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A4):8-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情理交融。情指人的情感,这里特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情怀。理指学生学习中获得的理性的认知和道理。而言意共生则是从文本价值出发,关照阅读教学。言即语言、阅读、表达。意就是文字背后的文章核心、作者感情、个人见解等。情理交融,言意共生其目的在于以情感浸润人性,以理性启迪智慧,在关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前提下,让学生愉悦、积极地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哨卡》是一篇描写军旅题材的文章,主要写了在大雪弥漫的日子里,一位将军坚持去哨卡慰问战士,他发现一位战士在高原哨卡呆了五年时间,他便生气地质问团长.后来,随员告诉将军,那位士兵就是团长的弟弟,将军深受感动.那文章重点写谁?表达的主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教师再次潜心阅读,以求迈向课文深处.经过一番研读、思考、碰撞后,大家明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那就是表现军人群体的忠诚与奉献.有了这样深入而准确的文本解读,教学目标及重点不言而喻,教师们预设教案也有了恰如其分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3.
<正>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一堂语文课,教师把课设计得异彩纷呈,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追本溯源,并非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而是教师始终把他们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围着教师转,费尽心思去猜老师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对此,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科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逐字逐句的机械讲解刚刚与这个办法相反,是教学生们什么都依赖教师,自己不用花一点心思,所以要不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相似文献   

4.
《生命桥》是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前些日子,我们举行了一次封闭式赛课,内容即是《生命桥》。也许永远是旁观者清,一课课听完以后,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子丑寅卯,更多的是我们该如何上好这堂课的思考。一、细节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一) 对于处在打基础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必须文理并重,全面发展。因为中学这个阶段所有学科都不是专门性的,都是基础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后继续学习和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所设置的。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公民,都必须具备这些基础知识,不管他们日后学什么样的专业,研究什么样  相似文献   

6.
杨玲香 《考试周刊》2011,(84):56-56
一、案例再现 《狼》一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本文短小精悍而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串讲的方法或课堂表演的形式,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但前者有时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后者往往给人课堂气氛热闹有余,  相似文献   

7.
生命从哪里来?人为什么活着?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这是湖北省地方课程《生命教育》(实验本)开篇中的一段话。打开这套教材,一股充满生命活力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这套教材以生命的发育与发展为主线,围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这六个核心理念,循序递进,螺旋展开,为学生认识生命现象,体验生命活动提供了鲜活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生命从哪里来? 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  相似文献   

9.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写文章》是一篇谈写作的文章,它最初发表于一九五九年《红旗》杂志。就是这样一篇研究写作的文章,教育部选作统编教材时(见初中语文第六册),  相似文献   

11.
【原文】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又是一年秋天,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阅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相似文献   

12.
读了贵刊2004年第8期(上半月P.37)邓洪老师的文章《摩托车为何要倾斜》(以下简称《邓文》),该文解法简捷,读后颇有收获。但文中有:“……为了平衡,摩托车就必须向内倾斜一个角度,使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任一转轴的力矩之和为零。……”这一句值得商榷。我们知道摩托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是做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外力不等于零,也不会对空间任一转轴力矩平衡。  相似文献   

13.
王智杰 《物理教师》2002,23(1):44-44
本刊 2 0 0 0年第 1 0期《利用火花放电探索生命起源》一文介绍了一个简易实验装置 ,对原始地球条件中 ,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进行模拟演示 .笔者认为 ,此实验有几点不妥 ,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1 .实验没有完全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 .( 1 )米勒对实验装置进行高温消毒 1 8h ,目的是消除装置内的生命物质 ,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而此实验没有对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 2 )此实验没有把装置抽成真空后再通入CH4 、NH3 、H2 等 ,可乐瓶中除了原始大气成分外 ,还含有CO2 、N2 、O2 等空气成分 .( 3)原始生命是在高温…  相似文献   

14.
读了贵刊2004年第8期(上半月P.37)邓洪老师的文章<摩托车为何要倾斜>(以下简称<邓文>),该文解法简捷,读后颇有收获.但文中有:"……为了平衡,摩托车就必须向内倾斜一个角度,使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任一转轴的力矩之和为零.……"这一句值得商榷.我们知道摩托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是做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合外力不等于零,也不会对空间任一转轴力矩平衡.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青春需要一笔一笔去描绘,生命的价值需要一点一点去创造,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从小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才能激励人奋发有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1)因果复句。两个分句没用关联词语,只是意合。凡意合的复句归类时灵活性就比较大,如是句看得宽一些也可以说是连贯复句。 (2)在古汉语里,用“汝”用“尔”都带有感情色彩,要么是亲切,要么就是不敬,《柳敬亭传》有“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享尔汝者”,这“尔  相似文献   

17.
《眼睛和仿生学》是一篇内容比较复杂的科学说明文。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类说明文的内容和写法,借以达到开启心智、扩展科学视野、提高读写说明文能力的目的,弄清说明的顺序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科书编者把探究该文的说明顺序作为第一道思考练习题是很有道理的。对于该文的说明顺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该册《教学参考书》上有所分析。参考书编者的基本意见是:该文是按照先一般后特殊、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安排说明内容的。具  相似文献   

18.
有报道指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约为1.6万人,即我国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而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啊!面对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人们疾呼:我们再也经不起任何“偶然”!  相似文献   

19.
一、“借书满架“为哪般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深爱的“项脊轩“,反映室内陈设的唯有“借书满架“一句.课本没有对这一句作注,而不同版本的译文则译为“借来满架书“或“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  相似文献   

20.
一、“借书满架“为哪般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深爱的“项脊轩“,反映室内陈设的唯有“借书满架“一句.课本没有对这一句作注,而不同版本的译文则译为“借来满架书“或“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