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生作文",我比较喜欢称之为"儿童写作"。"儿童写作"指向两个原点:一是儿童生命原点。"儿童"是一个生命阶段,与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阶段。二是课程原点。课标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目的是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兴趣。要统称"写话"和"习作",便是"写作"。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自然化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指向“全域化”自然情境生发下的小学语文课程综合化教学和学生项目式学习,指向在开发日常生活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的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向“在生活中、基于生活、为了生活”。助推小学语文习作“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与新型习作资源构建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写作即小学低段的"写话"和中高段的"习作",它与其他的课程有较大的区别。诸如数学和科学课程大多指向外部世界的某一类知识体系和能力,只有写作,主要指向学习者的内部世界,即自我思想的表达和交流。而对于儿童来说,校园文化生活是其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与其来源于生活的习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我校举行的五、六年级的当场习作比赛中,孩子们所呈现的习作,更加引发我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在习作评比的当天,我认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儿童,是习作起始教学的特殊个体。“任性表达”习作创享课程顺应童性、张扬灵性、彰显个性,开发了“缤纷童年”“稻香童年”“光影童年”“故事童年”等微课程,让儿童在“任性”表达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习作教材是小学习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教材,要走向习作教学,也需要进行适合儿童文化的"二度开发"。当下,面向儿童的习作课程的开发可谓百舸争流,遗憾的是,在诸多的习作课程开发中,很多是基于自身经验的"我主张",缺乏课程论指导下的科学视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开发的着力点放在写作内容上,而对教学内容(文体知识)则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界定。本期专题我们试图从课程论的视角,去探索童年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小学生习作存在着千篇一律的问题。习作教学指导有余而辅助不力是习作缺乏个性特点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习作教学要坚守儿童立场,辅助指向儿童言语表达的特点,从辅助的多元性、介入的时机、灵活性、开放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阐述多元辅助式习作教学要指向儿童言语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要让儿童热爱习作,以表达为乐,教师就要研究儿童的心理与需要,研究基于儿童需要的习作教学。这也要求教师要站在课程开发的高度,对儿童习作教学进行草根化研究与实践。"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其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习作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多年来积累、筛选了大量的习作素材,期望通过习作资源的开发,为儿童习作提供多元支持。  相似文献   

8.
游戏,它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儿童生命的一种状态;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习作教学丰富的资源。习作教学要走向儿童,就应当保持一种“游戏状态”,以其独特的魅力召唤着儿童,以其丰富的活动丰盈着习作,让整个教学过程焕发出勃勃生机。下面,笔者就以自主开发的游戏类习作课程《“神奇宝贝”俱乐部》为例谈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9.
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开发是大势所趋,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首先得在理念上得以澄清,在课程框架上进行合理建构,在实施过程中念好"真"字诀,让儿童参与真正的写作过程,产生真切的写作感受,获得真实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知世界、开掘自我潜能的重要途径,游戏日记课程是破解学生"怕习作""习作假大空"等弊病的重要方法。在创建游戏日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逐步认识游戏日记的课程价值,开发日记课程的内容,探索游戏日记课的基本操作流程。游戏日记课程,能促进儿童言语智慧的发展,让儿童收获生命成长的滋养,也促使教师做好"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习作课程应该将教师、儿童、教材、生活四者融会贯通.主题性习作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把习作时间从两节课延长至两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动机、素材、立意、语言、方法这习作的五大问题,找到儿童的言语尺码.  相似文献   

12.
习作,可以说是最需要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语文学习领域了,而教材统一的习作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因此,富有针对性的习作课程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习作课程开发,努力使题材贴近儿童生活,同时将习作的步骤分解,突出过程性的指导,使学生快速平稳地走上习作的创造之路。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近日拜读《江苏教育》2015年第3期由吴勇老师主持的《适合儿童的习作课程开发》专题文章,获益良多。冯铁山教授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今的习作教学,引导一线教师将中小学写作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在"创造智慧"上,此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紧接着在《儿童习作课程开发的"三维空间"》一文中,吴勇老师对"节日类""想象类""诉求类"等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目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想象类习作课程面向阅读、艺术、生活这三个向度,致力于唤醒儿童内心沉睡而敏感的想象力。想象类习作课程同样应将表达能力的培养视作核心任务。关于想象类习作的表达技巧,三至六年级应各有侧重,有序训练,螺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习作课程开发的逻辑基点是儿童及其生活。这是因为在写作主体(作者)、写作对象(生活)、写作媒介(语言)、写作课程设计等四个要素中儿童和生活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基于这两个要素及其关系,小学习作课程开发有四种样式:"写取生活"式、"制造生活"式、"体验生活"式和"跨学科领域"式。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幼儿园课程并没有将"知识"作为讨论的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需要进行知识的传授。相反,正是由于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过分注重幼儿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新的课程开发往往不愿意或者避免去谈课程中的知识传授问题。事实上,这是不正确也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儿童、社会、知识一直以来都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维度,由此形成了所谓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知识中心课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在确立了某一个维度的中心地位以后,在  相似文献   

19.
“节日文化”习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的课程,它的鲜明特点就是作文直指儿童生活——“节日生活”,包括本来就有的节日和精心创建的“节日”;直指儿童精神——快乐,体现“寓教于乐”的实质。“节日文化”习作课程将与儿童同构共生,携手共长。  相似文献   

20.
对CNKI的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Bicomb软件和SPSS软件绘制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290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研究(宏观维度);二是基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观维度);三是基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微观维度);四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学生维度)。未来,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应该把握以下趋势:一是厘清核心概念,保证研究精度;二是注重理论自觉,加强研究深度;三是转变研究视角,拓宽研究广度;四是建构评价体系,提高研究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