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就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县乡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组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质量成本”这个概念。它的产生丰富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经济内容,冲破了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狭义理解,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自身要求,也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使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王兵 《西藏科技》2005,(1):10-1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文化建设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那么气象文化建设又如何实现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呢?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要求,为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气象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快气象文化建设步伐,以此来推动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现实发展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干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主体性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把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深刻论述,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讲话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科学的高度:“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讲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和深刻揭示。讲话指出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包括民办高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校本身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它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是直接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服务的.这自然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全面、科学的部署,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完成,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期刊出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77-27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指导学报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期刊出版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黄伶佳 《科教文汇》2007,(8X):186-18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必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开展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一枝鲜艳之花,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韩九琴 《科教文汇》2007,(10X):154-15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质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其实质,正确看待它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红宇  黄雪薇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10-210,212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师责无旁贷,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社会新人。素质教育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美有机地融合,结果使人格健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个性鲜明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内在要求,对于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因此,准确把握和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黄文杰 《现代情报》2003,23(5):163-163,162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体现着教育的根本目的,已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较好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施培平 《学会》2005,(7):39-4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为实现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构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旧的发展观作出的重要修正。  相似文献   

18.
赵振杨 《百科知识》2023,(33):52-53
<正>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证据表明,心理测量已成为研究者收集心理健康数据的有用工具。心理健康是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健康不仅促进个体的完全健康,而且关乎全民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和发展的主要要求,也是今后进入社会、在工作中展现自己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社会和学校应在充分认识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基础上,科学高效运用心理测量,促进心理健康工作发展及个体德、智、体、艺、劳各方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全市 《学会》2004,(10):19-20
伟大的时代洋溢科学精神,伟大的实践诞生科学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发展观被称为“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洞、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公正的普遍实现,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制度文明,都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其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在经济市场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