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近三千年来,两国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是值得研究和发扬的。但是,由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日友谊蒙上了一层不愉快的阴影,从而使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成为一个冷落的部门。今天,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种友好关系得到了新的发展。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揭开了中日友谊新的一页。1979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今年五月,华国锋同志满载着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访问了日本,又带回了日本人民的深情厚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代代相传。在中日友谊史上,黄遵宪是个值得一提的人物。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梅县人。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活动家、外交家。29岁从事外交工作,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日烟酒文化历史发展的阐述和习俗的比较 ,使中外读者了解中、日两国既有因一衣带水而具有的相似之处 ,又有由于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 ,以此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理解 ,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虽一衣带水,非常相邻,但是两国人民性格、为人处事差异较大。其差异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地理因素和历史环境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的"大陆德行"和日本的"岛国德行"形成对比,研究其形成原因,对研究中日两国关系,合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间团体大多成立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部分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其会员或因历史上的军事冲突,或因和平时期的文化交流而结缘于中国。通过对日本民间团体之一“大连会”成立背景的历史考察,客观思考承载“满铁”历史的“大连会”,如何以积极的行为超越历史的重负。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大连会”的许多成员以团体或个人形式在大连地区的教育界、经济领域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援助活动,为沟通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好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中华文明在帮助日本民族走出野蛮愚昧状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中日两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孜孜不倦,把中国文化输入东瀛,留下了千古美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并没有很好地领会到儒家思想的精华,特别是进入近代后,穷兵黩武,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对近邻各国大肆侵略压迫,残暴屠杀中国民众,疯狂地摧残、掠夺中华文化财产,以达到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材通过对明治维新前日本历史的介绍,使学生对日本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所起的巨大影响,以史实说明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大化改新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部民制和幕府政治又分别是日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特征,也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的刺客与日本的忍者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刺客和忍者出现的历史背景、个体宿命以及对两国后世的精神影响的分析,比较出刺客与忍者都为大贵族所养所用,其既定的历史角色导致他们最终竭尽宿命的归属。刺客与忍者对中日两国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深刻地映射出两国人民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有着密切往来。我国元代虽然历史较短,而且中日之间还有两次战争,但是两国的往来,特别是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却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元代也是宋学在日本开始传播和研究的时期,因此深入研究元代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宋学在日本思想文化界的影响,不仅对于中日两千年的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今后的中日友好关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新高考》2008,(3):21
一、国内部分 1.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一见了日本外相高村正彦。胡锦涛说,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密切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和地区安全等问题,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1.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关系十分密切。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一直是两国学术界都很重视的研究课题。 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约当我国战国末年至汉朝初年),中国文化开始传入日本。日本山阴、北陆等地,曾发现了很多形状酷似中国先秦古钟的日本制造的铜铎。这些文物证明中国早期文化,曾以原始的交通工具,通过日本海左旋回流的自然航路传入日本。现已出土的地下文物也证明在同一时期,中国的铜剑、铜(钅牟)等物,也经朝鲜半岛横渡对马海峡,传入日本北九州等地区。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科书中如何认识和描写“南京大屠杀” ,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 ,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中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 ,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描述 ,都配有插图 ,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 ,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 ,描写这一事件的分量也很少 ,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 ,教育好下一代 ,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相似文献   

14.
现实问题: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年来,在几代中国领导人、七任美国总统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据历史记载,中日两国人民已有近2000年的友好交往,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自古以来,日本曾向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佛学等。但近世,历史悠久的中国日渐衰微,而日本却自明治维新以后豁然崛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这不能不使毗邻的中国有所震动。此时,中国正值洋务运动时期,后来又发生了戊戌维新等运动。本文试图就明治维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除通过军事侵略中国外,还发动了文化侵略,实行语文奴化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其基本策略是删改占领区的国语教科书和编写日、满政府的国文教科书。在其所编的国文教科书中,企图通过课文的选编以建立满族认同、消解异族反抗、宣扬日本亲善,并最终达到全面实行奴化教育、统治中国的目的。虽然这种企图最终失败,但仍值得中日两国人民反思,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加强,中越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得到深化和发展。通过综述2007年中越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两国高层领导人从长远的眼光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牢稳定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中越关系的友好和稳定发展符合符合两国、两党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从长远来看,还需加大中越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和民间往来,进一步促进中越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自从日本小泉纯一郎内阁连年参拜靖国神社以来,加上钓鱼岛事件的不断激化和东海油田问题的持续对峙等原因,使得中日两国国民之间互不信任情绪的记录持高不下,使得两国政府外交关系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然而,这些正在发生的和潜在的对立和冲突,都是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如何缓解这种不符合两国人民长远利益的日趋尖锐的矛盾,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课题。根据国际关系学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借鉴过去的经验,民间外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上策。池田大作的亲善外交与鸟居龙藏在中国西南苗疆的寻根,是中日民间交流的范例。历史证明,这是两个行之有效的民间外交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报消息,在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支持下,黎巴嫩贝鲁特穆塞特贝赫中学在黎巴嫩中东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日"暨高中学生毕业典礼晚会。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吴泽献夫妇、穆塞特贝赫中学董事会主席萨利姆·沙尤尼、中东大学校长雷夫·弘吉斯多、穆塞特贝赫中学校长艾力斯·苏法尼和毕业学生家长400余人出席了晚会。沙尤尼在晚会发言中表示,黎中有着历史亲缘,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文化上的交流互鉴有利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50年代针对中日官方外交难以启动的情况,中国政府基于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从民间外交入手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对于这段历史过去多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日本民间力量对两国邦交正常化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探析,以期再次唤起人们对民间交流的关注,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团体和个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