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5,(8):23-23
牦牛作为高原之宝,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是我区广大农牧民主要的生存、生活资料,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由于分散的小规模养殖,近亲繁殖导致牦牛品种退化,个体小、产奶量少,直接影响到牦牛的产量和质量。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对此事高度关注,决定在林周县试点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研究工作。2004年国家科技部立项投人100万元支持自治区畜牧科学研究所实施《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项目,从引种、繁育、推广入手,进一步提高西藏本地牦牛的生产指标,扩大优良品种在西藏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帕里牦牛体型外貌特征和体尺体重指标进行了种公牛和基础母牛的选择,并进行本品种选育,建立了牦牛本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和规程,向全区提供牦牛良种,为牦牛良种推广和生产性能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藏科技》2005,(10):61-62
自2004年国家科技部立项投入100万元支持自治区畜牧科学研究所在林周实施《牦牛生产性能改良技术研究》项目以来,该项研究发展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牦牛品种选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形成了以斯布牦牛和亚东牦牛为父本的两个选育体系。截至今年初,林周牦牛选育中心已向全区推广选育种公牛1012头,辐射了全区3个地(市)。  相似文献   

4.
从一名普通的防疫站职工到生物制品企业董事长;从甲肝病毒分离的苦心孤诣到SARS、甲流疫苗的运筹帷幄;从研究项目亏损到反向收购;从卖豆苗攒经费到远征纳斯达克……尹卫东,这名乐观的草根技术创业者,如今正在努力尝试产业创新、资本创新等多重角色,角色转身的瞬间,他也为企业的创新与责任做了精彩的注解。  相似文献   

5.
云登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一直从事基层科技工作,2006年聘为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科研、推广和科普工作。带领科技人员与群众一道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在提高农牧民收入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承担了“西藏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培育“,“林周县牦牛本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天然草地围栏和“人工种草与牧草种子繁育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09,(6):3-3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人员历经25年,培育出了我国首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近期,这一新品种及其培育技术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宋莉  于家豪 《今日科苑》2011,(22):72-74
2002年6月扎根于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总部基地,不到10年的时间,从租用一层写字楼到拥有自己的两栋写字楼;从拥有十几名员工到如今500多名员工,本科以上学历者超过300人,研发投入逐年递增,目前已占到销售额的5%以上,申请专利逾20项,专有技术超过20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牛种,是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我国牦牛有1300余万头,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青海省又是第一牦牛大省,有牦牛500多万头,约占牦牛总数的37.7%。牦牛业的发展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藏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法,结合C显带和Ag-NORs显带技术,研究了西藏牦牦牛的一般核型。C带、Ag-NORs核型。并探讨了西藏牦牛的起源、演化和分类。  相似文献   

10.
牦牛产业是当雄县畜牧业主导产业,但牦牛生产性能深受"夏壮、秋肥、冬瘦、春死"恶性循环的影响,通过舍饲育肥方式,饲喂标准化牦牛精补料,改变牦牛养殖靠天养畜、过度依赖天然草场的现状,从而缩短牦牛饲养周期,提高生产性能。该试验通过156d的集中育肥,试验组牦牛实现每天每头增重0.646kg,比对照组每天增加14g,每头实现纯收入845.76元,比对照组每头增加392.86元。  相似文献   

11.
普布潘多 《西藏科技》2009,(6):46-46,68
本文阐述了发展帕里牦牛的自然条件、牦牛的生产现状和发展潜力,分析了发展帕里牦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智亚莉 《科教文汇》2008,(13):201-201
电视技术发展迅速,经历了从没有到有,从单功能到多功能,从手动到遥控的百年历程。电视的产生和发展是数名科学家在电子基础上不断努力和创新的结晶。随着电视种类的繁多现代电视已经从一种公共媒介的收看工具,变成了包含众多信息系统的家庭视频系统中心。伴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视正在向智能化、多功能和多用途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从焊装车间的一名钣金整修工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岗位创新到当家作主;从最初的不被认可到现今的一举成名,一名普通工人,也和院士一起,站在国家科技的最高领奖台上,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就是……  相似文献   

14.
那曲地区冬季长、温度低,导致了天然放牧家畜的体重大幅度下降。研究表明,整个冬季暖棚外早晨8-9点的平均气温只有-16.4℃,而暖棚内平均气温为9.5℃;由于气温高降低了牦牛的维持消耗,所以与暖棚外牦牛相比,整个冬季暖棚内牦牛体重可以少减重9.9kg。因此,暖棚建设只是有效降低牦牛掉膘的幅度,但还不足以达到冬季牦牛不掉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物酶制剂和益生菌等提高饲料转化率是当前饲料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提高牦牛饲料转化率,本文研究了生物酶制剂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在牦牛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合理配制牦牛精补料及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等基础上,添加NSP酶后能有效提高舍饲肉牦牛出栏屠宰率和母牦牛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牦牛营养研究进展(一)—瘤胃消化代谢与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令浩 《青海科技》2001,8(5):40-42
对牦牛的消化代谢、能量代谢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牦牛,在不同饲养条件下进行了瘤胃消化代谢试验,测定了pH、TCA-P、NH3-N、VFA等瘤胃消化参数,发现不同饲养条件对各项参数有明显影响,营养水平越高则主要参数值亦高,pH越低。(2)用闭路式呼吸面具对1-3岁牦牛在不同海拔处作绝食能量代谢测定并进行了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在2300-4300m高度范围内绝食产热值稳定不变;牦牛的等热区为8-14℃,并从-20℃起才随气温下降而增加产热;在较低海拔高度(2300m)时,牦牛的FHP=302.13kJ/kgW^0.75,MEm为458kJ/kgW^0.75,Km为0.66,这些数值与国内外对其它牛种研究结果接近,只是在高海拔条件下才显示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掌握拉萨市曲水县牦牛畜群结构,为全县牦牛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2020年3月,组织拉萨市、县、乡三级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628户牦牛养殖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并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8.
牦牛骨中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地区牦牛骨骼、牦牛骨骼不同部位、牦牛骨组织与其它动物骨组织中钙、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对这些元素的影响,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牦牛牛皮蝇蛆病在西藏对牦牛养殖业危害严重,主要目的分析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文章采用调研与资料查阅相结合方法,对中国五大牧区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危害以及国内外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西藏实际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调查显示西藏没有专门针对牛皮蝇蛆病开展的防治工作,该病危害十分严重,无形中对西藏牦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结论建议西藏设立重要寄生虫病防控管理机构,开展牦牛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采取"春防、秋治"的综合措施,长期坚持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项目组制备的4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并疫苗对免疫动物进行检测抗体和免瘴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家兔和西藏牦牛接种疫苗后精神、食欲、粪便、体温、心音、呼吸均章常,疫苗安全性良好,当机体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128时,可使免疫机体产生可靠的免疫力,抵抗牦牛大肠埃希氏茵攻击.进行免疫攻毒后,对家兔保护率为80%;对牦牛保护率为95%;而对照家兔和牦牛全部死亡.因此,接种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是预防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