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之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编这本《我们怎样学语文》的? 王丽:事实上,早在3年前,我便已经开始本书的约稿工作。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专家、时年86岁的程千帆先生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海的于漪先生已应约为我写了稿子。程千帆先生当时已因病住院,接到我托钱谷融先生捎去的约稿信后,竟扶病为我誊抄了自己以前发表过的一篇千字短文——《有恒斋求学记》,还附上一封亲  相似文献   

2.
仁师于漪     
<正>于漪先生坚信"爱",坚守着"仁爱"之心,崇尚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她以超过一个甲子的教育岁月,不是只在口上说、纸上写,而是身体力行这教育之"爱"。而今,我虽只谋君一面,只听君一席,却也已相信爱。参加第七届班主任名家论坛,我有幸一睹当代教育名家于漪先生的风采,亲耳聆听她老人家的教诲,至今仍心潮澎湃。论坛日程表上,于漪讲座后的备注是:已邀请。而其他几位专家均是:已确定。  相似文献   

3.
这是我教<藤野先生>一文的第二课时. 我说:"今天,请一个同学上来就我们学习的<藤野先生>一文在黑板上出一道题,让下面的同学作答.大家准备一下."说完,我扫视了一遍教室,目光在戴飞燕同学身上落定,便点将要她上来出题目给同学们作答.小戴有点腼腆地走出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题目:"作者这样写第一部分的意图是什么?"写完对着我笑笑,回到座位上.同学们看着题目开始思考.  相似文献   

4.
冬雨·暖阳     
那天傍晚,为了组稿上的一点波折,加之冬雨绵延了一天,心绪低落。郁闷中,手机铃声响起:"我是于漪老师啊……稿子写好了……"稿子写好了?!怎么可能!约稿时得知于漪老师身体不是很好,分明需要好好休息;样刊送去了,想着怎么也要再过几个月才能再约请于漪老师写点东西——"……学生的文章,还是要以鼓励为主……"电话那头,于漪老师的声音温暖,有力。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是钻研,越是感到其博大精深,越是由衷地叹服.我在<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谱系>一文中说过:"一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语文教师在其语文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语文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语文教师."这些话语反映了我的真实想法.2001年秋正逢于漪老师从教50周年,举行大型活动,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赶印出来的<于漪文集>非常及时地送到大会,于漪老师当时送了我一套,使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读到此书的读者之一.于老师在扉页上写着:"红兵同志:这是过去的脚印,充满了幼稚、不足与缺陷.审视,借鉴,跨越过去,创造辉煌."抚摩着精美的书籍,看着这几句话,我读出了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对青年语文教师一代人的殷殷期待,怎不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6.
在"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研讨会"上,于漪老师又一次强调了"语文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记得多年以前,于老师上<事事关心>一课,我有幸能够聆听并参与评析.我当时所得到的印象是,于老师的课,富有立体感,于是我便写了一篇评析,题目就是:<课,应当是立体的>.这次听了于老师的报告,联想到于老师教学的许多特色,我又一次对"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雨街 《小学生》2015,(Z1):13-15,12
一封信的风波我小的时候,教我的老师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在我印象之中,她个子很高,也很漂亮。而我当时好像只有七八岁吧。一天,这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是什么,我当时并不知道。小学生中也有见多识广者,便讲信怎么写,  相似文献   

8.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很多少男少女都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大家觉得那些朦朦胧胧的爱情开始与自已有关,当然,与爱情有关的烦恼,也就出现了. 最近,雨小河就正为这么一件事苦恼呢,我们一起看看她的来信吧! 老师: 最近我的心一直被后悔、痛苦、无奈等情绪折磨着,原因是我错过了我爱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我和他原本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忽然问我是否愿意做他的女朋友,我当时真的对他没有感觉,于是便拒绝了.他后来又追求了我一段时间,见我一直拒绝便不再追求了.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我爱上了他.我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信,问他可不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但他却说他不喜欢我,当时只是错觉.  相似文献   

9.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10.
有个青年朋友问我:“张老师,我看你写稿子蛮快的,笔杆儿一拧就是一篇,你有什么窍门儿没有?“我笑了笑说:“写稿是件艰苦的事,没有你讲的那么轻松.从酝酿构思开始,就心神不宁,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每天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直到把文章挤出来,才觉得轻松些.写稿子有没有窍门儿?看你怎么看,若是把窍门儿看成捷径,我看窍门儿是没有的;若是把窍门儿看成经验,倒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  相似文献   

11.
1961年10月,就在我交出《小布头奇遇记》最后一次修改稿的时候,叶至善先生已经要我尽快交出一本短篇童话集稿子来。在写那个长篇前,我手里已经有了一批短篇童话,而且当时为小布头即将问世十分兴奋又忐忑不安,所以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  相似文献   

12.
<正>难得天真有人说,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而我想说,童心则是最美好的人性。童年终将逝去,而童心却可不老。童心之特点就在一个"真"字。明代李卓吾写过一篇《童心说》,声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想起于漪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课或文章,而是一件小事。二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夕,上海某公司为慰问教师举行联谊会,欢声笑语,可是,当部门经理吴小姐举着酒杯向于漪老师敬上一杯酒时,于老师握  相似文献   

13.
孙来满 《老年教育》2010,(11):41-41
退休后,我爱好爬格子,报刊上时有我写的“豆腐块”。 一天,我把一篇写好的稿子放在桌上便出去了。回来后,见孙子正趴在桌上认真看我的稿子。见我过来,孙子便喊道:“爷爷,您这篇稿子有两个错别字。”听他这一说,我大吃一惊:乖乖,这篇小稿总共不足600字,就有俩错别字,而且还是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孙子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苏利娟  仇高波 《考试周刊》2015,(38):170-171
<正>一、案例简介芳芳是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同学的陪同下,主动来到咨询室寻求心理疏导。当低垂着头的她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蓬松的头发、忧郁的眼神、满脸的愁容。当我面对微笑轻声问她:"同学,最近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娓娓道来。"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北方做生意,我出生后不到一岁便一直由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父母只有春节放假才回来,长期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在已经逝去的2001年里,有什么事值得我自慰的话,那便是我编的这本书——《我们怎样学语文》。事实上,早在4年前——1999年9月,我便已经开始本书的约稿工作。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专家、时年86岁的程千帆先生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上海的于  相似文献   

16.
清新游戏     
A 钢琴:我的浪漫与矜持我的钢琴是个棕色的大家伙。我四五岁时便开始和它打交道。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罗曼谛克,也不知道谁是帕格尼尼,拉赫马尼诺夫又是干什么的,但唯美主义者的根子已天生埋在我心里,被音乐的露水一浇.便悄悄地探出了脑袋,我把贝多芬  相似文献   

17.
童话的诞生     
2002年初,中学生刘婧被吸收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成了会员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还被评为第四届“雨花杯”全国中学十佳文学少年;不久,她又获得了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刘婧出名了,因为她写的童话很受欢迎。小学四年级那年,老师交给刘婧一个任务,写一篇童话参加市教委举办的童话征文比赛。这可是刘婧尝试课外写作的第一次。当时,很有主见的她没有去找当记者的爸爸来一番辅导什么的,就分自信地写了起来。写完后,也有请父母修改,就把稿子带出家门。由于大意,有一页稿子掉地上,幸运的是让爸爸看到了,心的爸爸从地上拾起这页稿子没想到这就拾起了…  相似文献   

18.
[1]我在班级负责写新闻报道稿,同做这项工作的,还有同学王晓。王晓除了写文字稿,还负责摄影,班级搞什么活动,她都是最先知道的人。我们的"老班"(我们的班主任)为人十分和蔼可亲,从不曾见她发脾气训人。那一天也不知怎么了,她上来就严厉训斥我,说安排给我的工作我不干,让我写的稿子我不写。我很纳闷,她什么时候让我写了?老班说让王晓告诉我的,我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老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讲述其父教授作文的事,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叶老要求孩子们每天必须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鸟、路径山峦均可收于笔下。纳凉时,叶老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们把当日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写得不好”之类的话,较多的是说“我懂了”与“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孩子们便调整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叶老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再读下去。”叶老教子作文,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1.作文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2.作文的材料要到生  相似文献   

20.
原本的稿子写到三分之一处还是被我毫不犹豫地删掉了,我打开微信跟男友吐槽:“我好像已经没有朋友了,不知道该怎么写友情。”男友秒回:“怎么会?你还有王一诺。”听到这个名字,我立即反驳:“不行,总是写她,我都快写腻了。”但终究觉得一颗心稳稳当当有了着落,因为她是我的十年老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