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从而飞黄腾达,身价倍增。对于一心考取功名的古代读书人来说,闯过层层考试关已是九死一生,可是,要跳过最后的“龙门”——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却还会遇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坎儿。  相似文献   

2.
明代嘉靖年间辽东科举考试的答卷(残卷)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行最后一科进上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明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对读书人以及国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考试制度,是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专用考场.作为“抡才重地”,贡院是中国唐代到晚清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一个地方,从唐宋至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都经历过贡院场屋生活.贡院建筑规模宏大,考试规制严密,是科举制度的具体象征.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逐级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统一高考制度、各种认证考试等现代考试就是在借鉴、吸收科举考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必须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朝取得天下后,为治理国家,选拔统治人才,顺治二年开始科举取士。清代科举制大体延续明朝旧制变化不大。清朝科举考试在雍正以前,为优待满族旗人,将科举分为满汉两榜。旗人考试较容易,考满汉翻译一篇,也叫翻译科。到雍正时,为缓和反清情绪,取消了二榜制,无论满汉官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叫正途出身。为力求公平取士,防止科举考试作弊,清代还修纂了一部《钦定科场条例》,对科举作了详尽的规定。清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个等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院试:即清朝时各省内的科举考试。当时一省设提督学政,负责考察全省学务事务,并主持省内考…  相似文献   

6.
嘉庆年间皂役及其子孙冒捐冒考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法律是禁止皂役友其子孙捐监、捐官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但皂役违制捐官考试的例子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封建教育历史悠久。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个阶段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复试、殿试(及格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者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在《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唐代的科举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科目设置等内容的讨论,找出了我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并寻求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科举制度史上防范考试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隋唐以来历代制定的防范科举考试作弊的主要举措,其许多做法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1895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举办了“时新小说”征文比赛,应征作品根据征文启事的要求,内容皆显“三弊”之害。“三弊”中的时文即是科考之弊。时新小说详尽描述了八股考试的整个过程,论证科考取士与实学济世之别,鲜明指出科举考试的诸多弊端,对晚清科举考试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皇帝制策"和"进士对策"这两部分保存了大量明代科举考试的原始文本,它们分别有一定的格式体例。明代时务策问往往是发策者感时事而发,士子对策也都有的放矢。问答皆重时务,很有针对性、现实性,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可补史之缺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无可否认,由于受首场八股文的影响,时务策格式的僵化及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科举文献是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历史的文献,在类型和分类上具有独特性与专门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科举文献学来研究科举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保存和利用,通过充分利用科举文献把科举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以及社会风气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旧世局,开始了以文章致身的新格局,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世情世风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科举改革为切入点,探讨戊戌时期科举变革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康有为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起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问题的讨论贡献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6.
杨军 《档案学研究》2017,31(6):125-128
宋代榜文经由皇帝、朝廷各部及地方官府发出,传递至官方场所、地方城乡、商贸地区等地区,成为朝廷及各级官府日常行政运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榜文的下行及公示于民众虽有其正常的程序和规章,但在榜文发布过程中也不时存在着出榜稽缓、“擅收敕榜”、出榜泄密及违规用纸和隐匿遽收等违规现象。对此,朝廷及地方官府均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惩戒,以保证榜文文书发布规章得以顺利实施,政令下行有序畅通。  相似文献   

17.
陈尚敏 《档案》2020,(1):25-32
科举文献是指对科举制度、过程、内容、结果及相关人物、事件的原始记录。科举文献类型多样,这里所指,即由清代甘肃士人刊刻的硃卷以及包含甘肃科举中式者信息的同年齿录。硃卷和同年齿录均有中式者的个人简介、家族谱系,部分会试同年齿录和硃卷一样亦有师承关系部分。上述两种科举文献有助于考补清代甘肃人物、兰山书院山长传记以及认识明代向甘肃移民的多样性,同时还可对其中的部分史事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8.
元代科举《诗经》试卷档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刘贞编辑的《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诗经》科试的试卷汇编,是元代《诗经》考试的实录。它详细展示了元代《诗经》科试情况,能对元代科举制度具体实施的细节及元代科举档案进行补正和充实、对元史人物传记资料及其作品也能进行重要的补缺,为元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档案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东亚、欧洲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档案文献记载,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1300多年,其间先后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就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20.
张楠 《兰台世界》2016,(24):121-123
特奏名是宋初出现的一种科举恩科制度,在北宋真宗时期基本形成定制,北宋太祖至宋真宗时期正是科举制度不断向制度化、体系化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一些偶然人为因素对科举取仕影响日渐变小,被制度化因素逐步取代,复试向特奏名转变即为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