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普遍预期的巴格达大战还没有打响,美军已经在那里招摇过市。即便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还有点本钱,能够派上用场的机会恐怕也不多了。 如果美军这次的“可靠情报”的确可靠,萨达姆将很难逃脱——现在关于他的生死已经多有传言。无论如何,伊拉克战争已接近尾声。 尽管美军没有遇到伊拉克人民鲜花和掌声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只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就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拥有的几十万军队很快分崩离析。萨达姆军队迅速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英军队航空兵通过在伊拉克南北两个禁飞区长达12年的空中持续作战,耗尽了萨选姆绝大部分舫空力量。因此,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航空兵感到惊奇的是,美英战机数百架在伊拉克空域飞行,居然没有一架萨达姆的战斗机升空拦截作战。面对没  相似文献   

3.
就在美国陷入了作战时间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超过海湾战争、军费消耗接近越南战争的“伊拉克泥潭”难以自拔之际,2006年11月5日,新的伊拉克政府法庭宣布将被“山姆大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萨达姆判处死刑。2006年12月30日北京时间11时05分,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早已尘埃落定,美国摧毁萨达姆政权的计划已经实现,但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大兵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起来。如何让美国的“民主、自由”思想变成现实的政治制度在伊拉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却是令小布什十分恼火的事。美军的心理战,或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43):20-20
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裁定前总统萨达姆在杜贾尔村案中犯有“反人类罪”.并判处其死刑。消息一出,守在电视机前焦急等待结果的伊拉克人或欢欣鼓舞,或极其愤怒,或上街庆祝,或游行抗议。一时间,萨达姆个人的生死命运和伊拉克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队没有一加架战斗机起飞进行空中作战。那么,萨达姆那么多的作战飞机到哪儿去了呢?美国空军杂志今年2月披露了一个重大内幕,美军攻占伊拉克后,在一片荒原地区沙子下面挖到了一架极为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或许,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被活埋的米格-25战斗机,也是米格-25战斗机的悲哀吧。  相似文献   

8.
声纹的妙用     
自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到12月23日萨达姆总统被捕的半年间,令美军难堪的是,一直未能完成确认萨达姆的身份。萨达姆一边过着逃亡生活,同时又不时发表各种声明。因为萨达姆有许多替身,一旦在电视台播送萨达姆的声明,随着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声明究竟是出自萨达姆本人还是替身模仿的呢?  相似文献   

9.
张林 《航空档案》2005,(2):39-41
200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显示,萨达姆在巴格达一个私人住宅。布什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美军违背诺言突然提前实施“斩首行动”。空袭命令下达后,战区8艘美海军军舰上的人员立即根据从中央情报局总部传来的目标资料编制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飞行数据。同时,两架F-17A“夜鹰”隐身战机,各携带着两枚重达2000磅制导炸弹起飞,开始了这次“斩首”的空袭行动,试图杀死萨达姆速战速决,伊拉克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0.
红云 《航空档案》2003,(5):14-15
在今年3月2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拥有强大的王牌部队——共和国卫队。然而,战争还没进行多长时间,共和国卫队大量部队被炸死炸伤,大规模的抵抗荡然无存,美军迅速攻占了首都巴格达,战争出人意料地很快结束了,让世人感到了极大的震惊和迷惑。最近,美国媒体披露了萨达姆王牌部队遭到联军航空兵毁灭性打击后覆灭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自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以来,英美一直未能如其所诺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使得英美两国陷入一场“情报门”的诚信危机之中: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质疑美英两国是否为了“师出有名”而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美国媒体首先披露了布什总统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援引假情报,指控萨达姆政权从非洲国家获取核武器原料铀的丑闻。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7月12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总统布什的支持率大跌。55%的受访者表示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开战前误解了有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甚至有38%的受…  相似文献   

12.
孙子 《档案时空》2003,(5):41-43
萨达姆是一名在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领袖人物。他不仅带领伊拉克人民卷入了多场战争,还发动了两场对中东格局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1980年开始的两伊战争和1990年由于入侵科威特导致的海湾战争。在8年的两伊战争中,双方死亡人数达100多万人,经济损失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至少推迟20至30年,并促使美国军舰名正言顺地进驻了海湾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领土问题。由于中东历经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伊朗与伊拉克在帝国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国边界长期无法说…  相似文献   

13.
新闻榜     
易卜拉欣:一场虚捕?伊拉克前政权第二号人物伊扎特·易卜拉欣的踪迹和拉登一样扑朔迷离。9月5日传出易卜拉欣被捕的消息,但随后又被否认。伊拉克国防部发言人9月5日称,驻伊美军在提克里特市一家诊所逮捕了一名在此就诊的男子,此人被怀疑是易卜拉欣。在这场追捕中,死伤70人,另有80人被捕。不过美国一直拒绝证实此消息,伊拉克内政部9月6日也发表声明称,通过DNA测试,被捕男子不是易卜拉欣。伊拉克此前曾多次传出易卜拉欣落网的消息,事后均被否认。但这场“虚捕”也足以引起关注。这位跟随了萨达姆35年的将军,是萨达姆被捕后美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14日,美国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的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当天在巴格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经被捕。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中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军13日夜在提克里特采取了“红色黎明行动”,并逮捕了萨达姆。我作为驻外分社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在处理完新闻发布会的图片稿后,看到CNN正在播放巴格达市民在市中心庆祝的画面,立即与我的同伴新华社驻外英文记者李骥志打车前往采访,“被迫”目击了一场巴格达广场枪战。  相似文献   

15.
葛瑟 《航空档案》2004,(1):59-60
在2003年11月的伊拉克领空,驻扎伊拉克的美军两架直升机被反美武装击落,造成21名士兵死亡和20多人受伤。为此,美军航空兵在伊拉克空域飞行时十分发怵。美军飞行员们不但怕伊拉克的火箭筒,还十分担心伊拉克的苏制肩射防空导弹攻击。在阿富汗战争中,“毒刺”防空导弹曾杀得前苏联作战飞机不敢低飞,只  相似文献   

16.
在战后的伊拉克采访是非常困难的,萨达姆政权垮台后,由于美英联军缺乏对这个国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伊拉克陷入严重的无政府状态,抢劫、枪杀事件屡见不鲜,社会治安混乱,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没有安全感。面对战后的伊拉克,我开始还真不知从何下手采访,因为新华社在伊拉克只有3名记者,另外2名是文字记者,分工非常明确,只有我是“飞毛腿”天天往外跑。租了一辆美国产福特卧车,司机是一位由于伊拉克战争而失业的老本行,会一点英语,非常有经验,哪里有新闻,哪里是热点他好像都知道。因为伊拉克政府前新闻部被美军解散,所以,只能到美军当局所谓的新闻中…  相似文献   

17.
在伊拉克那些翻新的古迹上,十分之一的砖头都刻着萨达姆的名字,或者8颗星星——每一颗星代表萨达姆阿拉伯名字的一个字母。1979年,萨达姆登上伊拉克总统宝座。他上任后,马上党同伐异,反对异己,以叛国罪处死21名革命元老。在伊拉克全国的小学里,学生在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全体对萨达姆感恩颂扬,高唱“萨达姆,萨达姆,我们将为你献出鲜血……” 当萨达姆刚掌握了伊拉克的一切权力  相似文献   

18.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结束了,一场现代化的新闻大战也偃旗息鼓了。战事进展期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这场现代化的战争上来。和以往不同的是,由于现代传媒的高科技发展,从战事拉开的第一天起,到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全世界的人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现场实时直播,关注和了解伊拉克战局的每一步发展变化。也因此,伊拉克战争被世人称为“电视现场直播的战争”。和电视现场实时直播一样,新闻摄影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也依托高科技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和多方位的直观形象画面,展现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报刊上,同步报道了伊拉克战局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羚子 《出版视野》2004,(3):47-47
“天下和为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都以和为先导,常谈“先礼后兵”,国与国之间“谈判”。边界的退让等等都以“和”为前提。翻遍历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莫不是丢掉了“和”这个先决条件,而殃及数以千万计的生灵遭遇战争的涂炭啊!而如今的伊拉克战争,倘若萨达姆能够退  相似文献   

20.
“小牛”空地导弹,一直是美军战机空中反坦克的强有力武器。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空中反装甲成为一大热点。在美军空中反装甲武器中,比较有名的包括最新型“小牛”AGM-65K空地反装甲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