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韦 《现代家教》2003,(8):34-34
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对楼上垂下来的迎春花很感必趣,纷纷问我:“高老师,那些漂亮的小花是什么花?”“叫迎春花,欢迎春天来到的花,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它开了,就表明春天真的来到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看,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是黄颜色的。”“那么,它的花枝呢?”“它的花枝是咖啡色的。”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又产生了兴趣:“它是棵死树,你看,它的叶子都没了,只剩下树枝了。”“它没有死,它没有死,它很快就会发芽的。”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都来找我判是非:“高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它是棵什么树吗?”其实我知道它  相似文献   

2.
玩月亮     
我们的村子叫“大树村”。你知道村里有多少大树吗?不知道?就给你说说最大最古老的一棵吧!这是一棵大青树,又粗又壮地站在祠堂后面。它的一个枝丫被炸雷劈掉了一半,伤疤长成磨盘大的树瘤,这树瘤有点怕人,像一  相似文献   

3.
树的思念     
树在门外等了多少年,这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记起。因为人的生命比树要短得多———人一代一代地死了,而树还活着。于是,树的孤独只有树根下的泥土知道。它在等候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人听过树说话。曾经有个诗人经过这里,耳朵贴着树干听了很久,什么也没有听见。可是,人们却知道它在等候。树的头发已经掉光了,那些僵直伸展的枝,是伸长的脖子;它一动不动地张望,是因为那一动不动的黑乎乎的大门。不知会在哪一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从门缝中透出来,同时传来一阵沉沉的声音,然后,门开了……谁能猜出门里会走出什么?———也…  相似文献   

4.
蜥蜴死了     
我家的晰蜴死了,就在昨天。它很早之前就不行了,这我们都知道,可我没想到的,是它死得那么快,那么突然,以至于在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措手不及的我连眼泪也流不出来,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酸酸地堵在胸口,闷闷的,很难受。  相似文献   

5.
一、片断回放 师:终于,鸟儿听到了原野上、森林里的冰雪融化的声音,它知道,这是春天的脚步声;它知道,回到树身边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它来不及收拾行囊,来不及与众鸟结伴,便独自踏上了回到树身边的旅程。  相似文献   

6.
一、情境引入,思考质疑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生:小兔。(课件出示:小溪、树林)师:我们还跟着小兔到它生活的这片美丽的树林游玩,我们看到……生: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师:一场大雨过后,溪水怎么啦?生:溪水突然变黄了。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他发现了什么?生:他远远望见大象和野猪正在拔树。走近一看,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师: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溪水变黄了。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拔树使溪水变黄了。师: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大象、野…  相似文献   

7.
一、片断回放师:终于,鸟儿听到了原野上、森林里的冰雪融化的声音,它知道,这是春天的脚步声;它知道,回到树身边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它来不及收拾行囊,来不及与众鸟结伴,便独自踏上了回到树身边的旅程。  相似文献   

8.
假期中有幸游览了原始森林,不禁被它的古老和神秘折服。见识了原始森林中的“林海”,才知道树木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导游告诉我们说:原始森林和人工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天然林树种是多样的.如果遇到灾害,一种树都死了。但是其它树还能生存下来,正是由于这种生物多样性,使原始森林生机勃勃,生长上万年.这是人工林做不到的。由此我想起了教育,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造物主费了很大劲,把每个孩子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是千方百计想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0.
有一年冬天,有位老汉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枯枝败叶的死树,把它锯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满是绽放的新叶芽,原以为它死了,却想不到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有多少学生被老师认定为“死树”,即所谓的“差生”。这些后进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后进生都是可转化的对象。抓住“需要点”,以感化促转化。有一位同学写了一首题为“山鹰”的诗。诗中写到:“山里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一个山里的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他把这首诗拿…  相似文献   

11.
如此"妙手"     
[文题:看图作文:以上面的漫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棵死树,或许没人想看,但要是到了画家的画里,应该会有一些观众,也值得几两"银子".如果在名画家的画里,死树变成一棵生机勃勃的树,那这画一定价值连城.然而,死树还是死树,真实的情况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雨过天晴出彩虹”让你知道彩虹是不常出现的。可是有一种叫剥桉的树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让彩虹永久地驻留在了自己身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种神奇的树吧!  相似文献   

13.
如此"妙手"     
任湛轩 《初中生》2005,(16):36-37
[文题:看图作文:以上面的漫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棵死树,或许没人想看,但要是到了画家的画里,应该会有一些观众,也值得几两"银子".如果在名画家的画里,死树变成一棵生机勃勃的树,那这画一定价值连城.然而,死树还是死树,真实的情况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14.
繁春落叶     
我不知道这棵树有这样一个名字,从发声来说是"suoluo"——梭椤,很好听,写起来也很好看的,我以前从没听说过这种树。我也不知道这棵长在这五十年代就盖起的两层小楼西山墙边,没有任何围栏和防护标识的,如同我们苏北平原旷野地里随处可见的朴素厚实的树,竟是华东地区仅有的一棵梭椤树——植物园的专家称它为"国宝"。  相似文献   

15.
夏末和声     
不是所有的树都要成材,不是所有的路都有岔口。风轻轻一吹,就把我从一个路口吹到了另一个路口。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色彩了,那些喧闹与纷繁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眼里只剩下一些天空的颜色。我的生命也许就是这些桀骜不驯的树,恣意生长,淡淡黄尘中,暖暖阳光里,像云一样飘着。没有人会记得我,作为一棵树,是没有必要记住这些的,泥土记住了这一切。一棵树曾经承载过的一切,泥土都承载过,除非它死了,泥土也会是它最后的微笑。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一辈子有多长,谁也不知道树最后会长成什么…  相似文献   

16.
假期中有幸游览了原始森林,不禁被它的古老和神秘折服。见识了原始森林中的“林海”,才知道树木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导游告诉我们说:原始森林和人工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天然林树种是多样的,如果遇到灾害,一种树都死了,但其他树还能生存下来。正是由于这种生物多样性,使原始森林生机勃勃,生长上万年,这是人工林做不到的。由此我想到了教育:造物主费了很大劲,把每个孩子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千方百计地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中国古代教育中,孟子讲“直养”,禁绝旁逸斜出;荀子说“积伪”,不…  相似文献   

17.
繁春落叶     
我不知道这棵树有这样一个名字,从发声来说是"suo luo"-梭椤,很好听,写起来也很好看的,我以前从没听说过这种树.我也不知道这棵长在这五十年代就盖起的两层小楼西山墙边,没有任何围栏和防护标识的,如同我们苏北平原旷野地里随处可见的朴素厚实的树,竟是华东地区仅有的一棵梭椤树--植物园的专家称它为"国宝".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冬天里砍掉一棵枯死的树。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被砍断的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它的树叶掉得一片不剩,光秃秃的枝丫也不断地掉下来。现在我才知道,它那看似枯死的躯干还蕴藏着活力。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别在冬天里砍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处在逆境中的事物,决不要事先得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事情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能在冬天里看见春天是一种智慧,但这种智慧往往被我们忽略。人生中遭受“的心灵砍伐”总是屡见不鲜,从我们的孩提时起就开始…  相似文献   

19.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禾,他找到了一棵枯枝败叶的死树,然后就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满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叹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  相似文献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时代对死的思考死亡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很多学生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困惑、忧愁时抓不住一根救命的稻草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这一现象,让我们是如何的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