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毅  刘建 《文教资料》2014,(1):70-71
巴门尼德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分歧和误解。要从巴门尼德的残篇入手,详细阐释他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与“真”,从而体现巴门尼德思想的深邃。巴门尼德从女神那里获得智慧,并拒绝“不是”与“可朽者”的两条路,而走向“是”的“真理之路”,从而揭示了“是”与“真”之间的直接关系,正如在具体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强调让学生学会选择,并且拒绝错的路。  相似文献   

2.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中的一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课型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形成了教师“难教”和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从2002年下学期开始进行“六课型”(即“讲授型”、“讨论型”、“辩论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提出从宏观上为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理论依据,但渗透到每一堂课,则涉及到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的科学环节入手,提出了符合教学设计原则的多种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对探索问题、开放性问题以及社会实践性问题的增加 ,为我们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但目前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大多采用主题形式和课外活动形式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 ,介绍一些我们的教学尝试 .课题 双曲线的渐近线导入 请同学们作出双曲线 x24 -y2 =1的草图 ,然后相互交流 .(同学们用描点法画出了双曲线的大致图形 ,交流中发现形状各异 ,主要问题是对图形的“走势”把握不好 ) (开放性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 ,动手操作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题 现在 ,我们研究双曲线图形的“走势”问题 .导思 1 请同学们根…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学评教"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我国“学评教”现状出发 ,指出“学评教”的边缘化、工具化与形式化是当前“学评教”实践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 ,是我国“学评教”群体在观念层面的滞后 :对学生主体价值的理解 ,对评价本身功能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社会信息开放度的理解的滞后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介词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以调查、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使用现代汉语介词的情况和现代汉语界及对外汉语界对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研究论文、专著为基础,分析总结20余年来,有关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汉语介词的研究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全国斌先生关于动量词“回”与“次”的差异问题提出一些异议。我们认为:一、早在唐宋时期,动量词“回”与“次”就是一对近义词;二、强调[+过程]是古汉语“回”的功能之一,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得以保留了下来;三、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回”与“次”在称量对象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初中《代数》、《几何》中穿插了“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等栏目。这些栏目新颖别致、富有趣味,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均大有裨益。尽管这些栏目在教学中不作要求,只供学生课外参考,但将上述的三个栏目中的问题进行改装、拓展为中考题,却是命题的热点之一。因此,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挖掘。  相似文献   

11.
“类”思维是指人们在人类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借助于“类”概念不断反思、设计、实现和评价自身“类”本质的程式和方法。其现实性必须从“类”存在的人、全球问题及全球化问题以及矛盾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的逻辑关系方面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凌燕 《教书育人》2009,(10):58-59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端”是这样阐释的: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敦义。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违背了神学教义,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将他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在课堂上,有教师把学生的一些“行为”“意见”也视为“异端”,如学生情不自禁地插话,异想天开地回答,出其不意的行为等等。这些所谓的“异端”往往被教师冠以“破坏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不尊重老师”的“罪名”,轻则大加训斥,重则检讨反思。事实上,教师大多是从“异端”产生的“负面影响”入手,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段,忽视从“异端”生成原因入手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古诗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学生进行“诗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本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有的学生在升国旗时交头接耳,乱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2年第3期第34页刊发了《建议摒弃“等分除”与“包含除”》一文,对其中某些观点本人不敢苟同。首先,“包含分”不等于“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两种分法———“平均分”与“包含分”,“包含分”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且这两种方法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分东西),同时存在质的不同(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不同)。认为“平均”与“包含”叙述上是相关的,可以统一用“平均分”来表述,脱离了生活实际。我们必须承认分的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实践操作,领会这两种不同的分的方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5.
邓水胜 《广西教育》2006,(3A):38-39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学重心从“教”向“学”转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导为教,寓导于教。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青少年教育应“减去”的弊端,提出应“加上”的青少年教育策略和措施。如教育目的上减少功利主义倾向,增强人本主义意识,培养目标上减少同一性。增强个性化意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道德和身心健康教育;减少简单说教的方法,增加学生自己实践的机会;评价减少片面性,增加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沉重的学习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诚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非常复杂,但从教育层面看,减轻学生负担应该变“堵”为“导”,从改变教育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一课,两位教师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效果各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请看两个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案例一:1.寻找特点: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学生读后很快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勇敢而极富同情心”)2.验证特点:哪些地方表现出他的勇敢?哪些地方表现出他富有同情心?找出相关的段落练习朗读。3.读出特点:你能把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富有同情心读出来吗?指名抓住关键词语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富有同情心。4.强化特点:教师强调,从“无火”可以看出他极富同情心,从“盗火”、…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教学生“会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科学把握“学会学习”的内涵,是“教学生会学”的前提。教学生学会思维,是“教学生会学”的关键。学会思维要从学会质疑开始,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要切实提高新时期“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两课”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二要注重讲授艺术,三要建立多层次,开放的、互动的教学模式,四要加强实践环节做好“三进”。同时要在工作中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