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代至清王朝覆亡历时两千年有余,期间分裂与统一,战乱与繁荣凝铸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中国封建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农民斗争的历史.可以说,历代封建王朝的更替,莫不同封建农民起义或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统治,诸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黄巾大起义、隋末瓦岗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王小波起义、元末红巾大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以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农民斗争.农民斗争对当时的封建统治予以不同程度的打击,动摇封建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封建社会的农民革命战争”是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的重要一章。在这一章中,秦末、唐末、明末三次农民大起义又是重点。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熟悉这三次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起义农民敢于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史绩,我在复习这一章的时候,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比较三次大起义的原因 毛主席说:“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次农民起义共同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三次大起义发生在三个前后不同的封建朝代,各有它具体爆发的原因和导火线。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繁重的徭役和苛刻的刑罚。导火线是他们在被迫赴边境服役的途中,因遇雨误期,触犯了地主贵族的刑律,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陈胜、吴广这两位胸怀“鸿鹄之志”的英雄,毅然在大泽乡举行起义,以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过多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可是,他们英勇奋战的结局不可避免的都失败了。史学界曾经有很多同志著书撰文来研究这种失败的原因,不少具体问题也被逐步地提了出来,流寇主义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明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在“流”字上表现最突出的农民大起义。在过去的有关史籍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将明末农民起义军称为“流寇”、“流贼”,《明史》中记载农民大起义的部分也叫《流贼传》。 基于这种历史现象,早在四十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了流寇主义的问题,认为在这种长期流动的作战方式之中包含着一种流寇主义的政治路线,其特点是不重视革命根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史实: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腐朽统治以及起义的失败。 2.认识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胜利面前滋长骄  相似文献   

5.
宋、元两代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始终尖锐、激烈,外族侵略接连不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尤其是元末由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乃当时声势最大的农民大起义.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反动统治而对外屈辱求和、对内则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并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这使人们在深沉灾难中怀念那些“扶危济困”、“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借以寄托生活的希望和激励反抗的斗志.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是一场无休止的激烈搏斗。要作一个真正的人,就得随时准备面对无形的敌人,面对存在于自己身上能致你于死的那股力量,面对那乱人心志、引你走向堕落和毁灭的糊涂念头。” ——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这次起义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创举,把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斗争推到最高峰。起义军所提出的“均田”、“免赋”、及“平买平卖”等口号,就是这次起义的特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这些口号,正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土地高度集中;劳役赋税之繁重;尤其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高度发展。关于李自成起义军“均田”问题,很多同志认为“均田”是用来动员农民、组织农民有力的革命口号,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99页:“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有些课外相关资料用此观点,但在课本第10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紧接着,到了第102页,课本上又是这样讲的:“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  相似文献   

9.
《陈涉起义》是我区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课文。它节选自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题目是节选者所加。 陈涉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它在打击地主阶级统治的同时,横扫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以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行动,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毛主席对农民起义高度评价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0.
明朝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腐朽的反动统治,把孔学当作救命草,极力鼓吹“君子应该统治人,小人应该被统治”,要人民“思无邪”,就是不许人民有造反的念头。然而,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不断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明末农民的大起义,再次戳穿了孔学的鬼话。 1628年,明朝全国遭灾,陕西北部旱灾特别重,许多农民饿死,凶恶的官府仍然向农民逼粮逼钱。愤怒的陕北农民,在农民领袖、闯王高迎祥等人率领下起义。他们把儒家宣扬的“思无邪”一类鬼话,统统踏在地下,举起革命刀枪,杀向地主、官府,指向孔孟之道。起义军从陕北打到河南、湖北一带。又从河南向东打,冲破明军包围,拿下明朝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在凤阳,起义军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祖坟一把火烧掉,显示出革命农民蔑视“天子”、敢于造反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推翻明朝黑暗统治的决心。高迎祥牺牲以后,李自成继任闯王。李闯王勇敢善战,生活朴素,关心人民疾苦。他大破“劳动者应该养活统治者”的孔学说教,宣布农民不再向地主、官府交纳钱粮,并且提出了“均田免粮”的革命纲领。起义军所到之处,杀贪官,除恶霸,号召农民夺回被地主霸占的土地和耕牛。他们还捣毁郡学,烧掉孔庙,镇压反动儒生。明朝贵族福王住在洛阳,霸占  相似文献   

11.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是当时俄国农奴制开始解体、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具有鲜明的反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性质.这次起义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席卷了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这次起义历时二载、威震全国,有力地打击了俄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动摇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在这场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为争取自由、土地和政权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代价、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农民起义所固有的弱点以及起义队伍中某些人的背叛,起义最后遭到了失败.本文试就普加乔夫起义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水浒》中的宋江,是农民起义的英雄,还是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是造反派还是投降派,这是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不可不辩论清楚。宋江“自幼学儒,曾攻经史”,满脑子“替天行道”,惧怕农民起义,诬蔑农民起义军的造反行动是犯了“迷天大罪”。在他混入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以后,极力鼓吹投降,张口“今皇上至圣至明”,闭口“只愿早早招安”,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宋江是个无耻的投降派,是大宋皇帝的忠实走狗和保镖。起义,用暴力推翻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是被压迫人民求得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毛主席说:“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  相似文献   

13.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这场旨在反对封建压迫、农奴制剥削,乃至整个封建农奴制度的起义,历时二载、声势浩大、威震全国。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震撼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这次起义虽然失  相似文献   

14.
一、李自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悲剧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悲剧作品。全书以明末清初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为主要线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的悲壮历程;也历史地再现出当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行将倾覆的朱明王朝垂死抗争乃至毁灭  相似文献   

15.
陈晓东 《历史教学》2005,(12):23-27
袁世凯组阁是清末新政史、辛亥革命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史家多从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走投无路,袁乘势出山,攫取清廷大权,实现自己政治野心分析,本文则从袁世凯组阁,使清末政坛出现真正责任内阁的法制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饷加派是激化明末社会矛盾,导致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蠲免三饷加派”又是清朝统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项“德政”。然而三饷加派究竟为数若干?它在明末赋税收入中究竟占有若干比重?清朝建立后是否真正将其蠲免?对于这些问题,史料记载多有出入,近人的论著也说法不一,这不能不影响到对明末清初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实在有弄清楚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以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和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为首领导的各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和动摇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有力地支持了山东郓城徐鸿儒和陕西澄城饥民王二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成为后来张献忠、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先导。为此,我们认为,奢、安领导的各民族大  相似文献   

18.
东汉末年爆发的波澜壮阔的黄巾大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利用宗教作掩护的农民大起义。它有力地冲击着东汉王朝的统治,使之临近崩溃的边缘,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农民战争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载,张角曾提出四句宗教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作为动员农民起义的口号。长期以来,对这一口号的探讨,是黄巾农民起义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多数同志认为,这一口号是以宗教谶语的形式来表达农民的革  相似文献   

19.
羌族人民反抗汉统治的斗争,从西汉武帝开河西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黄币大起义前夕,历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是一场持久的、此起彼伏的、呈愈演愈烈发展势头的斗争。它对东汉王朝的打击是极其惨重的,东汉统治者于灵帝初平定东西羌“乱”时,自己也差不多淹淹一息,正如史家...  相似文献   

20.
明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重要的一页,其规模之大,地区之广,时间之长,都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均田"免赋"的斗争纲领,推翻了明朝;当清兵入关,外患严重的时候,又起而与清兵作战,给清兵以沉重的打击,影响极为重大.但是这次起义为什么终于失败了呢?有人认为是由于"流寇主义,削弱了农民军的战斗力,以至最终导致起义的全盘失败".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不拟讨论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仅就明末农民军的流动作战问题作一些探讨.流寇主义是游民阶层的思想反映.其特点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