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教学研究》2007,(5):F0002-F0002
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座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严州古城,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水。学校历史悠久,建于1907年,原宝贤书院更名为建德县高等小学堂。1914年更改为县立模范高等小学校。1917年新成立省第九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53年更名为梅城镇第一小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11,(10):4-4
冯建军在《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9期撰文指出,个体的全面发展要关注生命的每个方面,但不要求每个方面都得以平均发展,个体的自由发展只能根据全面发展中个体的优势所在,使优势素质更优,一般素质也得以提高。因此,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必定是充满个性的独特生命体。所谓教育面向“具体的人”,就是面向一个具有差异的独特生命体。  相似文献   

3.
“潜能生”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潜能生。潜能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普遍问题。所谓“潜能生”,就是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导致行为表现、学业成绩与实际要求有差距的学生,有人也称之为“差生”、“后进生”等等。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现代性生命与生活实践"问题意识"的产物。生命教育既是现代生命危机的表征,也被视为现代生命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处在于它批判性地认为现代生命观的反生命性,建设性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生命原则的教育得到提升。然而生命教育对生命价值的诉求并未超越现代性。一种对生命教育的改进方案在于,生命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有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的又一亮点。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地区和学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纷纷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在开发过程中以课题研究为栽体,进而开始实践探索。从中也涌现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志洁 《现代语文》2012,(6):159-160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  相似文献   

7.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7,(9A):21-22
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学校办学的个性化问题似乎不太受人关注,也许人们走进了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均衡化就不要个性化了。均衡化和个性化是一对矛盾吗?在日前举行的一次以“个性化办学”为研讨主题的校长论坛上,上海基础教育界的校长们用鲜活的学校案例告诉人们,追求主动发展的学校一定能在实践摸索中找到个性、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姜忠 《教师》2014,(26):17-17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不可能从头来过,它是人类创造价值的首要条件。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如何在中职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09,(11):32-33
5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来自全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云南省创新实施的“三生教育”上,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对这项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一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凶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灵,关注他们乍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触摸感受并加以把握,再也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和轻妄用模糊的群体面相去想象他。  相似文献   

11.
戈颖娟 《考试周刊》2012,(70):36-36
中华民族涛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它们是我们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集韵律美、形象美、图画美、人情美和理性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的载体,以前在教学古典诗词时采用读、讲、析、背的陈旧模式,这种照本宣科的讲述与学生简单机械的记诵给人以暴殄天物之感。  相似文献   

12.
严华银 《江苏教育》2011,(10):25-27
我不大愿意来写关于现实一所学校的评述性的文字,不完全因为水平和能力,而是因为我对目前中国教育和学校的认识。几年前,在赴台岛考察学习,看过诸多学校和文化出版机构之后,曾情不自禁地写过一篇长文《一所不是学校的“学校”——来自康轩文教集团的报告》,表达我对一个十分具有文化品位和品格的出版机构的尊重和崇敬,也是针对我们内地学校教育现状的有感而发。读罢溧水第一初中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要说的一句话是.一所努力做真教育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创新培养模式,创造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许多学校都在不懈努力而又力难从心,面临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4.
曹东华 《中国教师》2008,(13):39-41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倡导个性解读"、"充分利用资源"等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盛行,演绎着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瞬间,造就了热闹纷繁的学生学习场面,然而在这背后也有着苍凉的求学人生和孤寂的学习灵魂。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德育显性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在生命教育中更是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要让一个孩子了解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笔者认为,必须让品社课回归儿童的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让孩子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的交往中让孩子生成与感悟,才能真正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叶澜 《学科教育》2013,(5):3-23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中,一个教育学研究共同体长期自觉探究的产物.近三十年来,该学派以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为己任,通过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学科元研究等四个重要方面的持续深化与交互生成式的研究,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至通化五个阶段,在不断推进的、多维多层的回归与突破中,逐渐生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派存在形态和独特品质,就教育学与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2017,(2):25-33
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并不是封闭的,而是意味着对可能世界的敞开。这种开放的姿态,体现着个体建构价值生命与生活意义的精神倾向。教育自其诞生起,就与个体生命处境性以及人类整体命运相关,它不仅指向个体的"肉身",还指向个体的意义世界,内蕴着对个体生命的深层领会与价值关怀。在教育中,生命价值启蒙指涉的是引导人从生命的无知与无根性中走向生命主体的自觉,从而抵达生命自由与解放的"无蔽"状态,并能够真正有勇气面对个体生命乃至人类的整体命运。在当代,关注个体切身的鲜活生命经验与生活意义,积极推动个体的自由生命与"美感生活"的整体生成,将有助于不断夯实教育的德性根基,落实使人成之为"人"的启蒙目的与伦理使命。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感受并加以把握,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去想像学生。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为了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今天,群贤相聚,在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共同探讨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这一现代教育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对大家拨冗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举办这个活动的各部门、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