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比赛实况录像观察法、技术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其竞赛对手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其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对手紧逼防守时表现出进攻得分能力弱,与亚洲强队差距明显;外线队员特点不突出;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得分能力差;特别是在对阵强队时表现出防守整体质量差,拼抢不积极。除此之外,队员新老交替与更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腾讯FIBA中文官方网、新浪体育网、网易体育网查阅2010年第十六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六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情况进行技战术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整体实力不平衡,内线实力强于外线,比赛中进攻战术运用不够灵活,应对紧逼防守办法不多;篮板球拼抢不够积极,防守中队员之间相互补防和协防意识较差。  相似文献   

3.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外男篮不同位置球员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总体实力比较悬殊;不同位置球员攻防能力与世界强队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男篮的内线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中国男篮队员单纯的向高大化发展已经跟不上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建议:中国男篮应注重年轻外线球员和锋卫摇摆人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篮球快速化发展的趋势;前锋应主要加强篮板和传球能力的提高,中锋球员也要改变内线蓝领球员的形象,不断丰富攻防技术,达到内外线位置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再一次进入八强,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但与对手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进攻中,中国队过分依赖内线高大队员,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不强,投篮出手次数及命中率等数据普遍低于对手;在防守中,中国队对对手和球施加的压力较小,缺乏整体性,抢断次数和抢得篮板球的个数也均少于对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与防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2分命中率稍低于对手,罚球命中率高于对手,但2分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与对手仍有差距,前场篮板球、总篮板球和助攻上的数据与对手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盖帽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犯规次数在逐渐减少,但抢断球能力仍然较差,集体防守能力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在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上差距的同时,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原因,旨在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赛技术指标统计的比较,中国男篮在防守效果、进攻方法运用、投篮命中率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着差距.中国队应进一步发挥高大内线队员的优势,加大内线配合进攻比率,提高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增强防守中的身体对抗能力才可能赶超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9.
第17届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法、录像统计法等,对第17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各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在2分球得分、篮板球能力、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优势;但在罚球能力、抢断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劣势;在具体的比赛中,缺乏经验,缺乏磨合,对比赛的反应调整能力不足.为此认为中国男篮应加大罚球练习力度,减少犯规与失误,探索出适合中国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的篮板球技战术,中国篮协在男篮主教练选聘上谨慎行事,选择好主教练,促进中国的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锋队员进攻篮板球训练若干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锋队员位于进攻场地的最前方,较其他队员拥有身高和位置的优势,他能否积极拼抢、控制更多的篮板球,对一场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篮球运动日趋激烈的今天,设法提高前锋队员抢篮板球的能力不容忽视。教练员能否从时空知觉及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作风等诸多方面因素去培养队员抢篮板球和控制篮板球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5届男篮亚锦赛的中国队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具备亚洲最优秀的中锋球员,但整体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还处于劣势,比赛中外线队员进攻能力比较弱,防守能力较差,协防意识、前场篮板球、失误等也是中国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强队代表:伊朗、黎巴嫩、约旦的3场比赛进行了防守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防守理念滞后,防守积极性和攻击性不高、破坏性不强;过分依赖内线导致防守整体失衡,内线防守压力大;外线队员的防守意识和防守基本技术亟待提高,应积极参与拼抢篮板球,分担内线防守压力,提高整体防守实力。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防守能力的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投篮命中率、失误、抢断、快攻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增强防守意识、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多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等措施.以利于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差距最大.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6名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中国队外线进攻能力薄弱、拼抢篮板球对抗能力差、整体防守意识不强且个人防守能力差、组织后卫视野狭窄、有效组织方法少等弱点,并建议:加强外围队员的攻击性以提高整体作战水平,全面提高防守能力,提高后卫的组织及技术运用能力,以此为中国男篮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理想成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篮板球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篮板球,学生平时必须刻苦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抢篮板球的意识。一、培养学生“挡”、“冲”和抢占有利位置的意识(1)培养学生抢防守篮板球的意识。防守篮板球要突出一个“挡”字。当对手投篮出手后,不能只去看球以致对手乘机抢占有利位置,应该首先移动脚步合理挡住对手冲跑路线。同时,既要判断球的落点,又要及时起跳,以最大的力量跳到最高点抢球。如进攻队员从左侧切进抢篮板球时,防守队员如站在篮下有利位置,则应根据下落的位置及时起跳,以便控制空间。如…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助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整体助攻、场均助攻次数均比对手少,助攻得分也远远落后于对手.在后卫、前锋、中锋各个位置上,中国男篮在场均助攻、场均助攻得分都不如对手.而在前场总助攻上还不及对手的一半,后场助攻能力也远逊于对手.建议中国男篮加强整体配合和各个位置上的助攻能力,以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女子篮球队以亚洲霸主自居,但在奥运会最好成绩是亚军,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战绩高开低走,以最终排名第六而收官奥运会。为了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比赛中得分能力不强与对手实力有较大的相关性,具体表现:遇强不强、遇弱较强;进攻篮板仍是中国女篮能否跻身世界女篮4强的瓶颈;中国女篮的场均助攻受对手实力影响;中国队防守篮板实力自身基础较差;其中抢断能力提高要表现在区域防守的伸缩性、防守针对性和有效性、进攻流畅性和合理性、队员体能储备和阵容合理搭配等方面;封盖意识、时机、身体控制能力等仍需加强;中国女篮控制自身犯规次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找出中国女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女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为主的方法对中国女子篮球队和主要对手的攻防指教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中国女篮返回世界4强还任重道远;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中国女篮胜负的主要影响因素;抢断技术能力有所欠缺,重点改进遇弱则强、遇强则弱的窘境;进攻篮板层面中国女篮表现较为突出,队员敢于积极拼抢篮板球但与强大内线对手则凸显进攻篮板实力稍差。中国女篮由于宣身整体攻防实力稍差带来较多被侵犯次数。中国女篮系列赛场均投中数变化错综复杂,防守篮板整体高低与球队实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攻上,简单投篮较多,集体进攻方面单一,突分、传切等配合不够流畅;防守上,防守懈怠,对篮板的挡抢不够积极.另外,年轻教练员临场经验不足以及场上队员心理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