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或许是上海的语文新课程方案的要求,或许是国家教育部关于“两纲”教育的要求,上海高考语文命题近两年连续在第一阅读语段选用关于民族文化的文章:2005年春考选用的是关于京剧艺术的一篇演讲稿(节选);2005年秋考选用的是关于剪纸艺术的文章;2006年春考选用的是关于中国扇子的文章。这种连续的、紧锣密鼓的选文倾向,自然向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传达出重视民族文化的导向信息:接下来的秋考乃至于以后的高考命题都有可能选用关于中国书法、绘画、服装、饮食、节日、中医等极具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怀疑,2006年上半年在上海滩上出…  相似文献   

2.
高考分省命题已成气候。语科选材,可谓日趋“三贴近”:贴近生活、时代、人民。小到“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更注重语境的作用。这是语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年以来连续考到。或间接命题,跟其他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是直接命题,例如2006年安徽卷18题。  相似文献   

3.
新春爆竹刚刚响过.六月高考似乎又已近在眉睫。重读2005年秋考与2006年春考两份试卷.分析其命题思路.梳理其考查重点.也许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作为语高考渐趋稳定的作命题形式,稳中求变,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命题形式以其颠覆传统的特质为语界所接受,同时也促进了语教育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对写作教学更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5年的高考作怎么考,如果不出意外。2005年的高考大多还会采用话题作这一形式。为了摸清命题规律,提高作备考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2006年,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进入第三年。面对渐行渐近的高考,人们自然有许多期待,特别是作命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作为长期奋斗在高考第一线的语教师,对2006年的作命题有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高考语试题自1992年以来,已完全与语课本脱钩了。也就是说从那一年起,高考语试题完全回避语课本内的知识点和基本内容。这在当年,对于避免“考什么教什么”的弊端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对培养学生的语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然而,时至今日,这个“高考与语课本脱钩”的指导思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3年第12期中,张真玮老师在《作教学:舍弃“小技巧”,回归“大智慧”》一开头提到:“近年来在关于中考、高考语命题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越来越有影响的呼声:减少基础知识的比重,提高作的分值。有人甚至提出不考基础知识,就考一篇或两篇作。这主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从1992年开始,科技说明就固定成为了每年高考语试卷中的一道大题,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当中,偶尔被社科取代,实际已考了十年左右。 在做科技说明阅读题的时候,学生普遍感到苦恼:读章时不知所云,做题时一头雾水,做完一对答案,与自己的选择正相反。有的学生半开玩笑地说,做这类题有三个法宝:一猜二蒙三反。“猜”和“蒙”不需解释,“反”即选与自己判断相反的答案,你觉得A最不可能是答案,那就选A,多半会对,如果你选那个最有把握的,你就等着丢分吧。不仅学生有这种感觉,语老师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这当中有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足的原因,也有命题的原因以及章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取消了“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科《考试大纲》继续把“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现对2006年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观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总的印象是,在稳中有变、稳中求质的思想指导下,以侧重语文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考测的命题理念愈见清晰,其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阅读题还是作文题,命题视野开阔,文化含量高,显得大气而有活力,无疑是近几年上海语文高考命题相当成功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以来,高考连续五年未考查标点符号,根据高考命题对考查点轮考的原则,2004年恢复对“标点符号”的测试;《考试说明》规定;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次为D级。  相似文献   

12.
要预测2005年高考语卷命题的走向,必须从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特点、亮点分析说起。笔对照2004年高考语卷与2003年高考语卷,并参阅前几年的试题分布情况资料,理出了2004年全国高考语卷命题的7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二期课改的重要理念是: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近几年来,上海高考在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评价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2006年春考至今,研究型问题的命题技术也正在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语文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样才能考查学牛的语文综合素养,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正确导向,这是高考命题探讨的重点之一。语言应用表达一直足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几乎年年有创新。2003年高考语文改写题便是创新成功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省自主命题,文综合、理综合仍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这是我省高考的一个新变化。高考分省自主命题,是涉及教育全局的重大制度性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需要。实行分省自主命题。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化高考改革。今后两年,我省高考仍会有新的变化,2006年的高考全部由我省自主命题,2007年的高考将检验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上海语文平均分又在92分左右,这已是连续数年在这个分数上徘徊了,比较其他学科的平均分低了10多分。于是人们要问,上海语文高考到底缘何年年总在92分徘徊呢?我以为,这是缘自命题的不够科学性,缘自命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高考《考试大纲》下发后不久,笔曾经写过一篇题为《高考试题中的“听”与“说”》(见《语数外学习》2003年第12期)的章,提醒同学们要重视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综观2004年高考试题,我们果然发现,不管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还是各省市自己组织的命题,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对“听”“说”、特别是“说”的能力的考查,其中不少试题还很耐品味。现略举几例,试评说之。  相似文献   

18.
窦红平 《现代语文》2006,(10):104-105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入学考试要考语,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测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是理解语的能力和运用语的能力,看他们够得上够不上大学所要求的水平。”叶圣陶老先生的这种提法对当前的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认为,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和作命题在命题工作中都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笔查阅了2006年3套全国卷高考作题和14套省市自主命题的高考作题,本通过对今年高考作题目的综述、梳理来谈高考作对今后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回望高考】铁凝不仅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同时她的作品也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都多次选用她的作品作为现代文阅读语段。2006年全国卷I选的是她的《世界(节选)》,2009年宁夏卷选的是她的作品《孕妇和牛》,另外她的作品也多次出现在上海、江苏、吉林、安徽等地的考前一模、二模试卷中。  相似文献   

20.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08,(10):2-2
上海、北京等地曾实行过春季高考,其意图是给考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但由于“春考”是针对秋季高考的“落榜生”而设置,且主要为“二本”高校录取,由此使“春考”的场面越来越冷清。而2008年四川灾区的高考却不然,可以视为一次独立、完整的高考过程——所有高校在这次高考中都有具体的录取名额。我们有能力推广这一经验,在一年中举办多次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