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月的春天     
我最早知道生活书店和邹韬奋先生的名字,是我的七叔告诉我的。他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有爱国思想,很喜欢读韬奋先生的文章,对韬奋的《萍踪寄语》特别喜欢。有一年暑假,我几乎每天要写出一段文字(包括日记或短文),让七叔给我修改、评判。因此,七叔也会讲到韬奋先生的思想和文笔,或是丰子  相似文献   

2.
1995年是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又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不由得使我想起抗战年代,韬奋先生带领生活书店一班人,为促进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而艰苦奋斗的往事。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抗战主张,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积极响应,呼吁“停止内战”、“争取民主”以“实现抗战”,并参与组织和领导救国会,为抗日救国而奔走呼号 韬奋先生充满爱国  相似文献   

3.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韬奋是出版事业的模范,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我小时候,在知道鲁迅名字的时候,就知道韬奋的名字.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韬奋作了讲演,只有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韬奋先生是从事进步文化事业的典范.他自1926年主持<生活>周刊起,就全身心地投入进步文化事业,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备尝艰辛,锲而不舍,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用韬奋先生自己的话说,他"始终坚守进步文化的岗位","忠诚担负"进步文化的责任."为着进步文化的工作而努力奋斗".韬奋先生的这三句话,是我做出版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6.
每年这个时候,总觉得有话想说,虽然要讲的话已经有许多人讲过了。今年是韬奋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六十年,一个甲子,韬奋先生的形象,他的语言、道德文章,还是那么清新,那么深刻,那么辉煌,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集会纪念我的父亲、新闻出版战线的先辈邹韬奋诞辰110周年。我和我的家人都很欣慰,人民没有忘记他,我们新闻人、出版人没有忘记他。特别是,今年是中国全民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60周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60周年,这时刻纪念韬奋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代表亲人、代表家属,向今天到会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韬奋是在风起云涌的抗日烽火中涌现出来的一名卓越战士。在这场全民族反击侵略者的战争中,韬奋“跟随诸先进”(韬奋语)发挥了他独有的舆论宣传上的鼓动作用。当年中共中央给韬奋家属的唁电中说:“韬奋先生二十…  相似文献   

8.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韬奋先生的赞誉和对韬奋精神的概括.出版界设立韬奋奖,宗旨也是在表彰出版、编辑领域为人作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韬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年了。斗转星移,这七十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飞速的、巨大的变化,并且正在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身处经济全球化、生活数字化时代的我们,离韬奋的时代是越来越远了。然而,我此时重读韬奋的著作,却完全无过时之感。韬奋的出版思想原来是如此超越于时代的。并且,韬奋的主张虽是针对出版事业而发,但其中很多思想也可类推于大众学习、生活、工作的许多方面,即韬奋的出版思想也  相似文献   

10.
韬奋先生已经逝世60周年了,我们深切地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文化战士、优秀的出版家的光辉业绩,作为一名出版战线上的青年编辑,我深深感到,弘扬韬奋精神,对于我们青年出版人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老照片     
1947年6月,生活书店香港分店在皇后大道中开业,总经理徐伯昕邀请曹吾(曹辛之)为韬奋先叶三画一肖像,挂在门市,读者进门,一抬头就见到韬奋先生的肖像。抗战时期.曹辛之去重庆生活书店担任《全民抗战》周刊的美术工作,曾经与主编《全民抗战》的韬奋先生朝夕相处。这幅肖像画.他生动地刻画出韬奋先生的外貌特征.又能表达其内在的坚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者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者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出版广角》2012,(12):91-92
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2012年11月5日,时值韬奋先生诞辰117周年纪念日,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孙寿山在讲话中重点提出培养五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要致力于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出版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新媒体数字出版高端人才、高层次出版科研人才、出版名家和大家。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韬奋先生的新闻出版人才思想是韬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出版科学》2004,(6):56-58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5年7月24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韬奋纪念馆、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印刷学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协办,在韬奋先生的故乡江西召开了“韬奋出版思想研讨会”。与会人士指出,韬奋先生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编辑家、新闻记者,成为“出版事业模范”,绝不是偶然的。我们每一个从事出版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以韬奋为镜子,照一照自己,把爱国、爱民、正直、勤奋,与自己思想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名人旧居     
口一一一一▲韬奋纪念馆—重庆南路205弄53号上世纪二、四十年代,韬奋先生在此生活、工作多年名人旧居@张安朴  相似文献   

18.
1930年春,有位读者写信给《生活周刊》主编韬奋先生,揭露国民党交通部长王伯群贪污腐化,生活糜烂,虽然年过五旬,仍逼迫上海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做他的小老婆,结婚典礼之奢侈,不亚于蒋未婚礼的豪华气派。 韬奋先生已知晓王伯群花数十万元公款,在上海愚园路建了藏娇金屋的事实,他又派人明察暗访,证明读者来信属实,便对来信略微作了润色,加了编者按语,准备在“读者来信”栏目中发表。 稿件正在排印时,接到密报的王伯群慌了,连忙派了商务印书馆一位“交际博士”和一位韬奋先生的老朋友,准备以十万大洋的筹码前来与韬奋先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6日,三联书店举办了"韬奋图书馆"开馆仪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邹家华,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出席了开馆仪式,并为开馆揭牌.这是三联书店创建八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是继承韬奋精神,弘扬三联传统的重要举措.@@韬奋图书馆位于三联书店综合业务楼一楼,三联韬奋书店东侧,大厅宽敞明亮.一进图书馆大厅,左侧墙上镌刻着邹韬奋先生为生活书店确立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两侧悬挂着郭沫若先生为韬奋图书馆撰写的嵌名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韬奋图书馆的额匾是郭沫若先生手书,另一牌匾则由黄苗子题写.韬奋图书馆现有藏书两万五千余册,其中约五分之一为50年代前的版本.其中最珍贵的,是抗战胜利后,筹建韬奋图书馆时各方捐赠及购置的图书,书上印有蓝色"韬奋图书馆藏书"字样的椭圆章.  相似文献   

20.
蓝真 《出版史料》2008,(3):21-23
1947年冬我在持恒函授学校学习和工作。“持恒”是当年生活书店为纪念邹韬奋先生创办的。原定名为韬奋函授学校,后因考虑到国统区及海外一些地区的青年就学方便,韬奋名字太响,故定名为“持恒”,寓“持恒求真,精进不懈”之意。全盛时期各地校友共二千人左右。翌年夏天.“持恒”导师们陆续北上,参加解放区各项工作,学校结束,我遂转入生活书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