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鱼腥草营养成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鱼腥草中水分、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维生素C共六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成分的含量,发现地下部分中的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四棱豆与大豆的一些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测试结果:四棱豆的蛋白质、脂肪、总糖的含量接近于大豆,而微量元素(Zn、Mn、Se、As)和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的含量比大豆丰富。  相似文献   

3.
四棱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四棱豆各器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其块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干样品中百分比)分别为31.4%、12.3%、5.2%、28.0%、14.4%和13.8%.实验表明,四棱豆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比较丰富,其中块根的含量最丰富,达31.4%.  相似文献   

4.
利用苯酚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抗坏血酸法分别测定香蕉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以及淀粉用酸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后,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葡萄糖含量换算成淀粉含量.通过对比生、熟香蕉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淀粉的含量来研究香蕉成熟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香蕉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增加,而淀粉、维生素C含量却减少.  相似文献   

5.
贮藏温度对鱼腥草地下茎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鱼腥草地下茎置于室温(30±2℃)、19±1℃和4±1℃下贮藏,研究贮藏温度对其外观、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室温下,2d后,根变黑,茎变绿色,有的茎尖已腐烂;5d后,已不能食用.19±1℃下,9d后,根、茎尖、茎切口处开始腐烂;22d后,已不能食用.4±1℃下,32d后,茎切口开始腐烂,根干枯;42d后,已不能食用.三个温度下,含水量、脂肪、蛋白质都是随着贮期的延长而缓慢的降低;维生素C的含量都是随着贮期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在室温下随贮藏期延长而升高,其余两个温度下随着贮期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毕节市七星关区市售六种火腿肠进行水分、纤维素、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苏丹红、甲醛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某好蘑菇炖鸡风味火腿肠中纤维素、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均较高,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食用.  相似文献   

7.
超甜玉米乳熟期主营养成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超甜玉米乳熟期主营养成分的变化。方法:以云甜玉9号和秦隆98两个超甜玉米为材料,动态分析了乳熟期玉米籽粒水分含量、百粒重、蔗糖、果糖、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在授粉后7~35 d,不同超甜玉米品种百粒重增重速率不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云甜玉9号在授粉后28d达到最大值,秦隆98在授粉后21d达到最大值。随着灌浆时间的推进,不同超甜玉米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在授粉后14~35 d存在较大差异,超甜玉米籽粒水分和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而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果糖、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均呈"抛物线"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超甜玉米的目标育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改进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又称四棱豆、翼豆,是一种热带特殊的豆科作物。分布于东南亚多数国家及西非部分地区,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有较大面积的栽培,在我国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其中云南省的栽培历史较久,分布亦较永,如玉溪、大理、思茅和西双版纳等地都有零星栽种。四棱豆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它的种子含蛋白质高达28—40%,粗脂肪含量为15—17%,具有十七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与大豆的营养价值比美,故有“热带大豆”之称,可以直接食用或制作豆制品;植株的地下部分能产生块根,其中含蛋白质8—12%,比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四倍,是世界上含蛋白质最高的一种块根作物,除了供鲜炒或制成干  相似文献   

10.
冷藏对百合小鳞茎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小鳞茎为试材,研究在4℃冷藏条件下小鳞茎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酶、电导率及A-280在75d内的变化。在75d的冷藏期内,籽球鳞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在60d达到最高;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增加;淀粉总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变化相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d时出现峰值,30d后淀粉酶活性均处于低水平;电导率和A-280值均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