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农村地区教师现状以及教师流动问题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多属于无序、不合理的流动.而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与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如何通过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为教育公平创造一定的条件,需要借助政策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农村地区教师现状以及教师流动问题的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多属于无序、不合理的流动。而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与教育不公平问题是有密切联系的。如何通过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为教育公平创造一定的条件,需要借助政策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申蕤 《文教资料》2013,(24):83-84
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是政府的法定职责,但眼下中国的教育现实难言乐观.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各因素中,教师因素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教师在不同学校间无障碍流动,均衡师资才有可能.本文从短、中、长期角度分析、探索了教师流动的各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难点。其中,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配置在制约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占重要位置。教师流动机制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参考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要均衡师资配置,需要探索建立县域内教师全员流动机制,继而逐步推广流动范围,其中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规制是行动的支点,评估是行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流动并不是坏事,因为合理的教师流动既可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又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师流动必须有合理的制度支撑,正常、合理、有序的流动才可能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反之则阻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引导教师流动走向合理化,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从另一角度分析,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问题密切相关,因此,从当前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6.
教师流动并非简单的岗位转移,而需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师自身实现专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增值".本文对县(区)域内教师交流和跨县(区)域教师支援两种机制的特点做了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师流动机制的政策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工》2014,(9):42-42
目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校长在同一公办学校任职满10年,教师在同一公办学校任职满12年(不含支教时间),原则上均应交流。主要采取城乡交流、片区交流、团队交流、挂职交流、竞聘交流等五种交流方式,其中,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交流时间一般为3年(到岭南乡校、清潭小学交流时间一般为2年),交流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城区教师可选择回原学校任教;农村学校交流到城区学校、就近学区内或镇域内进行交流的教师,交流时间一般为3年。  相似文献   

8.
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关系到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在探索实行教师流动制度的过程中,当前存在的内外矛盾急需得到及时化解。日本在20世纪建立的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具有政策一致性、政府主导性、流动多向性、操作公开性、流动义务性等特色,为我们从教育公平视野下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考,即:化解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外部问题、完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公平"是针对以往教育公平研究多是宏观研究、外部研究,而忽略了教育内部人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教育公平下的学生发展需求,在新教育公平视域下,教师需要担当好公平角色,教师公平角色担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忽视学生各维度的公平发展、忽略实现每一个学生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能有效担当公平的角色等。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公平促进者的角色观,增强角色转变意识;突破传统观念桎梏,促进全体学生公正发展;持续学习与反思,提升公平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义务教育教师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势在必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决定》提出的校长教师交流具有顶层设计的宏观引领作用,对于  相似文献   

11.
12.
教师群体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教师群体受到一些不公正和不尊重待遇,引起一系列如教师幸福指数偏低、职业倦怠、角色质疑与角色超载、话语缺失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形象的塑造。因此,应将教师遇到的困境纳入到公平的范畴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合理的、规范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当前城乡中小学教师基本处于"单向"流动状态。此类现象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的损害了教育公平性原则。通过引导师资这一"软件"的流动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重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的教师流动机制,是一种基于公平目标的制度安排.当前,促进优质师资的逆向流动是制度建构的重点,因为面对人的自利性,其内在阻力巨大,故同时也是难点.社会和谐视角下的自利是受制度维度和道德维度限定的经济性行为.实现教师逆向流动,我们渴望利益关涉者的道德行为,但制度创新和管理安排是现实之选.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2014,(17):1-1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是关键。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率先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新常态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旋律,其鹄的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探讨了新常态下推进教育公平的三维路径:扩大起点公平的广度——有机会的公平;拓展过程公平的深度——有质量的公平;追求结果公平的向度——有差异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24所中小学的校长和974位教师的调查,发现校长和教师总体上对于教师流动具有积极理性的认识,但在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的认同度上存在差异,而且普通教师与市、区级骨干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和谐,教育和谐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农业县,素有"梅花鹿之乡"和"农民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支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基础,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教育公平的途径,建设健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关键,以教育科研引领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与教育的社会分层流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教育能够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社会底层成员可以通过优异的教育成就流向上层社会;也有人提出教育是社会集团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教育具有复制社会等级、阻碍社会分层流动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忽视了教育公平在社会分层流动中的作用。教育能否促进社会分层流动,取决于教育是否公平。在新世纪,我国出现了学生辍学、考生弃考的"读书无用论",其原因是教育不公平现象弱化了教育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功能,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