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1972年上中学,那时候正是“文革”时期,整个国家都很混乱,很多学校都关门了。我被分配进了一所临时组建起来的中学,老师也都是临时招来的。学校里就我们这一个年级,共有六个班。我在这个学校上完初二,这所学校也关门了,我们整个班级又被插进另一所中学。尽管我只在这所中学呆了两年,但在这两年中,我有两个好伙伴陪伴着,她们是小秋和小华。我们彼此认定了对方是好学生,也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我从城镇中学副校长的岗位来到了一所农村初中——中固中学任校长。中固中学是一所学校管理和基础设施都比较优秀的农村中学。怎样加速学校发展.把这所农村中学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成了我必须做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泰兴市的洋思中学,20年前是一所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现在,它已经成了“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的典型范例之一,成了中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中国也就成为教育强国了。”洋思中学是个奇迹,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奇迹呢?细看洋思中学走过的历程,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一、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健全发展在洋思中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所农村中学已经连续十年保持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同…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的8月18日,晴.阳光明媚。 我十五岁,高一,疯狂迷恋文字。 我所就读的这所中学,是我们这座城市有名的中学,每年不知有多少家长想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自从第二个省高考状元在这所学校诞生后,我们学校的门槛就彻底被踏破了。  相似文献   

5.
汶川的同学们:你们好!我和同学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把温暖传递给你们。我们在学校设立了一面祈福墙,每个同学都在上面写出了对你们的祝  相似文献   

6.
那个时候,我抬头看天,天空蔚蓝而高远。那个时侯,夏天总有大雨,学校的沙池灌满雨水,每片水花都能激起波澜。那个时候,昏暗的窄小的教室内,坐着四十多个孩子,闹哄哄的,然后老师就扯开嗓子叫道,你们要是安静,我给你们讲故事。“哗啦”一声,一个个正襟危坐……这就是我们,学前班的时代。那时候放学,每个人要相互牵手回家,四十多个人排成很长的一队。走在街上,所有人都停下来给我们让路。我牵的是一个女孩的手。那双手总白净明皙,那个女孩却总不说话。我不知道她叫什么,我也没有问过。以前,本来有人来接她,但不知为什么后来没人来了,老师便安排…  相似文献   

7.
万君 《学子》2013,(12):17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两个故事。故事一:某省的中考结束后,一学生考了"中考状元"。该省最好的一所中学动员该生来校就读。这个学生年龄比较小,还不到13岁,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对中学校长说:"我很想去你们学校。可是我家离你们学校太远了。你能不能给我在学校附近租套房子,让我爸爸妈妈陪我?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去你们学校。"中学校长听了这句话后,半晌说不出话来,但最后还是屈服了。  相似文献   

8.
一次到一个学校举办讲座,在结束前的问答环节,一个男生递来纸条:“为什么我们一来这个学校毛病就这么多:校纪变严了,规定变多了,稍不注意就按不学习滚蛋了?为什么啥事都找我们班,全区通考也找我们?这究竟是为什么?郁闷!——初二男生”。看完纸条,我反问道:“如果这个学校的所有这些事情和变化都是针对你或者你们的,那真是令人郁闷的事。你是否清楚你们来这个学校以前的情况?你怎么知道你们之后来的同学不会比你们  相似文献   

9.
我上中学的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雷诺兹先生布置我们就对生活的认识每人写一篇富有创意的作文。我那时17岁,对一切事情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我选择了“为什么许多事会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样子”这个主题。那天晚上,我把困惑我的有关生活的问题写了下来,我发现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10.
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的生命每个角落静静地为我开着。哦,那些花儿……你们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题记嫄这是个笑起来"惊世骇俗"、"威震八方"的女孩,所以我们都称她为"校(笑)花"。几乎所有和她在一起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声所感染,嫄每天无忧无虑地充当大家的开心果。  相似文献   

11.
<正>此次台湾游学,不虚此行。我们这次游学,是一次诗意的行走,是明礼的团队,我们也没有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这一次,我们在游学中成长、学习。三天的明道中学还有其他学校的交流学习活动,是我在台湾度过的最充实的一段时光。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们到了明道中学。这所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与我第一次到五浦汇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明道,我觉得这所学校充满了热情与活力,草木遍地都是,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平铺在地。总之,这所学校就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们是云南省××县××中学初四班一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我们是后悔者,今年十三岁。因为这所学校是镇上办的,都是些差生,而我们又是  相似文献   

1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篇有关战争的独特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身负重伤的德国青年在一所德国中学的见闻和思考,其中又以描写学校教室的走廊陈设为主.为什么作者要花大量的笔墨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教参上解释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同时,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所文科中学,是‘我'的母校.传播人类文明的文科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样的理解不能算错,然而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心良苦地反复描写这些陈列品,真正意图在于揭示纳粹当局企图通过某种文化渗透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揭示了德国陷人战争灾难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带着学校的重托.我走进了咱们这个“差”班。其实,多年的教学生涯已使我坚信.每个班都是一个花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花园有大小之分,但都有让人驻足赏叹的渴盼。花,有肥瘦之别,但都有开放的理由。带着这一信念,我自信地走进了你们,以“我,一个小兵.学校派给你们的主帅,但我只愿成为你们中间的一卒,与你们一起冲锋陷阵”的开场自得到了你们的接纳。于是,我成了你们的第三任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李乃一 《师道》2008,(12):32-33
这是一封写给你们——我敬爱的老师的信。在如光一样掠过的岁月里,你们在我的前方,微笑着看着那个幼稚的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一直到现在,两岸光阴,回首再看,年华尽好。脑海里浮现的,是你们各异的风采,与同样滚烫的热心。作为一名学生,你们与我互相融入对方的生命当中,哪怕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你们是我内心中那个最伟岸的背影。酝酿许久,冒昧地写出我的这些心里话,只是为了对你们长久以来孜孜不倦的努力,献上我最真诚的感激与祝福。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的一次课堂作文,记录了你们曾经的梦想;10年后,它是一面小镜子,或许可以照见那些说过的话、唱过的歌、走过的路……那个时候,你们12我24,我们是同一属相的不同代人。现在,在我们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我来了,你们在哪儿?还有人记得这封从过去寄往未来的信吗?”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泰兴市的洋思中学,20年前是一所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现在,它已经成了“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的典型范例之一,成了中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中国也就成为教育强国了.“   ……  相似文献   

18.
郝强是一所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周末回家同妈妈讲到学校的语文老师时,说:“我们班这个老夫子,太固执了。前些天,语文课代表建议他周末带我们文学小组去茅山采风,你猜他怎么说——‘带你们去,其他同学不难受吗?’还有上星期,我请他自习课带我们去阅览室读报刊,他又予以拒绝——‘这事得校长点头!’搞得我这个班长在同学中间一点面子都没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泰兴市的洋思中学,20年前是一所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现在,它已经成了"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的典型范例之一,成了中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中国也就成为教育强国了."  相似文献   

20.
十分秒教诲     
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地理老师不来上课,班主任让我们自习,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看书。此时,有个老头走进教室。这个老头是在城里犯了错误被下放到乡下来的,天天在学校旁边放牛。老头问我们为什么不看书,我们说不想看。老头又问这堂是什么课,我们说是地理课,老头说:“我给你们上一堂地理课吧。”老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