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九俊 《人民教育》2006,(19):38-40
李吉林是江苏人民优秀的女儿。江苏教育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特别是语文教育,更有一片肥沃的土壤。叶圣陶、吕叔湘等都是对中国现代语文课程做出奠基性贡献的大师。今天,江苏的语文教育在全国仍有重要影响,江苏有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斯霞、李吉林就是杰出的代表。江苏对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承办,三江学院协办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结果于9月27日下午在南京揭晓。当选人物共20位,分别是:王湛、史绍熙、朱小蔓、李吉林、匡亚明、曲钦岳、严恺、吴天石、吴贻芳、闵乃本、陈鹤琴、杨瑞清、胡福明、胡百良、洪宗礼、侯晶晶、姚止平、殷雪梅、斯霞、鲁洁。曹卫星副省长揭晓了评选结果并为当选  相似文献   

3.
“爱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爱的课堂”是指以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基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基本理念,以爱的方式和策略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为主旨,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建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过程。学校2008年9月开展“爱的课堂”实验,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化日报》编辑部和《江苏教育》编辑部,最近联合邀请南京市五所中学和七所小学的校长、教师共十五人举行座谈,讨论《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这两篇文章,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斯霞的童心母爱是关怀儿童的自然情感,是关乎儿童身心人格长远发展的情感教育。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深具小学教育专业特质的教育爱品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集合。斯霞的精神性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曹海永 《江苏教育》2012,(25):14-16
在"爱的教育"一百多年的坚守与创新中,在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提出构建"爱的课堂",以探寻真正意义的课堂本质和教学理性。在我们看来,"爱的课堂"就是为了爱、感受爱、传递爱、生长爱的课堂,其逻辑起点与归宿是爱,教学方式与载体还是爱  相似文献   

7.
李吉林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儿童教育家。她创立情景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敢于走创新之路,为理论和实践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30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媒体称其为“中国特色的教育诗篇”。2006年7月1O日出版的《教育》双周刊刊发《李吉林与她的情境教育》,向读者介绍了李吉林研究员走向成功的动人事迹。《怎样把小学生教聪明?》一文,再次把我们带入李吉林那多彩有趣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规划课题评审结果揭晓,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申报的《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南京市沙洲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在此次评审中脱颖而出,分别被立项为国家一般课题和教育部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25日,在情境教育发源地江苏南通,由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未来教育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南通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35年改革创新情境教育成果展示会"。与会者听取了李吉林题为《一个主旋律"三部曲"——儿童"快乐、高效"情境学习范式的构建历程》的报告,参观了"情境教育35年成果展",观摩了李吉林所在校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小的情境教学课堂,并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两篇文章,我不仅读过,并且把它視同至宝似地收藏着。每当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疑难問題的时候,便翻出来閱读几遍,想从中得到启发,找出解决的方法。可是,最近反复读了《江苏教育》編輯部写的《<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錯誤》以后,再回想前一阶段《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給我的所謂启发和指导,原来是資产阶級“爱的教育”的思想,以致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方向不明,方法不对,不符合无产阶級的教育要求。我記得很清楚。近年来,在我的班級工作計划中,尽管把对儿童进行阶級教育列为主要內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想到  相似文献   

11.
陈莉丽 《教育》2006,(8):35-37
李吉林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儿童教育家。她创立情景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敢于走创新之路,为理论和实践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50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媒体称其为“中国特色的教育诗篇”。2006年7月10日出版的((教育》双周刊刊发《李吉林与她的情境教育》,向读者介绍了李吉林研究员走向成功的动人事迹。《怎样把小学生教聪明?》一文,再次把我们带入李吉林那多彩有趣的课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爱的课堂     
《江苏教育》2012,(25):6
主持人语"爱"是南师大附小的一种语言符号与文化气象,"爱的课堂"是学校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实践智慧。张之洞、李瑞清、罗炳之、俞子夷、杜威、陶行知、斯霞……一大批胸怀大爱、钟情教育的有志、有识、有为之士为"爱的课堂"注入了"爱"的基因,使"爱"得以传承、诠释、弘扬与发展,"爱的课堂"也  相似文献   

13.
背景提示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小学版)发表了徐文、古平所写的《育苗人》一文(之后,作者又将此文改写成《斯霞和孩子》,发表在同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强调儿童有一颗“纯洁、稚嫩的心”,“像水晶一般的明净”;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强调教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等等。文章发表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围绕“童心”“母爱”问题展开讨论直至批判“童心”“母爱”。因为刊发《育苗人》的“错误”,《江苏教育》编辑部作了《〈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错误》的检讨,发表在《江苏教育》(小学版)1964年第9期上。  相似文献   

14.
记忆     
金一民 《江苏教育》2014,(1):M0003-M0003
<正>照片中正在执教《我们爱老师》的斯霞老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那年她已经68岁。就在这一年她被任命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可是她不愿离开校园、离开她深爱的学生。《我们爱老师》也成为我国小学界第一部教学电影。孩子们在课堂上反复诵读"我们爱老师,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因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编輯部和本刊編輯部,最近联合邀請南京市五所中学和七所小学的校长、教师共十五人举行座谈,讨论《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这两篇文章,批判资产阶級“爱的教育”思想。教师們应以鲜明的无产阶級的立场、观点,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思想座谈会上,大家在发言中一致认为,对于《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所宜扬的资产阶級“爱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场兴无灭资的斗爭,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应該有鮮明的立场,积极参加斗爭。許多教师谈到,《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在报刊上发表后,一些教师錯誤地认为这两篇文章中所宣扬的“母爱精神”是正确的东西,并目貫彻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这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是出教育家的地方。近现代以来在这片土地上涌现了俞子夷、吴研因、沈百英、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一大批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和研究的教育家。周益民则是新时期的教育家。以"教育家"称呼他,是期许,更是基于实情的判断。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2012年10月27日,"亲近母语"在青岛主办的有关儿童文学教育的论坛上,此前我们已有交往。在那次论坛上,我们一同作为嘉  相似文献   

17.
<正>1956年8月,斯霞应《江苏教育》编辑部之请,参与了低年级语文字词教学座谈会,首次系统回顾和论述了低年级字词教学中的三个环节——字词的出现、讲解和巩固。《字词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发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是斯霞后来进一步总结和倡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识字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于永正,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名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53年江苏教育社(现江苏教育报刊社的前身)建立之初,斯霞老师就和我们建立了密切关系。当时省教育厅接受了教育部的委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各科教材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具体任务就由江苏教育社组织实施。每年寒暑假,教育社就借调大批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这项工作,斯霞就是其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塑造一位中国小学教师的形象,斯霞便会在人们的心里首先显现出来。十年浩劫以后最先拍成电影的教学片,最广泛地受到欢迎,在祖国的广大农村普遍放映过的教学片,得到领导和许多行家一致赞扬,认为达到国家水平的教学艺术的教学片,是斯霞的《我们爱老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爱老师, 老师爱我们。”斯霞是用数十年的心血来体会这样的课文的,是在教学中倾注着对幼小者的无限热爱的。这样的教学片,渗透了师生之爱,而这爱又溶合于对祖国的伟大理想之中。它,不仅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片,而且是培育着未来人才的摇篮曲。于平凡中见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