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吗?一些研究者在谈到《岳阳楼记》这篇千古名文时,都要说上这样几句:作者范仲淹是看了滕子京派人送来的《洞庭秋晚图》,并综合概括了太湖等江南湖泊的景色写成此文的,他一生并未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这些说法相沿已久,似成定论。就是李...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过这样几句话:“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所谓“属予作文以记之”,就是指滕子京给他写了一封《求记书》这份《求记书》叙述了作者请求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原因,和他对洞庭湖景色的高度赞赏。读一读《求记书》,对于我们阅读《岳阳接记》是有帮助的。为此,我们特从《隆庆岳州府志》中将《求记书》摘抄出来,作些注释,并译成现代汉语,与《岳阳楼记》注译同时在本刊发表。滕子京在给范仲淹写这封信时,还随书附上一本《洞庭秋晚图》以便范仲淹“涉毫之时,或有所助”。但是我们决不要以为范仲淹写作《岳阳搂记》便是看图作文。第一,范仲淹是吴县人,吴县临近太湖,而太湖与洞庭湖的景物有近似之处;第二,范仲淹幼年时期曾经寄寓于洞庭湖滨的安乡县,亲眼见过洞庭湖的阴晴晦明和四时景物的变化。《古今图书集成。聀方典》第一二二四卷中就写着:“安乡县,范文正公读书堂在县西。”第一二二五卷又有许宗鲁写的《范文正公读书台记》,对范仲淹“束发时依亲读书”于安乡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述。这就证明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是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写成的。《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只不过在他,“涉毫之际,或有所助”罢了。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百代绝唱。但在论及《岳阳楼记》的诸论中至今却有一种看法,认为范仲淹并没有到过洞庭湖。范公是凭对太湖的观感,和滕子京函请范公作记时附的一幅《洞庭湖晚秋图》而描摹出巴陵胜状的。读范公的《过庭录》等有关历史资料考证,笔者对这一观点,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江立中同志的《范仲淹到过洞庭湖》一文(以下简称江文,载《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四期),题目清新,立论新颖,令人很感兴趣。有不读不快之感。但是,拜读之后,笔者颇有异议。  相似文献   

5.
一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声名益著,《岳阳楼记》又凭了岳阳楼而脍炙人口,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早已蜚声中外。可是,在《岳阳楼记》的研究和一些大、中学校的教学参考资料中,及至在某些公开发行的刊物上,不少同志深信不疑地说,范仲淹一生没有到过洞庭湖。并且,对范仲淹为什么能够在《岳阳楼记》里把洞庭湖写得这样逼真,作了种种不能令人信服的猜测。如湖南师院《语文教学》1978年第3期吴良俅同志的《岳阳楼小考及其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谈到《岳阳楼记》这篇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洞庭秋晚图》,派人送到邠(bī)n千古名作时,一般根据正史没有明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州(今陕西彬县),后改送邓州。有确记载为由,认为作者范仲淹没有这年末,范仲淹因谏止仁宗废人以滕子京送过《洞庭秋晚图》来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而是看了滕后一事忤怒了宰相吕夷简。次年正否定范仲淹到过岳阳楼,是站不住子京派人送来的《洞庭秋晚图》(有月,即景祐元年(1034年)元月,他被脚的。因为情况有变,范仲淹完全误作《洞庭晚秋图》),并综合概括了贬知睦州(今浙江建德),途经淮北有条…  相似文献   

7.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把巴陵胜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近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但范仲淹从来没有到过岳阳,这已是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那么,范仲淹为何对岳阳楼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景观如此熟悉呢?一直以来比较正统的说法是滕子京把《洞庭晚秋图》寄给了范仲淹,范仲淹是根据图画写出文章的。对此,历代都存在争议。确实,单凭一幅画能写出这么美妙生动的文章,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据历代《临湘县志》《张  相似文献   

8.
198 9年江西省临川市上顿渡颜家渡范村发现了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家族的《范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 ,经考证 ,作者系范氏家族第 39代元孙。初版《族谱》是由范仲淹牵头组织编修并亲自作序 ,于宋皇三年 (公元 10 5 1年 )正月八日出版。此次发现的《族谱》为第  相似文献   

9.
因为《岳阳楼记》篇末的名句,范仲淹的名字是颇为世人所知的。但对这样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据《八十年来史学书目》,却仅有一部传记——而且还出自台湾学者之手——以为评介,这未免是史学界的缺憾。我校程应镠教授所著的《范仲淹新传》问世,多少弥补了这一不足。对研究历史人物的意义与方法,《新传》作者发表过论文《谈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而《新传》依据论文阐述的思想方法,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人物传记的撰著,进行了颇有特色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改革失败后出知邓州时应滕子京的请求而写的。当时滕子京贬官岳州,政治上很不得意,范仲淹通过对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景物的描绘批判了一些迁客骚人登楼览胜时所产生的患得患失情绪,抒发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襟  相似文献   

11.
岳阳楼二辨     
《岳阳楼记》因名诗名文而出名,又因那些名诗名文引发争论。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二:一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之前是否到过洞庭湖;二是洞庭湖是否属云梦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江西省临川市上顿渡颜家渡范村发现了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家族的《范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经考证,作者系范氏家族第39代元孙。初版《族谱》是由范仲淹牵头组织编修并亲自作序,于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正月八日出版。此次发现的《族谱》为第十五次修谱版,是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夏修订付印的,共分九卷,为木刻版本,迄今已有70年了。  相似文献   

13.
读《岳阳楼记》 ,都佩服范仲淹。大家都知道 ,范仲淹作《岳阳楼记》的心境并不好。当时 ,他因为遭受贬官贬谪的打击 ,心中还郁结着阴云。他似乎确有志士的执著和文士的豁达 ,因此能不为灰暗的心情主宰 ,依然用笔写出颇具意气的心曲。如果不是有人硬要挖掘他宦海浮沉留在文中的“烙印” ,谁能从文中读出作者低回的情绪呢?读《岳阳楼记》大半留下的就是这种印象。然而 ,有材料表明 ,这仅仅是范仲淹思想的一面。他的另一面 ,骆玉明先生在《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中讲道 :“说起范仲淹 ,人们容易想起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教育家范仲淹》一书 ,是董平先生的力著 ,2 0 0 0年 7月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是对范仲淹研究的丛书之一 ,详细记述了范仲淹的教育实践 ,深刻阐发了范仲淹的教育理论 ,全面展现了范仲淹重视教育、进行教育改革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伟大的教育家范仲淹》注重对范仲淹的教育实践的记述。范仲淹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 ,该书以翔实的资料对其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这主要是 :其一 ,范仲淹曾躬亲执教。在宋仁宗天圣五年 (公元 10 2 7年 ) ,范仲淹 39岁 ,因守母丧而居家 ,应晏殊之请 ,掌学应天府。他克尽职责 ,勤勉恭谨 …  相似文献   

15.
<正>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任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在任时,他采取了一些政治改良的措施,但新政推行不到一年,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范仲淹被免去参知政事职务,贬为地方官。先后出知邓州、杭州、青州。在被贬邓州期间,他创作了名篇《岳阳楼记》。文正公笔下的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但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抒发千古忧思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似文献   

16.
范仲淹划粥     
范仲淹(989-1052),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自幼勤奋好学,真宗八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范仲淹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著名的《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和抱负,为历代所传诵。  相似文献   

17.
<正> 范仲淹生于北宋徐州一个清廉的小官僚家庭。他年仅两岁时,父亲不幸病逝。迫于生活,母亲带着他改嫁到长山朱家。从两岁到二十二岁,范仲淹都寄居于长山朱家。但朱家究竟在哪个“长山”,从南宋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朱家在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南)的长山,范仲淹从小长在淄州,在长山(县)境内的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参见宋人楼纶《范文正公年谱》)。北宋长山知县韩  相似文献   

18.
《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历来为人称颂,也深受广大中学生朋友喜爱;《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文品和人品俱佳,更值得我们钦佩。也许正因为有一流人品,才会有一流文品,能写出此等千古传诵的名篇。  相似文献   

19.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后迁居苏州吴县。他生于北宋内忧外患之时,“少有志操”(《宋史·范仲淹传》),既长,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幸,不蹙忧患”(《范文正公集》附富弼撰《墓志铭》)。他一生四次被贬,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挥毫撰写出历代传诵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现择其二三事简述于下。“断齑划粥”  相似文献   

20.
评《岳阳楼记》范仲淹,是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原住邠州,迁居吴县。两岁丧父,寄人篱下。在贫苦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据《范文正公年谱》,他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借住,读书三年,每天吃粥。又在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间未脱衣睡觉。这段“人所不堪”①的生活,确实磨炼了范仲淹的意志。欧阳修在《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公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公少有大节,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