热线电话,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自己一直努力地践行着走基层的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3.
7年前,我与入伍不到一年的小伙子何基刚相识,那时他一说话就脸红。他既精明又能干,虚心好学,于是我们成了忘年交。我鼓励他:“你既然对写作感兴趣,不妨就利用业余时间多写写新闻报道吧!”他自信地点点头。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当初对写作的ABC不知一二的小何已成为小有成绩的部队报道员,被抽调到政治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5年来,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和兵种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600多篇,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去年又荣立了二等功。1998年,刚入伍的何基刚担任连队通信员,每天的报纸经他之…  相似文献   

4.
谢泉铭先生是我尊敬的文学编辑,从1970年至2000年,期间有三十年的交往。虽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我的文学创作道路上,他指点过我、搀扶过我,是我的引路人。他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每当上海的阳春三月,白玉兰盛开的时候,我总会思念老谢,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向同行解释“时政新闻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重要性时,总有人会开玩笑地说:“原来你们是白宫记者”。作为一名专门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电视记者,我深刻地体会到,时政记者是一个国家命运与个人经历高度契合的职业,既有荣誉,又有历练,更有责任。一条新闻,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国家形象片。回顾六年来的工作经历,更让我深深感到,只有重塑时政新闻的创新体系,才能让时政新闻报道变得更接地气,更具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入伍 20年,从没有间断过新闻写作,从基层到机关,年年都有稿件发表,仅 1999年就在新华社发通稿 4篇,先后 2次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他就是武警信阳市支队政治处主任周大超。   每当兄弟单位夸奖信阳市支队新闻报道工作的成绩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这个凭着一股钻劲与韧劲勤奋写作、在各级报刊频频亮相的老兵。当战士时,他在支队一个最偏远的中队站了三年岗,基层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写稿的灵感与动力,当兵第二年就上稿 28篇。在政治处,他先后担任过保卫、组织、宣传股长,尽管岗位换了几次,但始终把新闻报道工作当作…  相似文献   

7.
在《怎样对待群众的信稿》的讨论过程中,我们收到王秉亭同志寄来的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一年期间报社和通讯社给他的复信的一部分,读了很有启发。王秉亭同志,从一九四八年起,就是党报的农民通讯员,现在在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组工作。他在来信中说:“是党和党报把我培养出来的。”他说:“四年来,每当我思想有想不开的时候,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写作上有什么不懂的时候,只要我去信问,报纸编辑部的同志都亲笔写给我充满革命热情的复信。四年来,我一共收到复信三百多封。这些信我一直保存着,它们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之一。老一辈的同志为了培养革命后代,付出了不少心血,我一定要继承这个光荣的传统,积极地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稿,努力把党报的群众工作做好。”我们从王秉亭同志早年所保存的这些复信中,摘要选出几封发表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叫单永魁,是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他说过书、弹过三弦,没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生于宣统元年,卒于1972年。他去世已经36年了。可以这样说.每当佳节或是清明.旁人祭扫坟墓、祭奠亲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老人家。我自己做了个总结.我是世上最不孝顺的人——父亲死的时候我不在眼前,母亲亡故的时候我也不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市郊区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丁文浩,是一个被人誉为善于慧眼识才的新闻“伯乐”。丁文浩专职搞新闻报道工作已经8年了,他走遍了全区各机关、乡村、企业。几乎每到一处,他都要问问谁喜欢写作,主动交朋友,把写作者往新闻报道上引导。全区几年来新闻报道人才成长了一茬又一茬,几乎都经他手把手指导过。在高中时,我和同班同学何俊卿非常喜欢写作.听说丁文浩负责区里的新闻报道工作,便冒然前去求教。初次相见,他就认真地帮我们修改了稿件,又送给我们一人一本《平顶山日报通讯》,鼓励我们多学习,多实践。此后,我们便经常前去请  相似文献   

10.
去年年底,安阳军分区对五县四区人武部新闻报道工作进行评比排名,滑县人武部排了个第二名。我在政工科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不能夺第一就说明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一见到政委我就心中有些不安。没想到政委对“评比排名”一事只字未提,反而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对去年本部见报的稿子进行了分析,小篇幅的“豆腐块”多,大篇幅高质量的精品少,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几年间,我先后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近千篇。每当捧读见报剪贴本,我便会想起一个人──55281部队政治部报道组组长温学云。认识温学云,说起来实属偶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谦虚热心。入伍前我便有写作方面的爱好,来到部队偶尔也在团队组织的读书演讲、有奖征文活动中拿过奖,却始终未向报社投过稿。后来我从某师调至141医院政治处工作,得知在军报理论版经常见稿的温学云正是所在分部的新闻干事时,心中喜不自禁,便将空暇时写的一篇散文寄给他,希望得到指点。事隔不久,去分部机关办事,我与其不期而遇,当他得…  相似文献   

12.
从我和文艺说起我离休快一年了。一年来,多次讲话,或者回答来访同志的提问,我都强调一点:新闻报道不要盲目地向文艺靠拢。所谓盲目地,就是不了解新闻与文艺是两个行当,它们的社会职能、工作方法,以及它们的写作,都是不一样的。记者可以兼作家,作家也可以兼记者,但是他在从事这两项工作的时候,应当有明显界限。越是同年轻的同行接触,我越是感到有强调这一点的必要。我感到似乎有一种风气,现在有一些年轻的记者有一点盲目地向文艺靠拢。  相似文献   

13.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秦文廷走马上任濮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岗位时,迎接他的是,军分区新闻干事转业,人武部新闻报道工作瘫痪。这位玩了20多年笔杆子的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深知要使分区新闻报道走出低谷,重要的是要有人才,要为人才搭好成才的桥梁。为此,他把抓新闻报道工作,培养新闻报道人才列入自己的重要办事日程。奏主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秘诀有四:指向。“新闻骨干方向明,才会干劲大。然而,他们毕竟困于眼界的狭窄,有时会出现方向不明的情况。我们领导干部,参加党的中心工作多,从全局考虑问题多,对于政治性、方向性强的问题往往看得比较…  相似文献   

15.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院门口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哭,围观的人都在愤怒地指责医院。有几位  相似文献   

16.
屈指算来,我已在新闻报道这条崎岖的道路上跋涉了7年。7年来,已有400多篇稿件在军内外报刊电台上发表。每当战友们问我其中的奥妙时,我总少不了说这样一句话:采写稿件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客人盛情接待的传统,而作为通讯员在采访时,千万不能把自己当作客人,更不能看重人家的接待,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去采访,不是去作客。这看似简单的道理,我却是用痛苦的碰壁换来的。记得那是我刚从事新闻工作的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一个仓库政委告诉我,他们仓库有一位扎根山沟、刻苦革新油料装备的助理员,让我抽时间采访…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礼,副主任马锁成,对报道人员热情扶持,积极引导,使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张主任首先要求各级党委重视新闻报道工作,选拔、配备了新闻干事。还多次要求分区的新闻干事下去帮助培训,积极邀请有新闻报道工作经验的机关同志谈体会。其次,建立通讯报道信息网。在所属30多个建制单位挑选人才,从中聘请了40多名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战士,担任连队的新闻耳目。制定了每季度举办一次“新闻报道培训班”的计划。马副主任是原《战胜报》的老新闻工作者,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  相似文献   

18.
作品如人,人如作品。这是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员何书远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何书远原在云南省军区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地融文字、摄影、摄像为一体,使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红红火火,他本人也硕果累累。10年来,他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630多篇(幅),并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他的作品中无不透出他为人求实,对新闻求真求精的精神,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奥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何书远自搞新闻报道的那天起,他就告诫自己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不是自己亲眼目睹或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核实准确的事实坚决不报。一次,他为了拍到一些战士在猫耳…  相似文献   

19.
从我踏入社会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每逢聚会在一起喝大酒或小酒的时候,基本上点菜的都是我,这项"优良传统"坚持了十多年,最近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有人工作累成了亚健康,我是点菜点成了残废,现在每当有人将沉甸甸的菜单递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在运营中有热有冷。新闻报道要适应市场经济,就应热时不热,冷时不冷。 所谓热时不热,冷时不冷,就是任何时候都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工作规律办事,在新闻报道中,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片面性,不要让不该热的热起来,不该冷的冷下去,正确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