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般情况下,知识产权为反垄断法所宽容,其垄断是合法的。知识产权滥用是民法上“权利滥用”的具体方式之一,知识产权法本身对其有许多限制。本文试图在反垄断法的理论框架内,初步构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平衡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虽然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确了反垄断法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但由于相关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并不能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提供实际的指导。应在理清反垄断与知识产权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解决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问题。我国对于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适用应持适度宽松的态度,应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适用相关指南,促进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垄断立法是市场经济的本能要求,制定反垄断法要确立平等的竞争观,要设计和确立合理反垄断法的立法框架,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就要改革外经贸体制,改革政府规则,协调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冲突,利用WTO净端解决机制打破技术贸易壁垒,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反垄断法视野下,知识产权滥用主要表现为借助知识产权实施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垄断协议以及经营者集中。对反垄断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及如何规制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产权保护的反垄断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法在促进竞争、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消费者福利上是一致的,但知识产权滥用也会阻碍社会竞争、损害社会福利,结果违背立法的初衷。因此反垄断法有必要对知识产权的滥用加以制约。发展中国家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更不能忽视知识产权滥用给经济带来的危害与损失,而应双管齐下,最终实现既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其专有性,它表明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合法垄断,而反垄断法其使命就是反对垄断,以维护公平自由的竞争机制。二者既存在相互一致的地方,又有明显的相悖之处。利益的均衡协调就成为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以及反垄断法上对其必要规制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加深,人们一直呼唤着我国的反垄断法的早日出台.反垄断法的矛头指向主要是企业的限制竞争、控制市场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以"排他"或"独占"为特征.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知识产权.在这方面,如何协调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以确定知识产权这种法定的独占性权利在反垄断法体系中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促进科技发展与激励创新,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其出发点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合法专有权,一旦遭到滥用,就会产生垄断,损害社会福利。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制度二者只有保持均衡,既能激励创新又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知识产权人凭借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应当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而制裁的方法则用解除知识产权垄断。由于知识产权垄断,产生了信息的垄断,进而形成和发展了市场垄断。它的无形性和"合法性"使传统反垄断法无法规制。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加强其竞争地位的过程,一些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往往与限制竞争或者垄断行为联系在一起。这尤其突出地表现为拒绝许可、搭售、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等。我国急需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主要的经济要素,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把握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与原则界限,以便促进良性竞争,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已经实施的《反垄断法》条文,分别探讨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一致性与冲突。最后,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解决二者冲突的办法,建议出台《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垄断法(草案)》已进入人大审议,但反垄断立法依然面临难以解决行政垄断问题、执法机构权力被肢解、立法整合困难、屈从于产业政策和政府管制的需要等困境。我国反垄断立法陷入困境,既根源于我国垄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又受制于转型时期制度变迁的影响,更是立法公共选择与利益博弈的结果。要解决我国的垄断问题,仍需改革的纵深推进、竞争文化的培育和反垄断法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在目的、构成要件及实现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规定极为简单,并以民法为依据,这无疑会影响这部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在《反垄断法》中明确反垄断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一个权威独立的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科学设置及其权限的合理确定是中国反垄断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确定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时,要考虑到反垄断法本身的特点、任务和调整对象、现有相关机构的设置以及外国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空间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立体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加大,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许多学者都主张在我国的物权法中确立土地空间权法律制度.但是就空间权的性质、构成及是否应当独立存在等问题还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6.
通说认为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绝对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的所谓绝对性仅仅是权利的基本属性一排他性的一种体现而已。通说所认为的罗马法物权(所有权)的绝对性是中世纪注释法学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罗马法所做的有目的曲解而已。罗马法对所有权做了广泛的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表明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的目的是激励科技创新,但是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又可能会抑制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表现为一种法定垄断状态。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的谈判过程中,掌握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可能导致合法的垄断转化成反垄断法所关注的经济垄断。通过分析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人拒绝许可行为及典型案例,说明了采取一定的反垄断法规制,可以减少因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导致的科技创新垄断效应,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立足于维护自由竞争,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目的就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本性。要使《反垄断法》充分发挥作用,反垄断法不应有中国特色,而应与国际反垄断法规接轨,克服在反行政垄断上存在着的认识偏差。我们在协调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时,更应该注重反垄断法而不是产业政策。反垄断法的颁行对我国政府行政垄断提出了严重挑战,需要在有限政府框架下,厘清政府行政职能、所有者职能与反垄法执法者职能的关系,使其愿意并且学会用反垄断法的执法方法和程序来履行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反垄断豁免制度的发展趋势,并以航运业反垄断豁免制度在各国的立法现状为基础,从我国《反垄断法》入手,研究我国《反垄断法》对航运业垄断行为的规制,并借鉴欧盟等国立法经验,总结其对我国相关立法完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款规定的特许权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特许所形成的特许权;第二种是对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特许所形成的特许权;第三种是对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特许所形成的特许权。三类特许权的性质是不同的:第一、第二种特许权是一种民事财产权利;第三种权利是一种市场准入资格或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转让,因此不是一种民事财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