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移植西方近代大学制度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经了清末的萌芽期、民国前期的成型期和民国后期的完善期三个时期,也历经了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学位制度相分离、相并存和相结合的三个阶段,而且它的发展与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私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不逊于公立大学;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其时的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呈现如是特征,除受当时的教育政策影响之外,更与我国当时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发行交换学术刊物、译介国外学者著述、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学术考察、聘用国外知名专家和互派学者访学等。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呈现了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方向的单向性、内容的开放性及对象的选择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1917-1934)、规范期(1935-1946)、改革期(1947-1949)。阐述了各个时期内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整体规模,重点例举了1936、1941和1947年度全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具体设置情况,以期梳理出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轨迹与脉络。  相似文献   

5.
陈元 《高教探索》2012,(4):105-110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主要是在移植西方大学制度、大学寻求学术独立以及学术研究方式急需转变等因素影响下适时而起、应时而生的,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国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功能。通过对这些动因的深入分析探讨,一可为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建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及舆论支持,亦可为当前我国大学研究机构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关于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民国时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研究院所必要性及发展概况的讨论上。新中国成立后,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主要集中于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史、体制、模式、职能、特征、学术、教学及相关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书院改制后,书院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制度等传统并没有迅速消亡,而是为后来的大学研究院所所继承.具体表现:一是民国学者呼吁或认可大学研究院所传承了书院学术传统;二是民初拟设或已设的大学研究院所继承了书院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置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设计了边疆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大学招生采取保送的方式,蒙藏班是其照顾政策的具体体现,且给予优厚的经济补助。国民政府的招生照顾政策的出台程序较为规范,法治化程序较高,以照顾性为主、优惠性为辅,在感情上加深了少数民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论述了大学设置研究院所的目的、必要性和具体办法等,并且比较了大学研究院所与专门研究院所的区别。傅斯年大学研究院所思想的成因,主要与他在北京大学的求学经历、在欧洲的留学经历以及后来在多所大学的工作经历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建与发展,引发了大学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方式的转变,创新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培养了一批人才,加速了大学学位独立和学术独立的进程。但是,其时大学研究院所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重复设置、合作不足;经费不足、研究队伍不稳定;组织自身和研究教授缺乏考核等问题。这些贡献与问题对于当前大学研究机构的建设乃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旨兼师生科研活动的研究所在我国高校悄然兴起,它不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也是我国科研体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机构,为我国现代学术创新及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阐述和分析民国时期我国高校研究所的数量变化、公私差异、地域分布和学科结构等情况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工作,国民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措施,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战时不仅没有长期停辍反而有所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政府的相关教育政策措施的合理性以及其在宏观掌控上所做的努力。文章通过分析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政策以及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以使读者对战时的国民政府教育有一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对现在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机会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极其不平等。一方面是受各阶层间不同文化资本积累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国立大学招生政策的影响。学界、商界、政界等优势阶层的子弟在大多数国立大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农工阶层的子弟所占比例较小,与其庞大的人口不成正比。且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所占的比例相差悬殊,优势阶层子弟在国立大学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他们拥有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势,而农工阶层子弟处于弱势地位,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渠道甚为狭窄。这与国立大学的录取政策有一定的关系,还与大学高昂的费用和严格的入学门槛有关。国省立学院不论吸引力还是毕业后的待遇,都难与国立大学相比,因此它们不是优势阶层的子弟争夺的主要对象。工农阶层子弟在省立学院的入学机会较国立大学多。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生阶层分布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立大学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虽然国民政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但是仍然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继承了清末的土地开垦政策。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名流也主张土地开垦。促使这些政策和主张出台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战争、灾荒以及人口增长。在这种政策和主张的推动下,我国边疆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土地开垦政策出台的过程,对于今天开发和建设边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制度终于经过清末的萌芽发展而逐步确立。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主要包含自由、独立、民主及社会关怀四个方面。考察民国时期的大学精神对当前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的增长经历了缓慢成长期(1912-1921)、迅速扩张期(1922-1926)、发展与定型期(1927-1936)、稳步增长期(1937-1949)四个阶段。国立大学的区域分布经历了严重失衡期(1912-1926)、稳定失衡期(1927-1936)、内迁扩散期(1937-1945)、复员均衡期(1946-1949)等四个阶段。国立大学是中央意识的载体,也容易成为各方斗争的工具。国立大学分布不均衡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均衡则是人为调节的结果。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存在历史的吊诡现象。国立大学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地域分布表现出省份分布较全面但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院校分布表现出教育系科主要分布在综合性大学、独立学院①教育系科迅速增加、师范大学教育系科分布却较少的特征,时间分布呈现出抗战前后分布差异较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缘于政府政策、大学分布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当今中国教育系科的分布要合理继承和创新,重视政府的调控作用;教育系科的分布要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制订好设置标准并做好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学贯中西,视野广阔;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们矢志教育,锐意改革,开展实验,探索方法,培育人才,报效国家,成就斐然;他们不计名利、德高品洁的士人风骨,更令人景仰。今天,回望他们渐远的身影,重温他们的人生历程,我们能从中获得很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