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社2003年6月版《中国古代史》(选修)第六章第七节“明清时期的化”中分析了西学东渐的问题。那么,西学为什么能够传人中国?传教士来华传教与西学东渐有何关系?西学的传人对中国科技发展有何影响?本就此做进一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氏集团在闽台活动时期正是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郑氏集团以其与内陆不同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不仅促进了闽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集团有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更为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发展创立了一种与世界海洋经济同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显然很不完善,但它对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对于词史而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整体,是一个旧人渐去新人将生的特殊时期。在总体格局上是词人众多,流派纷呈,地域广泛;在时间发展上是由衰而盛,又复而由盛而衰;在人员构成上则呈社友群体、家族群体和女性群体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文化进入反思阶段。这一时期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在带来西方一些虽不是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大量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文学艺术等介绍到西方。汉籍西译推动了西方的启蒙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唐赋研究不仅在观念上得到了重视,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为可喜的是,在赋学会议与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唐以后的赋尤其唐赋所占份量日益增多,这无疑标示着唐赋研究良好的势头。汉赋与唐诗研究的某些视角与手法可以成为唐赋研究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论明清以来徽州山区的经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由于大山的相对封闭性特征,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居住在这里的徽州人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许多具有山区特征的经济民俗。这些经济民俗中的很大一部分至今仍客观地存在于徽州的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赋论史》是海内外第一部系统的赋论史专著,是一部富有开创性的通史。它的问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是赋学界里程碑似的著述,是赋苑"游于艺"的导航图。它体大而思精,将史论合一,古今合一,宏观与微观合一,创见迭出。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和民主色彩的先进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在课本《中国古代史》中曾提到,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翻遍《中国近代现代史》课本,我们只看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把西方学说作为思想武器的说法。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否有联系呢?下面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对屈原的人品、屈原赋与北方文化的继承关系两个问题在历史上被读者接受的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考查,并对接受史本身作一些简要的分析,以力图对屈原及其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所谓"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准确地评价出宋玉在赋体文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宋玉赋和汉赋在结构方面具有三个特征,即有"序"文,"对话先抑后扬,后来者居上"以及"相同题材重复写作"。宋玉创造出真正可称为"赋"的这种文学体裁,他是赋体文学创作的第一人,他的"赋"作,对汉赋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章辨体意识与论赋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14.
1要探讨才子佳人小说崛起的原因,首先应从上社会因素上着眼。明朝中后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种新的东西正在孕育中,这便是资本主义这个“怪物”的萌生。冯梦龙编《醒世恒言》卷十八《施润泽滩阙遇友》篇中描述了小机户施复发展蚕织事业一事,道是“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紬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施复生活之地盛泽镇,丝绸贸易事业也极发达。作品写道:“那市上两岸紬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紬疋,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乃生产锦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也载:“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较之前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在加强官方朝贡体制的同时实行与加强了闭关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经历了明朝初期的强化、明朝中期的松弛、明朝晚期的反复三个阶段,清朝初期是海禁政策的延续,随后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中央政府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开海政策,但最终在康熙年闻闭关政策正式形成。明清闲关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刺原因。闭关政策对当时、后来以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清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入不敷出,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在此之际,海疆和陆疆同时爆发了危机,从而引发了以“筹饷”为导火线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是在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时,对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权衡以及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战略资源和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论战.清政府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后期,已经缓慢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与此相应的,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社会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在政治上他们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和腐朽,要求开明政治,倡导平等和民主;在经济上,他们一反过去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时期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既要有名妓的才貌与风情,又要有闺秀的贞节与才智;这样的女性在现实中难以觅到,因而早天的才女被神化,这样能被男性在精神上拥有。因为凡人与女神有恋爱的传统,并且通过与世俗化女神——名妓之间的真实接触,男性在神化的才女与世俗化的神女(名妓)身上得到心理与实际的双重满足。  相似文献   

19.
张慎言是晚明上党地区的一位文人学子,他一生正直敢言,几经磨难,在文学上颇有建树.文章对其诗作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对诗的认识、抒发性灵、揭露现实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明清吴语词典》是一部高质量的断代方言词典,该词典全面展示了明清时期吴方言的词语面貌,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词语材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辞书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