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路是汉口最繁华的商业街江汉路旁的一条文化街,街上有许多书店,古旧书店是其中最大的一家,现在改称古籍书店。那时,古旧书店全部的书籍都是开架的,没有柜台阻隔。由于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形成了书墙,所以书店还特意配备了书梯,方便顾客选择接近天花板的书籍。我到这里来一看就不想走了。我至今还怀念那时古旧书店的经营氛围,整个书店里有一股浓浓的儒雅的书香。我就在这静静的书店里静静地看书。像我这样只看不买的学生,还有很多,而营业员也不干涉,让你静静地看。因此,古旧书店就成为我童年的第一个“图书馆”。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书的…  相似文献   

2.
朋友的书店     
朋友要开书店,让我给策划策划。我知道,朋友并不喜欢书。不喜欢书,开什么书店呢?瞎凑什么热闹呢?你不是喜欢书嘛,更多的人不是喜欢书嘛。我开书店,还不是为了你们?我喜欢不喜欢不要紧,关键是我喜欢钱!卖书能赚钱就行了。  相似文献   

3.
朋友的书店     
朋友要开书店,让我给策划策划。我知道,朋友并不喜欢书。不喜欢书,开什么书店呢?瞎凑什么热闹呢’你不是喜欢书嘛,更多的人不是喜欢书嘛。我开书店,还不是为了你们?我喜欢不喜欢不要紧,关键是我喜欢钱!卖书能赚钱就行了。  相似文献   

4.
春阴归处     
正阴天里去书店,是我固定的一个节目,类似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我其实不想买什么书,我只是需要到一个还算安静的公共场合,让自己离开一会儿电脑,或者听听活人的呼吸。我对书店不抱希望,对出版社、对写书的人都不抱希望。不会有我想读的书,连我自己都写不出我想读的书,我能指望谁呢。出了书店,心里更加腻烦起来。漫无目的地乱走,突然一抬头,一树梨花。我想到了一个词:璀璨。真是璀璨,  相似文献   

5.
女儿喜欢看书。这个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大约从3岁开始,我每周带孩子去一次新华书店。到了书店,我不给孩子买书,而是让她自己挑。她就在书堆里看,看中了什么书,就抱在柜台上,我来给她结账。因为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看什么书,看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去书店次数多了,书店工作人员都认识她了。她一来,书店阿姨就  相似文献   

6.
我的大学     
一个人逛书店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朋友老崇。他比我年长5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在书架前,他常捧着书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仿佛整个书店就是他家的书房。如果不走近他,闻到那股垃圾桶上才有的气味,你很难想到,老崇其实是个流浪汉。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他一度还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7.
缺口的苹果     
曾几何时,我无数次地光顾学校附近的那家名叫“苹果园”的书店。店里并不大。最多20平方米,可整个屋子里却弥漫着书香。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走进这个书店,我的心头总会泛起某种抑郁而又很纯洁的情绪。店中的女主人是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不很热情也不很活泼,偶尔还很深沉。小书店的门边放着一张精致的小书桌,桌上总有鲜花和一叠  相似文献   

8.
我的大学     
一个人逛书店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朋友老崇。他比我年长5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在书架前,他常捧着书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仿佛整个书店就是他家的书房。如果不走近他,闻到那股垃圾桶上才有的气味,你很难想到,老崇其实是个流浪汉。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他一度还颇有名气。身高一米八几的老崇,成  相似文献   

9.
我的大学     
一个人逛书店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的朋友老崇。他比我年长5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在书架前,他常捧着书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仿佛整个书店就是他家的书房。如果不走近他身边,闻到那股垃圾桶般的味道,你很难发现,老崇其实是个流浪汉。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他一度还颇有名气。身高一米八几  相似文献   

10.
书,这是一个令我朝思暮想的字;这是一个令我魂牵梦萦(yíng)的字。不知有多少次,我都是随着书中的内容入梦。"纳米,该回家了!""哎呀,不着急,不着急!"每个周末,在书店里,我的妈妈总是要说上这么一句话。我不像林海音阿姨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书,只好到书店里去窃读,我却和林海音阿姨一样,把大多数时徉香,  相似文献   

11.
因为喜爱读书,所以隔三差五便会往书店转转,看到有喜欢的书或者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通常都会掏钱买回家,等着有空时再读。那天,再次走进一家新开的书店,在买书时,店主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书店老板说:你是看书的,我是卖书的,我们并不是同行,我们的目的也不一样,我从不看书,我只卖书,你是看书的,你买书是为了看书,我卖书是为了挣钱。他的话显得很俗气,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阅读史,是从路遥的《人生》开始的。这本书是我的大姑妈送给我的,她大学毕业,有点儿理想主义。她在我们老家开了一家书店,书店的名字很有诗意,叫“故乡书房”。那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的经营理念十分超前。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不到三个月,她的书店就开不下去了。书店关门时,她把路遥的《人生》这本书送给了我。在一个下着暴雨的黄昏,我似懂非懂地读完了它。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  相似文献   

13.
爱书的人对书店恐怕都特别有感情,我尤其是。不但小时候在书店看书,长大了在书店淘书,后来还在书店坐过柜台,继而自己也做过开书店的痴梦。最近听说两个朋友合作开书店,不由勾起我的前尘旧恨来。  相似文献   

14.
书之情缘     
县城的书店里没有什么可看的书。县城的图书馆里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缺钱。但有一点,我想大概是不会错的,那就是经营者不知道真正的文学精品,不知道什么是好书。找遍整个书店,寻不到一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书。几月前,看《文艺报》上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博士生长期跟踪县级新华书店,得出的结论是:书店经营者的素质低下,不知道诺贝尔个什么,也不知道思想家们的名字和著作。在他们眼里,武打、言情、凶杀才是好书。这样的人怎么能办好书店?柜台整了好几回,效益就是上不去。可我们这些读书人,却没地方可提意见。人微言轻,说了也没谁听。  相似文献   

15.
诚品制胜     
有时,曲线才是最好的捷径。于创业之初,他说:诚品不只是卖图书,更主要的是“卖阅读”。他就是诚品的董事长吴清友。诚品书店开办第一年,亏损;第二年,依然赔本。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理念公之于众:“我们欢迎读者在书店逛好几个小时,却一本书也不买。”有人会认为,这样他的书店该是人满为患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吴清友于是开始反思:不花钱阅读,许多人也不愿待在书店,一定是书店不够完善。他去请教著名设计师陈瑞宪。在看了他的书店后,陈瑞宪说:“这样吧,下一个书店让我为你设计。”  相似文献   

16.
雨中的牵手     
暮春的一天,我到市上去买东西。走进那家书店的时候,天还阴着,出来时,却下起了雨。站在书店门口,望着渐下渐大的雨,我为难了:如果雨不  相似文献   

17.
兴许是职业的缘故,我对一个城市的印象,首先是从书店开始。一个书店对待看书人的态度,往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真实素养。很多书店,极有容人的胸怀,明知来客只为蹭书和吹空调,还是表现出一种温和的大气,这令我非常感动,也使我对书店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愫。不管什么天气,在我看来,书店总是最好的去处。  相似文献   

18.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认为,赵恒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多读书,从书中获取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周末,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书店里的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进去没有几个钟头我是出不来的。其实,我有这个爱好还得归功于妈妈呢。小时候,妈妈总爱带我逛街,可每次都不能尽兴,因为我一点都不老实,总是东跑西跑,让她心惊胆战。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我爱看书,便尝试着把我带到书店里,没想到我还真安静地看起  相似文献   

19.
逛书店(4篇)     
从喜欢看书开始,我就知道,这一辈子会和书店结下不解之缘。于是,每逢节假日,无论是风雨飘摇,抑或是艳阳高照,逛书店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像空气与水一样不可或缺。逛书店是一种心情。从迈入书店的那一刻起,便与喧闹的世界隔绝开来,仿佛  相似文献   

20.
我的忏悔     
有一个人,我不知道他的姓名、年龄,甚至只和他说了几句话,但一想到他的手、他的声音,我便不由自主地深深忏悔。要期中考试了,我伴着鸟鸣,早早地一路小跑奔向书店。书店还没开门,我便双手插进兜里,缩缩起脖子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