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说《骨》是伍慧明的第一部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隐喻特征,反映了华裔美国文学对西方话语霸权的隐性渗透。论文以身份构建理论为研究依据,以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为研究对象,围绕身份认同、华裔父辈的历史脉络和新一代华裔的自我和谐人格的构建进行论述,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对两代人身份追寻之路进行梳理和解读,以加深对华裔美国作家身份主体性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
丁迟 《考试周刊》2013,(83):14-15
美国华裔文学后起之秀、华裔女作家伍慧明首部作品《骨》一经问世,备受赞誉.作者直接以“骨”作为小说的名字,追溯到先人骨的归宿、借助回顾历史对几代人命运的探究对自己美国华裔身份发出提问,以最直白的方式对主题进行阐述.本文从《骨》的主题和意象入手,细读整个故事,发现故事中隐含的象征意义,并将选取的若干期刊文章、专著及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对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处女作《骨》讲述了华裔一家在美国唐人街生活的故事。家中二女儿安娜的自杀引发了小说的叙事者蕾拉对整个家族历史的回忆,展现了华裔移民在美国生存所面临的双重文化带来的困境与压力。经过痛苦、挣扎、迷茫之后,蕾拉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成功的通过构建文化"第三空间"来确立自己的双重文化身份。本论文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来分析蕾拉通过构建文化"第三空间"来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其小说在描写小镇生活时,注重小镇女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追求,并从描写小镇女子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人性的问题,折射出加拿大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孙吴时期行政职能、丘的性质和秦汉以来基层官吏设置等传统的考察,认为走马楼吴简中"岁伍""月伍"是新出现的丘的管理者,二者分工不同,"岁伍"主要管理丘中的民户,"月伍"则负责土地管理,并且有时还要负责代缴本丘居民的赋税。  相似文献   

7.
黄超芬 《文教资料》2006,(17):66-67
伍子胥之贤能毋庸置疑,楚怀王的愚蠢好像证据确凿,本文分析伍子胥的具体死因和楚怀王入秦前楚国宫廷的集团倾向后,发现二者的经过极其相似,都与另一集团的阴谋密切相关,再利用相关资料,证明楚怀王其实不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么愚蠢。  相似文献   

8.
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和门罗的《逃离》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由于觉醒的自我意识而逃离家庭的故事。她们在逃离的路途上经历了完全不同的风景,但最终都选择了回家。比较这两部相隔近三十年的小说,寻找促使两位女性共同走上回家之路的原因,可以看到两代妇女对待家庭和情感需求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乡村文化价值失调的状况下,乡村教师面临着存在与每个人生命意识之中的基本生命姿态——逃离与回归。有些人置身于乡土之中却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有些人却能把乡土作为生命存在的真实之"根"。面对现实,乡村教师有必要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重新定位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找寻属于自己精神滋养的唯一根基。  相似文献   

10.
武珏涵 《海外英语》2022,(11):206-207+213
短篇小说《逃离》是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卡拉在两次形式上的逃离之后转而回归家庭寻求内心深处的“逃离”,文章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关于“归属与爱”的需求理论为依据,解读卡拉两次逃离的动机,从而得出卡拉逃到无处可逃与她回归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苏童小说中有一个隐含的主题——逃亡。苏童笔下的“逃亡”和逃亡者,要么由于无家可归和对生存的愿望,要么出于对现实环境的恐惧与拒绝从而都选择了逃亡,最终都在逃亡中陷落或毁灭。苏童选择逃亡主题既与个人因素相关,又与时代变迁相连。  相似文献   

12.
从文本层面勾勒聂华苓小说逃亡主题的演变轨迹,我们认为聂华苓小说逃亡主题表现出两个特点:强烈的自传色彩和女性视角观照。正是叙述者的生存状态与被叙述者的生存状态的同构性造成小说文本对于逃亡体验的关注,同时也决定了小说叙述的结构模式,即在“困境”与“逃亡”的对立冲突中,在过去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展开故事的情节,在心灵矛盾的缠绕纠结中书写生存的疼痛。因而聂华苓小说呈现出凄凉惨淡、细腻婉曲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骨>讲述了旧金山一个普通华裔家庭梁家的故事.<骨>一书以梁家二女儿安娜的自杀为中心事件,运用点辐射的文本结构,由此而产生的骨架意象与书中"骨"的寓意相对应,从而有力地再现了美国华裔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70后作家弋舟的三篇长篇小说——《蝌蚪》《战事》《跛足之年》中都有一种叙事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小说中人物的逃离行为带来的。人物逃离背后指向的是作者对文明与野蛮的反思与批判,而且,通过小说中人物整个的逃离轨迹,反映出人物以及作者自身关于何处是故乡与他乡的巨大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断层和文化错位之类社会现象的逐渐普及和日益深化,对于文化身份的各种认同问题业已构成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运用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骨》中两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身份经验,并在对“身份危机”的多重意义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鲜活的文学经验不断加深对于华裔身份杂体性的认知视角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中出现了一批农村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人们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与矛盾,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维吾尔作家祖农.哈迪尔的《锻炼》是"十七年"新疆少数民族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代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麦提亚孜由"懒汉"到"新农民"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写实"的代表性作家,池莉的小说描写了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表象,更写出了被烦恼笼罩的生活底色和人生基调,爱情是苍白无力的,婚姻是现实庸俗的,整个人生是真实的烦恼事项的堆积,而不是人们预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以往对路遥作品的为数不多的评论,大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谈论其作品的社会意义。这里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路遥的经历和人生态度这一视角.来探讨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阐述了路遥小说的苦难情结,以及苦难中所凸现的伟大品格,此外对路遥小说苦难主题的独特性表现和价值所在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阿毛姑娘》、《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三部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构成丁玲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序列,它们的组合表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视野中的乡土中国在时代大潮中的变化,而这其中不曾变化的是丁玲始终不渝的人道主义立场。丁玲一直是以感同身受的赤诚为中国农村和农民探寻着一条通向“人”的解放的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曹轩少年小说中的成长母题,一方面,它动态地表现了少年成长的生命存在状态,满足了少年体验成长的心理需求,契合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它通过作家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回溯,传达出作家对自我成长中的生命体验以及感悟思考,释放了童年情结。成长母题因此沟通了少年与作家,实现了作家对少年的精神引导,从而使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审美意识碰撞、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