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跟跑、并跑与领跑”的三大阶段,中国成功构建从政府主导下“产学研”松散联系到“政产学研”紧密互动,再至“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协同联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演化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安排。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演进与理论脉络,从超越追赶视角阐释了政府引导、多元协同、包容适应的中国式创新基本特点与实现路径,拓展了技术追赶理论的情境解释与适用边界,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体制四个方面解析后发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全球要素资源颠覆性重组的背景下,我国亟待深化认识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规律,建成与特殊国情、阶段需求相匹配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的长期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一、立足国家创新战略探索构建产学研结合新机制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本身就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它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较少从产学研合作的视角去探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问题。为了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以西方海洋强国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为研究样本,试图从海洋科技创新价值链出发来理清产学研合作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影响机制,同时通过调研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涉海类企业与学研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价值链上合作互动出现了“脱节”问题,尚未形成“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促进后端的产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创新链后端进一步反哺前端”的良好态势。基于此,本文从海洋科技创新三个环节(知识产生、开发与商业化)来梳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困扰辽宁科技创新和经济良性运行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对全省理工类高等院校、省以上政府部门属科研院所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同时对规模以上工业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制约我省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是建立我国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文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研究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若干机制的具体实施,从合作运行框架、动力、协调、利益分配等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1准确衡量一国产学研合作水平意义重大,宜综合多个视角评价客观认识一国产学研合作水平是建立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决策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促进产学研合作一直是我国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事项,准确研判其发展质量对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当前,伴随我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围绕产学研合作实际水平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准确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十分复杂,国内外学术界针对相关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共识。综合已有研究与国际实践,较常见的衡量方法及指标体系大致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通过“国家竞争力资助计划”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由独立咨询机构对进行绩效评估。建议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评价指标,并关注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在科技计划实施与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以清华大学-搜狐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为案例,提出我国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根植于卓越的两栖创新生态系统。这种创新系统技术分工清晰,制度设计精致,追求卓越成为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种驱动创新的力量。提出启动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推动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建设,加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向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倾斜、树立创新生态系统样板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研究现状与知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计量的分析视角,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主要国家、学科分布、主要期刊、高产学者、主要的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等八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Research Policy是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国际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三重螺旋创新模型、技术(知识)转移、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因素及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影响等研究;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研究领域具有主导性地位;我国在该领域总引文数量、平均引文数量及H-index等指标值与其他优秀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与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性不相符。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它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合作主体在享有独占收益的同时为产业技术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影响着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的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多赢离不开对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考虑.分别按照收益的独占性共享性、风险的可控性及可防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管理风险实现更多收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政策体系现状及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在全国居于前列,产学研政策体系已构建起来,但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产学研合作发展需要的问题,需从组织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创新和人力政策创新等方面完善政策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本研究对经济发达省份产学研合作政策完善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学概念,诞生了高度学科交叉的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以其工程化思维及由此衍生的崭新的科研文化,唤醒了生物学及相关传统学科从“发现”走向“创造”的强大生命力,正在带来生物学向工程技术科学转化的重大变革.本文在综述国际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针对前沿交叉学科的前瞻性规划,战略性引导,早期布局,机制配套,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队伍集聚以及产学研创新价值链建设等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合成生物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重要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0-201
1 首席科学家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6 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1985年获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国家新药研究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新药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我国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多方面发展和改进了药物分子设计方法和技术 ,提出了分子结构多样性的新判据 ,建立了利用计算机产生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分子库和进行“虚拟筛选”的方法。利用这些理论计算方法 ,从分子和亚分子水平研究了药物与生物靶分子的相互作用 ,构建了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属于产学研合作领域的前沿领域,但国内外相关研究零散无序,系统梳理国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国内学术界跟踪国际产学研理论研究新范式。文中在回顾介绍国外有关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献基础上,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前沿研究进行了一定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机制与机理、分类、创新网络绩效等研究方面。未来研究可预见的2个方面:一是在规范当前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范围更广的实证研究对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创新网络结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绩效的影响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二是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机制与机理研究将是深化产学研理论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推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而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政府作用。政府作为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者,间接参与创新过程,并引导和影响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为例,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包括改善地方软硬环境、促进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孵化器建设以及实施“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等。同时,本文也分析了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问题,并指出进一步推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包括把握北京城市发展重大机遇,加快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继续推进“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健全法制环境;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通过政府购买等措施扶植重点产业发展,以及密切官产学研联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培育重视合作与交流的地方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乙肝疫苗、复方丹参滴丸、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等医药卫生领域的成果,与我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也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医药卫生领域共设置了8个项目,793个专题,经过1万多名科研人员5年时间的科技攻关,在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药物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医疗器械重点品种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中药复方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九五”期间,科技攻关的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主体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造和使用的集合体.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即为创新系统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及分配机制也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项机制有密切联系.文章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学、研两方或三方联合创新的行为;是系统性的创新行为;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已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同时陕西作为西部的科教大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加强专利合作,进一步增加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是陕西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地区一本高校”(18所)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至2016年间的专利数据,运用软件Ucinet6.0绘制了陕西省这18所高校之间及其与诸多研究机构、企业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图,系统分析了该合作网络的演化路径与演化动因。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一本高校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总体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的特征,高校在网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导致网络演化的动因与网络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的时间点基本契合。  相似文献   

20.
作为“研究与开发”组织尚未内部化的中小企业在创新面前,尤其在重大技术创新面前,要成为独立创新主体是不现实的。中小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须借助“外生”科技资源,必要时还得借助政府行为。换句话说,在缺乏“研究与开发”力量条件下,企业所从事的创新大都是在特定创新网络中进行的,它主要体现在“产学研”和“产官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之中。毫无疑问,要想维系创新网络正常运转,组织与管理将是其关键环节。本文探讨江苏省常熟市电缆厂是怎样借助政府行为,借助“外生”科技资源来营造创新与管理网络的。一、技术及资本资源的组织与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