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试图预测天气。不论是耕种的农民,从事贸易的商贾,还是军事上的行动,能否预知未来的天气都是成败得失的关键。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气象科学开始萌芽。相传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且在甲骨文中关于天气现象的知识就已十分丰富、细致。  相似文献   

2.
雷达测雨     
黄昏,低沉的浓云遮蔽了辽阔的天空,北风在呼啸。寒潮又一次地从北方向我们袭来,草原上的牧人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但是,这个无情的“客人”究竟要拜访那些牧区呢? 夏秋之间,在广阔的大洋腹心,常常会掀起一个低气压的大旋涡。巨浪、暴雨和狂风伴随着这个“热带风暴”,可能会扫过我国东南安静的海港。可是人们焦灼地等待着:台风会在那里登陆?它的速度和方向怎样? 每年每月,居住在祖国边陲山区的农民、草原上的牧人、生活在海上的渔夫,都要和那些行踪无定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顽强的斗争,有时候还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人  相似文献   

3.
雷达测雨     
利用一般气象站现有的设备观测降水和云,有静多条件的限制。就说降水罢!每个气象站能观测到的范围很小。在同一天气过程和同一云层下面,降水强度的分布很不均匀。站上看到下大雨,可能正巧是强雨中心的光临;站上的雨很小,也可能这时有个强雨中心悄悄从旁溜过。显然,这样的观测,难免有坐井观天,不见全貌的缺陷。在同一个地点,降水强度还随着时间迅速变化,尤其在夏天,时而大雨倾盆,时而云消雨止,在短时间内看到的降水情况,不能正确反映整个过程的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4.
5.
正在中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科学活动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古代最原始的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古人把布帛之类挂在竿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8月8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一场开幕式,创下了收视率之最,被国际媒体评价为"艺术之美的杰作,中华文化的缩影"。但大多数观众不知道,就在这一晚的21时35分,北京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守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的中外气象专家都认为降雨在一个半小时内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年孜孜不倦的研究,黄维平如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丰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深水立管力学与涡激振动两个领域,在已经获得的31项发明专利中,有近2/3是这两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他把这些归功于这个时代——深水油气开发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创新的灵感来自于深水油气开发,创新的成果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及其计算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柴扉仿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要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就不能停止脚步。"到2050年,中国近海的生态环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整个生物的生产力是高了还是低了?溶解氧是多还是少?海洋的酸化有多严重……"这些都是他将要用毕生所学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从炎帝、黄帝时期起,中国就出现了种植耕作等农业活动。"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中国更是以农作物养育着数十亿人口。近年来,随着气候、土壤、水质的变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植物病害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却在植物病害控制这一领域有太多  相似文献   

10.
不断攀升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也称为摩天大楼,起源于美国,已有110多年的发展历史。关于现代高层建筑诞生的确切时间,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1885年竣工的高55米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标志着摩天大楼的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采用钢结构支撑的大楼。另一种观点认为,1913年建成的纽约伍尔沃思大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它的高度为241米。根据有资格授予“世界最高建筑”称号的组织——高层建筑和城市生存环境委员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病理学是一个很窄的口,目的就是研究植物怎样有效地抵抗病菌的侵染,实际上就是当‘植物医生’。如果将植物受到的侵染主要分为病害和虫害的话,那我们医的就是病害。"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杨俊博士这样定位自己的身份。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研究上,杨俊目前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稻瘟菌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的解析上。然而,这个"植物医生"要如何当?年轻的他还要不断地去摸索。  相似文献   

12.
把脉风云     
前一秒云卷云舒,后一刻风雨满楼。天气的变化自古以来便牵动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每一根神经.预测变幻无端的天气成为指导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秋明主要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在看似变幻莫测的风云舒卷中.三十年如一日,探知天气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把脉风云     
<正>前一秒云卷云舒,后一刻风雨满楼。天气的变化自古以来便牵动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每一根神经,预测变幻无端的天气成为指导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秋明主要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在看似变幻莫测的风云舒卷中,三十年如一日,探知天气的奥秘。实践中求真知自1984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获学士学位起,杨秋  相似文献   

14.
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TRMM PR已成功运行了17年之久,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使得量化中到强降水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其灵敏度较低,其最小可探测信号大约是17d BZ,故它在探测和量化弱降水方面有着固有的劣势。本文从弱降水观测的角度,归纳、分析并对国内外各学者对于PR探测降水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估。获得并分析、验证和评价TRMM PR对降水的观测结果的影响,在对弱降水信号性能进行探测。而Cloud Sat卫星的成功发射,其搭载的云廓线雷达(CPR)由于较高的灵敏度,被普遍认为是探测弱降水的最可靠的工具,结合CPR的观测信息可以有效地评估PR对于弱降水的观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30日,天津市蓟县莱德商厦发生一起火灾,10名女性不幸遇难;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一栋高楼发生重大火灾,酿成58死71伤的悲剧;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工地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它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但有时候,它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一  相似文献   

16.
对星载雷达数据与地面降雨资料进行空间匹配,并展开定量分析,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介绍了美国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采用的数据匹配方法,进一步采用了更精细的三维网格,对三组星载与地基雷达数据进行了空间匹配处理,并对结果展开了定性比较与点对点的定量对比,比较了2种匹配方法,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为地球把脉     
《百科知识》2003,(11):28-29
近一时期,我国相继发生多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8月16日到21日,不到一周时间里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的确比较少见。虽然专家认为,近期地震活动还属正常。但是,鉴于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壳活动最剧烈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们中国人够聪明.能吃苦.不需要总跟在别人后面。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够做出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不久前刚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起峰的感言。诚如斯言,他的确能吃苦,并不断创新,而且成为了光测世界的领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