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大约占85%左右。常见教师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或者被当做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使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因此,倡导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文学味道,必须着眼于两方面:一是从文学视角解读文本,二是用文学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在听说读写上是它的擅长,在现代媒体的运用上也是它的擅长,教出语文特点,让学生品出语文的味道,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特色,都值得引导学生去玩味。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朗读、批注、咀嚼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引领学生感悟作品语文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万利 《学语文》2008,(1):50-50
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应从哪些方面去体现呢?首先,运用朗读读出“语文味”。读是对文本语言的触摸,在朗读中应该凸显“语文味”。可在我们很多的语文课堂里却听不见书声朗朗,即使有也是走过场。充当一种不得不经历的环节,我们还见到把语文课的朗读剥夺的现象。凡此种种是把语文课的“语文味”给大大抛弃了。  相似文献   

5.
当下高中语文《〈论语〉选读》教学,通行的做法是围绕“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加以解读、批判、继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重“言”轻“文”的情况,或者是另一个极端,为了人文而人文,刻意提升甚者生硬地演绎人文精神,以致形成了“泛人文化”倾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几经揣摩认为出现这两种倾向的根源是教学引导者在“文字”与“文化”这...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学偏重人文性的现象,现象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中对文学味进行过度解读。本文主要对文学味解读的过度生活化、过度多元化以及过度使用多媒体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推崇文学作品对于涵养精神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要以审美能力的发展来带动语文能力的提高。按照这个精神,《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在语文教材里展现着它的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文学解读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文学活动,应当从文学研究、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独立出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首先确立解读视角的多维原则,以避免文学解读的程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动了文化及教育的进步。如今,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语文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语文是学习开端,是学生开始表达理解的敲门砖,而目前很多初中学生也面临着诸多学习语文的问题,体会不到文章,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这也是如今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将主要阐述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李敏强 《师道》2008,(6):27-29
上好一堂物理课,无异于准备好一桌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并且可口的饭菜,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吃得好,吃得饱,消化得了,就一定要让这“物理餐”美味可口。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使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维因素,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再创作的动力源泉。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会因作品的创作方式、主体的修养与经历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正解”和“误读”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都应是我们研究与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13.
新编高中语教材大量选入了学作品,将培养学生学鉴赏能力着重地提了出来,故如何侧重于学教学方式教好这些作品便为适应和落实新教材的一项亟待探索的课题,依据现代学理论对学作品结构的认识,从语言层、图式化层和美韵层可以拓展学教学方式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海纳百川,长于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海纳百川,长于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从课改最初的浮光掠影到"回到文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改的一个进步,但"解读文本"阅读观依然存在着阅读主体错位、阅读目的不明、阅读序列不清的问题。由哲学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文学解释"阅读观可以明确阅读主体、阅读目的,并解决困扰语文教学中小、初、高的阅读序列问题,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以真貌。  相似文献   

18.
语文科,从贯穿始终来说,它是语言学科,同时又是处处蕴含文学的因素。语言教学是基础,文学教学是语文的目标之一,教学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来讲,作用是巨大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语文素质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9.
"放逐"母题作为文学史上众多的母题之一,受着作家群体的推崇与评论家群体的争相讨论,二十世纪的台港文学舞台也活跃着这样一个"放逐"母题所构成的隐性作品群,他们用放逐感书写内心,用人与时空的变化感表达凄凉,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重构精神世界,成为了二十世纪台港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即语文课还得上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笔者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学会洗课,净化语文教学的内环境1、洗可教可不教的教学内容,即洗文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内容永远是最基础的,第一位的。洗文本。一要细读文本,撷英取华,化繁为简;二要整合有益的文本信息,拎出一条主线,使课堂教学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