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理由:省教育厅的“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外语作为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规定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定格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职称评定的本真意义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反映,在其运行的20余年中,对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准确度量与激励提升发挥出了积极的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职称评定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职称到手,什么都有,就是积极性没有”……教师的抱怨道出职评的“软肋”与无奈,“权力职评”、“关系职评”、“金钱职评”、“论文职评”、“证书职评”折射出职评的公平与公正受损。理应起促进作用的职评却在运行中变了形、走了样,偏离了设立职称的初衷,甚至造成了“职称腐败”。在不断的追问中,对职评本真的思考渐显清晰:职称不仅是一种资格、待遇,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绩效、水平的表征和鉴定,更是导引教师专业发展的风向标。引动职称变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需政策的导向和各方的支持,但缺失教师自觉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任何手段都只会沦为形式。为此,摒弃职称评定中的不足,挤掉职称评审中的水分,不断引动职评制度的完善,职称评定就会真正成为撬动教师活力的杠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科学》2008,(2):122-122
最近的两篇关于教师职称评定的报道让人看了心情特别沉重:一则是浙江温州某区推出新举措,分学校、分阶段推进教师开写博客工作,明确规定将之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一则是为评职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的53名教师集体向不法分子购买计算机等级的假证件。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8,(5):64-64
最近的两篇关于教师职称评定的报道让人看了心情特别沉重:一则是浙江温州某区推出新举措,分学校、分阶段推进教师开写博客工作,明确规定将之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一则是为评职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53名教师集体向不法分子购买计算机等级的假证件。  相似文献   

4.
黄行福 《江苏教育》2010,(12):55-56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校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非正式群体在具体目标上,与学校的工作目标不完全一致。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可能造成不同性质的影响。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使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一股瓦解性的力量,对学校的管理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鞭子举得好     
为了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危机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一些地方领导张口“下岗”,闭口“下岗”,把下岗当作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灵丹妙药。有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规定并分配有关学校下岗指标。于是,学校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重心也就偏移了:学校领导投票决定教师是否上岗,教师考试决定聘任与否,教师完不成招生任务就下岗,学生成绩考得不好,末位淘汰……好像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聘任制或下岗的“整肃”就能调动起来似的。  相似文献   

6.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等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级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11,(6):17
2011年8—12月话题征稿:8月:有的中小学规定,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的教师和非语数外学科教师原则上不能当班主任。您觉得这个规定是否科学?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读到《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9期上的《请假条里的人文精神》一文,感慨颇多。几天前,在某个实验小学的全校大会上,校长浓墨重彩地表扬了一位青年教师,原因是这位青年教师结婚只用了周末两天时间,而国家规定的婚假他一天也没请。校长大力表扬了他未耽误学校工作的"主人翁"精神,并号召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的工作使我有机会走进很多学校。在交流中,管理干部谈到教师专业成长时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倡导教师读书,而且,不少学校的确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教师买书后读完可让学校报销开展写读后感、同读一本书活动等。可是,当我到图书馆调查,看了教师的借阅情况登记表,发现大多以教辅、教参资料为主。从问卷情况看,老师们认为自己读书时间少,没读多少书。从访谈情况看,老师们坦言自己读的书并不多。  相似文献   

10.
11.
常听有的教师说:“学校有些事情真让人寒心!我真的不想干了。但是看看无辜的孩子们,不用心教他们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在校园里你依然会看到教师们忙碌的身影,课堂上他们依然会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但是你再也找不到神采飞扬、热情满怀的教师了。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反过来说,一个不称职的校长会毁了一所学校。有人曾说过,现在的校长不少,但优秀的、教育家式的校长太少。话虽偏激,但好校长难寻确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撇开个人方面的因素,我想重点从校长选拔、任用及评阶体制等方面抽茧剥丝,以期探准症结,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曾读到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挑水工用的两只桶中一只有裂缝,另一只完好无缺.每次挑水,完好无缺的那只水桶,总能成功地运回满满一桶水:而有裂缝的那只,到家时通常只剩下半桶水.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4月话题征稿:2月:您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老师,有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面对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任教师,您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月:在安徽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进入第10个年头之际,请结合亲历亲为谈谈自己的最大收获,亦可就如何深化课改谈一点建设性的意见。4月:请您就中小学教师是否需要写规范化备课笔记谈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5.
欧录强在《教案检查不能“叫停”》(《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我们坚持了多年的优良传统,因此,教案检查不能“叫停”。笔者以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确切地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写教案并不能等同于备课。  相似文献   

16.
用好“862”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有关“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全员培训”),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正纷纷围绕着用好862节课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化课改,聚焦课堂,提升能力”的专题培训,可谓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管理教师的工作是在人的心灵上耕耘的工作。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心心交融,彼此走进;心心相背,彼此陌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用心耕耘,以细为精,以真为贵,以诚为美,不断地从教师心灵需求出发,用"心"的智慧去洞察教师心灵,走进教师心灵,融入教师心灵,为教师自主发展和成长勾画一片斑斓的芳草地。一、用"细心"发现教师的特点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注重教师的特点,因人而异,实施弹性管理。  相似文献   

18.
王云林 《山东教育》2005,(21):122-122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下我们的教育因缺乏“远虑”而产生的“近忧”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9.
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工作的第一要务。回顾自己担任校长十八年的工作,有成功有失败。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一直把引领教师成长作为头等大事,取得了些许成绩。  相似文献   

20.
各中小学现在非常流行关门管理。所谓关门管理就一定的制度,把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学校里,我们都读过被关在笼子里的小乌郁闷而死的故事,如果抢劫了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