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成刚 《中国考试》2023,(10):38-45
新中国中考在1949至1965年间酝酿、形成并逐步规范,但于1966年被取消。“文革”期间,高中招生考试曾在1973年前后短暂恢复;初中毕业考试实际上可能长期存在,且基本为各地区学校自行组织。改革开放前中考改革主要形成了两方面历史经验。一是中考元属性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在现有中考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并适度淡化考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高中招生录取、初中学业评价的合理依据之一,应是中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二是中考技术性改革理应根据国家与社会需要因势而动、积极推进,并依据主要矛盾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评价体系也应随之建立;考试的评价方式也在逐步改革与创新.如何在中考中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遵重学生的个性,一直是近几年中考命题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考中开放型、探究型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正在各地施行,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不断在教学中得到贯彻,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近年的中考试卷中,可以看出考试评价在考试目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转变,下面结合2004年部分地区的中考试题对这一变化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1年,教育部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首批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参加了中考,这次中考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考试命题指导》(以下简称《命题指导》)对新课改后第一次中考的命题做了全方位的指导,指出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可尝试多种试题类型,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新的试题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发出的中考改革指导意见中,对政治学科提出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开卷考试”,“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简称“双开”)的要求。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学科实行“双开”考试已是大势所趋,从2001年起,大部分省、市的中考加入了开卷考试的行列。事实证明,“开卷”有益,开卷考试、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考试,不断被人提起、议论、责难,要求对中考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也就  相似文献   

7.
唐伟 《黑龙江教育》2002,(5):16-16,17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检测,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一环。初中毕业升高中,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意愿通过竞争进行的选择。目前社会对中考的关注日甚一日。因此,做好中考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一、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保证中考改革顺利进行,中考命题应遵循如下原则:1.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次考试,所以,中考命题必须考虑义务教育的性质;中考的各个实施环节都要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又是…  相似文献   

8.
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纸笔考试命题的新的理念、形式、内容和方法。太原市在中考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推进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理念上,它必须科学定位,建立与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考试标准与评价体系;要不断开拓新的考试空间;课程设置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反映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应当实现人文与科学的整合;课程管理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力量。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不可能取消考试,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2004年,第一批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中考制度,才能有力推动新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各地语文中考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命题思路、内容、形式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尝试,许多新题型、新考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湖北省宜昌市语文中考在全国率先采取全开卷的考查形式和全开放的考查标准,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总体来看,开放的教学呼唤开放的考试,考试的开放必将促进教学的开放。一、语文中考改革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语文考试倍受社会关注。1998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苏州、烟台等7个地区作为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2…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考已尘埃落定。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线的老师们则会更关注其传达出的新课程背景下考试改革的新思路、新导向。笔者近几年也担任过宜昌市的中考命题工作,所以,对各地的中考试题较为关注,力求使自己能不断学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种观点:只要中考、高考不改,教学方式就无法改革;只要考试存在、课程改革就无法进行,把考试与课程改革完全对立起来。这只不过是一种守旧思想的借口。考试真的就那么可怕吗?我们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历史阶段、哪一个国家教育没有过考试?只是怎样对待考试问题而已。长期以来,人们用不正确的考试思想来指导考试,为了应试,不颐学生的感受,一切为了分数,拼命  相似文献   

14.
中考无疑具有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中考的权威与导向作用,将新一轮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当前,有些地方对课改实行招生计划单列,体现了政府的改革决心,但从实验的本质意义看,此举削弱了实验的信度与效度。况且几年之后,新课程全面推广,类似的政策保护自然失去了意义。所以,中考改革势在必行。否则,教、考两张皮,难以实现课改的目标。中考改革究竟应如何改?1.考试科目与新课程设置接轨。改变课程结构对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是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7~9年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市2000年中考英语学科的结构、重点以及特点的剖析,肯定了改革的方向:强调基础、重视交际、突出主篇,强化能力,与此同时,为2001年英语学科的中考命题规划了蓝图,为其增加了透明度,为教学和复习备考指明了思路,使中考更好地发挥其指挥棒作用,从而推动我市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也在不断适应新的改革形势.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语文中考改革无论是考试内容的重新修订,还是考试方式的增设、健全,与以往相比都取得了新进展,同时也带来一些值得讨论和慎重处理的问题,例如,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科学性、中考的公平与公正性以及评价方法的“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等问题.语文中考改革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发挥其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洪璞 《广西教育》2006,(1B):29-31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又是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因此,中考既承载了对初中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又担负着衔接初中与高中教学的桥梁作用。广西从2002年开始,中考采取各地市独立命题考试的模式,对中考进行了全面改革,并从2004年开始,根据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的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地改进,推陈出新。就我省的考试情况看,实现了政史两科部分内容的综合;考试方式也实现了由闭卷到半开半闭再到开卷考试的过渡。考试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考试内容的深刻变化,试题由强调知识立意变为强调能力立意。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发挥中考的正确导向作用,近年来的历史试题逐渐渗透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强调“三维目标”的考查,通过考试最大程度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新的中考在向我们走近,如何迎接新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挑战,是每个使用课改实验教材的初中毕业同学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迎接新的评价方式的挑战呢?  相似文献   

20.
翻阅2001年各地的中考语试卷,深感中考语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